饶氏一家人

民国时期长沙商界奇才--饶菊生
类型:饶氏新闻  发布时间:2013/1/12 23:13:05  点击量:2233    
 

上世纪30年代长沙商界出现了一位奇才,他就是名闻遐迩的饶菊生。

饶菊生,字运鸿(1850——1944),系元亮公 33代孙,长沙人。很多资料说他祖籍江苏,经查谱,实为干公后裔,祖籍应为江西。

他出身于介福昌绸布庄。介福昌绸布庄人才济济,享誉长沙商界的一些大亨,如李寿增(李四怡堂股东,今四怡堂)、李溪亭(大盛绸庄股东)、吴伯熙(吴伯熙置“通和号”轮,辟长沙至津市航线)等均曾为该店店员,而饶更怀大志,鹤立鸡群,高瞻远瞩,气势不凡。

 九如斋这个名字,颇具书香文气,乍一听,还以为是书房诗院,但老长沙人都知道,“九如斋”是响当当的副食名店。一家副食品店为何取名“九如斋”?说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民国初年,长沙绸布业兴旺,而副食业却不甚繁荣。八角亭日新昌绸布店位于长沙市黄兴中路八角亭地段西侧,民国2年(1913)初期,长沙本帮绸布店由陈萼泉资助,集20余家小店财力共30万银元,在八角亭新建一占地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绸布庄,即声势显赫的“介福昌”。“介福昌”后又改称“日新昌”、“介昌”,有长沙绸布第一庄之称,年营业额达300余万银元。该庄为打破南京、苏州帮独资大户对长沙绸布业的垄断,首开本帮直接从上海、武汉等地进货之先河。“介福昌”的经营作风颇具文化色彩,门前竖一“时钟楼”,指针到点,当当鸣响,行人争相仰头观赏。店堂按新式商场布置,顶端装饰中外风景画,堂中设玻璃橱窗,陈列高档商品,顾客一进店门便有琳琅满目之感。堂后置水池假山,供顾客浏览。店员均着长衫,戴瓜皮帽,为长沙当时别开生面的装束。店内设有专供接待大户的客厅,客厅壁上挂有名人字画。

   饶菊生跻身商界首先是立足本业,搞好基地,联络志同道合的吴伯熙、吴仲武及易雪明,另组日新昌绸布庄,并一炮打响,站稳了脚跟,饶菊生头脑灵活,绸布店经营得有声有色。

   当时饶菊生敏感地察觉到长沙在吃的方面没有几家像样的南货店(当时长沙有名气的南货店只有青石桥的三吉斋一家,另外还有三多斋、三元斋,但名气不大),而南货食品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便萌生了开南货店的念头,给店子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呢?饶菊生左思右想总是拿不定主意。某日,恰逢其生日,在席间谈起要办南货店,想拟定一个牌名,这个牌名既要响亮吉利,又要雅俗共赏易为人记。席上,他的堂弟饶尺珊说:“今日正值兄长寿诞之际,我突然记起《诗·小雅·天保》中的诗句:‘如山如阜,如岗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名《天保》,篇中又连用了九个‘如’字,以‘天保九如’为祝寿之辞。我看你要取店名,不如就用‘九如’为名吧,既有祝颂福寿绵延之意,又含敌克三元斋、三吉斋、三多斋之势。”饶菊生感觉眼前一亮,甚感满意。饶尺珊是学法律的,曾在上海法院任推事,卸职后回长沙定居,他对古典文学有一定造诣,同时还工于书法,饶菊生当时就请其为该店书写招牌。于是,“九如斋”既是由饶尺珊命名,又是由其书写招牌,“九如斋”店名就这样亮相了。

    民国四年(1915年)秋,九如斋南食店开业,店址在药王街口,门面不大,计有人员20人左右,没有作坊。正式开业时,设小作坊在三尊里,开业时的资金仅有500元光洋,分为五股,每股100元,当时的5个股东,另4个是张达聪、肖雪明、黄乐山与李希庭。

     在药王街口开业后不到2年,民国六年(1917年)时,该店不慎失火,货物几乎被一烧殆尽。抢救出的部分物资,饶菊生决定以低价拍卖,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纷纷争购。这一做法,虽没有利,但取得了扬名长沙之效果,这是股东们始料未及的。

     火灾后,另一位绸缎业股东将八角亭福源巷口锦霞阜绸庄让出,九如斋又重新开张。饶菊生特邀请社坛街湘达阜的股东聂秉诚参股共同经营,并聘任聂秉诚为总经理。聂原为一个作坊的“绳墨”师傅(即技师),对制作糕点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他之所以邀他入股,其目的也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他这一技之长,为日后设立作坊打下技术基础。

     为扩大经营,九如斋再度增资。由于经营得法,业务越做越活,品种不断扩大,花色源源增多,规格逐步齐全,利润越来越多。八角亭的店堂不大,而顾客却日渐增多,显得十分拥挤,经常出现“打涌堂”(行业术语,即在一短暂时间中顾客过多,以致店员应接不暇)的局面而流失很多生意。为了抓住每一个赚钱的机会,九如斋于是在1934年至1935年间在药王街设立分店,又于1935年承顶三尊里王万裕酱园并承购其地基,作为加工场所及堆栈。加工厂分为本式作坊、广式面点、酱菜、酱油、鸡面、腊味、制罐、蜜饯等8个生产部门。其中除酱油胚缸需利用日光曝晒,占露天地面颇大外,其他各制作部门都是因陋就简的高敞平房。由于生意越做越旺,历年均有盈余,且没有分过红利,积累颇多,股东有怨言。于是在民国20年(1931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聚资10万元,计200股,每股500元,发行股折,认股不认人。是时,饶菊生野心勃勃,梦想成为南货零售业的“托拉斯”。他将药王街支店改为一分公司,又在国货陈列馆内成立二分公司,接着又在中山路新建三层楼房,为三分公司。民国25年(1936年)并在日新昌绸庄内设立临时分售点。每月收入4000多元,农历年关日营业额高达1万多银元。员工有300多人,逢年过节尚须加雇临时工约200余人,学徒最多时仅总公司就有24人。

 

    九如斋的蓬勃兴旺期约由民国14年(1925年)至民国27年(1938年),由低而高,逐年上升。

    九如斋为了生存和发展,细细揣摩顾客的需求心理,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招徕手段吸引顾客。

     当时,九如斋处于商业中心八角亭,往来商贾川流不息,而殷室富户大都爱坐人力车以示高人一等。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力车夫收入微薄,无力消费那些精美的点心、罐头、洋酒等高档商品,但又必须解决腹饥之难。饶菊生看到这点,便把那又大又甜的法饼廉价卖给他们以充饥,谁知这一做法获得广大人力车夫的交口称赞,他们遂大肆为九如斋歌功颂德,把乘客拖往九如斋,为九如斋带来了大量顾客。

     九如斋兴旺时,柜上顾客每天从早到晚川流不息,尤以黄昏时分华灯初上之际为最多,店员应接不暇,每天夜市的营业收入约占全天的三分之一。旧社会闲散人员较多,日落后无所消遣,便扶老携幼出门逛市,八角亭则为必游之地。九如斋便抓住这一时机,在夜市上推出各种新、名、优、特产应市。如光酥饼、油炸花生米、油酥豆、马口酥、茴饼、牛奶法饼等。

     如果顾客需购买较多之商品,则延至内堂,摆上茶、烟、点心、水果、蜜饯等,极力招待,这样既使业务圆满完成,又融洽了与顾客的关系。

     年关,是销售的黄金季节,生意最旺,采办年货者络绎不绝,且购置商品的数量多达二三十包,他们中又大部分是家庭主妇,购物后提着大包小包回家实在是有点困难。于是九如斋的经营者又想了一些办法来解决,他们将顾客所购商品集中用花篓盛装,花篓随货奉送不计价。装好后,问明顾客地址,雇好人力车付清车资,连人带货送至顾客家中。

     为了多销货、多做生意,九如斋还采用了赊销这一旧社会商人的普遍手法。对购买力强的消费者,如达官显宦、地主豪绅、殷室富户、大企业家、资本家等,则千方百计辗转托人送去购货折,不拘购货多少,凭折取货,店方登折上簿,三节结算,一总付款,最多时往来购货折多达200来本。

     九如斋股东中经营绸缎业务者居多,这些股东嘱托自己的店员,凡遇顾客选购衣料时,必须义务宣传或推介九如斋。这一手法,拉来生意不少。

  在九如斋,不论是高贵商品还是一般平民化商品都有出售。高档商品的消费对象是达官显宦之流,利润优厚;中、低档商品消费对象是小康人家及贫民之人,利润微薄,甚至无利可图。九如斋的经营者对于进店顾客,无论是位尊官高之人,还是位卑职低者,都是一视同仁接待,笑脸相送。对达官显宦热情招待,对贫困布衣关怀备至,不论成交生意的多寡,都是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九如斋的生意经越念越好,各种以人为本的促销手段致使九如斋的生意越做越旺,成为闻名遐尔的南食店。

    不到三年便形成气候。接着因九如斋需用大量面粉,饶菊生便创办了湖南面粉公司,而制面粉需用大量小麦作原料,又集资组成义和粮栈,使之成龙配套。

     他的眼光又注视到社会生活某些重点,组成长沙木器行业中龙头企业———华昌木器店。由于需购进大量木材,便陆续组成源生祥寿材店,及丧葬需要的鸿庆堂扛行。这些店子在该行业中,均居于前列,有很高的知名度。

     他后期打算,首先是扩大九如斋业务范围。这又使他于南货糕点外,把经营领域扩大到糖果、酒酱、机面、腊味、茶叶、蜜饯、蜡烛等7个行业,而经营这些行业时,又加以改革、创新。

     他创业的最后杰作,是成立宏济堂药号。宏济堂药店铺面有2处,本店在登隆街长沙戏院南侧,分店在今黄兴路原南北特产食品店所在地。宏济堂在长沙众多的名牌药店中,能够异军突起,逐步开拓,两年时间跻身前列,其经营之道,实有加以研究的价值。

   宏济堂在筹创时,由饶菊生的一位养女婿管事。此人精明强干有余而气度涵养不足,以致店事局促,不能收指臂之效。他发觉后,便另找一位长于业务的人接事接洽,使之成为三驾马车之局,而各得其所,各展所长,从而团结无间,业务蒸蒸日上。他的人事部署,很难用常说的“用人唯贤”或“用人唯亲”去衡量,大约他把要害部位委之亲信,而业务管理与技术部门分任与他选择的干才和专才,均各予以充分信任。

     20世纪30年代,长沙中药业常用的宣传技巧有两种:一是拿出“神农尝百草”、“老君炼仙丹”的商标,提“修合从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封建说法;一是借用外来图案,提出“卖良药不卖良心”的京沪型口号以轰动市场。但宏济堂没有搞大规模广告宣传,也不搞那时习惯上雇一队西乐在店内吹吹打打,或上街游行散发传单的做法。宏济堂用过一种“腰痛奇异散”的印制包装,那是作为农村中凭以鉴别是否宏济堂制销的标志。宏济堂以为一切措施,必立足于“过得硬”的货品和由于“过得硬”才获得的“经得久”的招牌。

    对于宏济堂的开设,饶菊生分析:长沙药店密布,各地来城采购药物,不论零星批发,都须越过许多关卡—雄踞小吴门的中药业挂头的湖南商药局、设在南门口的中华国药局,南门的南协盛,西门的西协盛、东协盛、九芝堂,扼北门要冲的北协盛、吴济南、鄢复兴,还有城中的养天和等,此外尚有兼营成品的药号和参茸店。要在这众多的名牌大店中另开新店,招徕城乡顾客,戛戛乎难哉!可他们还是找到了对策:一是建立人所没有的经营风格;二是出售人所没有的稀贵货品;三是适应别人也许没有考虑到的供应对象和采取特殊的供应方式。其具体措施是:开展郊区串连供货和乡镇协议送货;改进传统药物和滋补药物等新产品的设计包装;制备一些适应长沙湿热气候的成药,如清润药、滋补药、清暑热药,以供应外地移民初到不服水土者的需要。它有所谓“开张货”,如健脾药膏,既可作为食品,又作礼物,价廉物美,与儿童营养最为相宜。又有“招牌货”,突出的是当归精、人参精和腰痛奇异散等数种。还有“名贵货”,如血皮驴膏等,这类货物优质高价,由宏济堂独家创新。另外它还经售别店少有的龙虱、杞菊酒、端午香牌、夏令梅苏丸等,品种繁多,货真价实。这些做法,谋定后动,使它迅速打开销路,赢得信誉。

 

    宏济堂店堂分内、外两部分。内部设议事室、接待室、驻店医师诊室和一间制药工场。工场里经常有六七人,负责门市供药的切制,由技师指挥。外部为营业间。中间过道挖地下室,存放特性药品。

     营业间工作,一是账柜,负责处方算价和收款;二是拣药的,通常是20人。他们按一首五言诗“涵养怒中气,提防顺口言。留心忙里错,爱惜有时钱”,各占一字为代号(惟“错”字不安排人),各刻木章二枚随身携带,拣药的盖“某检”字章,校对的盖“某校”章,以防止药物差错事故;三是另立小柜,经营膏丹丸散及各种成药药酒、蜂蜜等,由大柜派人轮值,夜晚收市交账。

    该堂聘坐堂医师为顾客诊病。按一般习惯,在堂看病即在堂拣药,病者称便,店主增加营业额。饶菊生聘用一名刚自中医学院毕业的青年医师。此人医术高明,待人和气,深得病家信任。后来这位医师在中药教学和临床实践各方面,都有较高声誉。遇有急症病人,该堂可代煎药,未用药物要求退货的,亦乐为之,不厌其烦。

    门市拣药的包装,药业传统分“零包”和“混包”。零包是第一味药用仿单分别包裹(仿单上印有药名、药性、药味适用范围);混包是不分药物,总为一包。宏济堂原则采用零包,以迎合顾客心理,处处示人以该堂重视医德。

    在当年还有一些远大的设想,他想设立银行,作为商业总枢纽;想经营房地产,建立大酒店……他想在长沙商场打造他的“托拉斯”。 但文夕大火中大部分店面货物被毁,最终使他的商业帝国梦破灭。

     饶菊生的经营极有特点:一是他只在幕后操作,从不自己出面;二是选贤任能,用人不疑;三是家人亲戚不在店中任职;四是从不独资经营。


    如今,九如斋南食和同济堂药店都在,但物是人非......令饶氏后人唏嘘不已。

                     饶悌清 (整理)

新闻发布人:饶国江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