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茶阳感怀
类型:饶氏新闻  发布时间:2013/5/12 19:42:09  点击量:1373    
 
茶阳感怀
长汀/饶新南
    对茶阳的魂牵梦萦,不仅因为她是山川形胜、文化厚重的千年古镇;也不仅因为那里的饶氏开基祖四郎公和我的祖上一郎公是大哥和四弟之血浓于水的亲兄弟;更不仅因为“兄住汀江头、弟住汀江尾、岁岁不相见,共饮一江水”的思念。萦绕在心中几十年的梦,原是一种内心的仰慕,一种心灵的崇拜,一种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与荣耀的朝圣般的向往。
我生长在长汀的山村正平,在村里不仅姓氏小,而且开基居住繁衍的历史也比别人短。宋朝末年,时任汀州府通判的济宇公,响应来汀组织抗元的文天祥的号召,积极募兵保宋抗元,宋亡后,四个儿子便分散到外地逃生。我祖一郎公到武平后,子孙繁盛,到我这一支经上杭生息四百余年,至乾隆二年,才由上杭金丰回迁到长汀这个偏僻小山村落户。落户当初,村子附近的田地山林都归他们几个大姓所有,先辈逝世后只能安葬在花钱买了“山骨”的十多里外的荒山上。连在水口捡大雪压断的树枝做柴火,都要被当地大姓人喝问:“你家的猪仔养多大了!”,意即要宰我们家的猪了!这种现状直到民国时期,饶氏在村中的地位才得到一定的改观。小时候听大叔大伯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个大埔茶阳,我们济宇公有个儿子在那里繁衍了很多子孙,有“饶半城”之称,会读书的人很多,做大官的也很多,不会受别人欺负。从此,茶阳,这个未曾谋面的地方,总会时不时地在我梦中浮现。直到前两年,在网上搜索到大埔论坛,对她的了解得更多了一些,想象也更丰富、更具体一些,但总是象梦中的女神,充满神秘之美,却不免朦胧之憾。
缘分,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注定了这个世上有些机缘是不会跟你错过的!去年金秋长假,突然接到龙岩的宗亲电话,说茶阳有宗亲邀请我们济宇公后裔去参加饶氏宗亲聚会,在五六十个宗亲里面,我有幸做客其中。认识了东道主饶和平,第一次对梦中的茶阳有了飞鸿一掠的印象。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当天有事必须赶回家,除了在酒店及和平家跟宗亲见面、吃饭、照相以外,没空去参观任何一处景观,可谓来去匆匆,连颇具文化特色的骑楼古街道都没空去走一走。到了年底,又因参加在梅州举行的族盟股份饶氏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分会成立大会,再一次见到和平宗亲,他送给我们一人一本以茶阳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照片为内容印制的精美挂历。看到那“父子进士”牌坊、“冬官第”、“诒谷堂”等祠堂的美轮美奂的古建筑画面,更是让我夜不能寐、心驰神往。
2013年正月十三,茶阳饶氏举办迎灯祭祖活动,我们长汀一行五人应邀参加。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一睹了千年古镇茶阳的真颜!吃过午饭,茶阳的宗亲颂华、仁河、国鹏、宝忠等理事会成员,不顾多日筹备的疲劳,从建欣酒店出发,沿街一路步行,引领包括中华饶氏总会常务副会长扬威、秘书长旭华在内的全体外地来茶阳参加活动的人员,参观了包括明代和清代两朝“双父子进士”牌坊,以及三十二个饶氏祠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仙瑞堂、冬官第、诒谷堂、大夫第等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和里面闪光的金字牌匾,远眺了茶阳城四面的风景名胜,让我们大饱眼福。祠堂里挂满了那些象征皇恩浩荡的各种牌匾、堂前林立着刻有每一个科举为官人名字的楣杆石。一块牌匾,就是一个功成名就的故事,一座宗祠,就是一部积淀深厚宗族文化的历史。
参观仙瑞堂时,正值后花园桂子飘香,阵阵清香袭人,与祠堂中袅袅的香火弥漫一处,令人心旷神怡。“清淑之意气必凝聚而钟于人”, 置身其中,顿觉有一团祖先神灵庇佑的瑞气笼罩着,使人融入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之中。
名誉会长国鹏兄兼当我们的讲解员,他的讲述,让我们了解到前辈们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特别是一家六代进士的饶相的后代,其次孙饶堪,乡试中了第五名经魁,朝庭封他当知县,但他为了实现祖、父、孙三代进士的宏愿,与弟饶发奋苦读,八上京城殿试,直到病逝。其三孙饶十上京城参加殿试,精神感动皇帝,终于受封宁海知州。这种矢志不移的奋发精神,可歌可泣,激励后人。先辈的事迹告诉我们:风水再好,也要后天努力,茶阳的辉煌不是依靠上天的恩赐,而是靠先辈们开疆拓土,耕读传家,努力拼搏得来的。希望后代子孙能够领悟这种精神,传承并弘扬这种精神!
茶阳处汀江之尾,韩江之头,三江齐汇,地理位置特殊,风景优美,有著名的茶阳八景。古人有一幅对联,高度概括了此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大江合汀水南来气吞海若,埔势倚茶山北向形胜天然”。
大会和晚宴在建欣酒店举行,一层大厅设下七十多桌,可谓规模宏大,在大会的发言里,我激动异常,用了“最受教育、最受鼓舞、最有意义”三个最字来形容我内心对这次活动的真切感受。
傍晚,迎灯活动开始,来自饶家各个祠堂的迎灯、祭祀队伍举着各式各样的灯,挑着供品,敲锣打鼓,一支支来到大宗祠门前的文化广场汇集。一时间,锣鼓喧天、彩旗飘扬,灯光、烟花和舞动的花环龙,逐渐把活动推向高潮。由三条龙组成的三支千人踩街队伍,开始往茶阳城不同方位不同街道穿梭游行。城中家家门口悬挂一对题写姓氏的灯笼,颇俱特色。游龙所过之处,只要是饶氏的居家、店铺,都在门前燃放爆竹、烟花,以示迎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万人空巷,全城为之欢腾!整座古城沉浸在大祥和、大团圆、大喜庆的气氛中。连外姓的人也纷纷在主街道上拉起了庆祝的横幅,共表祝贺!真是神泉相邀,狮象挽留,茶山迎宾,三江来贺!
晚九点,祭祖开始,新大宗祠里,香烟缭绕,气氛庄严肃穆,站在列祖列宗牌位和画像面前,行三跪九拜之礼,心中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仿佛回到了古代,看到了那些先贤,身穿朝服,手拿圣贤书,慈祥又严谨的面容中,饱含着对后代再展当年雄风、续写茶阳辉煌的期盼!
茶阳,不仅物华天宝,更有人杰地灵。茶阳因饶氏而骄傲,茶阳有饶氏而辉煌!毛主席曾经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自四郎公开基以来,短短数百年,出过八位进士,包括翰林、按察副使、知府、知州大夫等数百个科举成名之士,明代至今有数千名后裔进入仕途。正是这一批优秀子弟为茶阳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历史值得骄傲,现状更加喜人。当前在职的厅级、科局级领导到一般干部,科技精英、专家教授都不乏其人。说到这,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这里的后代回到汀州任官的也不少,明代任汀州府通判的大埔县创始人饶金;解放后长汀县的第一任县委书记饶良新;汀州市第一任市苏主席(市长)饶根;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任县长饶练[1]龙岩中院民庭庭长饶志渊等等,都是茶阳饶家的优秀子弟。当今的茶阳,盛世欣逢,人文蔚起。那里的宗亲自强不息,辉煌再现。现为中华饶氏经济文化研究会广东分会会长的颂华,聪明睿智,且又为人平和低调,具有很好的号召力,事业做得非常成功,现为多家公司董事长。他亲自带领我们从仙瑞堂过后花园,再经过旁边的他自己的故居,走过后花园一棵龙眼树下时,他向我讲述了小时候去摘龙眼而被叔伯阻止后心有不甘,便心生一计,找来锯子,跟叔伯讲:如果不让摘,就把此树放倒,没得商量!哈哈,那位叔伯看着这个争强好胜的孩子,只好妥协了。这个小故事,在颂华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他这个小时候的调皮故事中,足以看出他从小具有的才智、胆识和执着追求的性格。这个执着追求的性格,对他日后事业的成功是必不可缺的。
茶阳饶氏的荣誉会长兼秘书长饶和平宗亲不仅年轻有为,慷慨大度,事业有成,且多才多艺,文笔好,歌喉也特别好。只要有他出现的场合,气氛立刻活跃起来,这次活动经费近二十万元,捐资不足部分全部由他负责。我与他也特别投缘,正月初九,福建饶氏宗亲联谊会暨福建分会年会在福州召开,饶和平发来贺信,还给汀州的兄弟发来一首诗:“兄住汀江头,弟住汀江尾,本是同根生,共饮一江水,相互多沟通,前景无限美,团结谋发展,兄弟力量伟”,高兴之余,我也写了一首诗回赠:“素住江头明住尾,年年共饮一江水。济宇后代竞繁荣,千秋大业共描绘。人杰地灵多英豪,茶阳辉煌人赞美。和谐共建饶家业,明日丰碑更雄伟。”和平说他当前的一大心愿就是一定要重建大宗祠,现在的新大宗祠作联谊会和饶氏文史馆办公用,他认为祠堂是茶阳最具特色的招牌,“到茶阳看什么,就是看祠堂。”让宗祠成为茶阳辉煌灿烂古老文化的一个有效载体,打造二十一世纪崭新的茶阳旅游产业!所以,不仅大宗祠要重建,其它被毁的饶氏宗祠也要重修、重建,并以此带动全茶阳的各姓氏都来掀起一个重建宗祠的热潮。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希望当地的政府能够理解和支持这个重要项目。
有学者风度的国鹏兄,文章和诗都写得很好。对历史,持非常严谨的态度,尤其是对茶阳历史文化和家族的渊源,钻研颇深。他秉承父教,把对祖宗的敬仰,默默倾注到对祖宗文化的文字著述之中,考证整理出包括《三溪文集》等多部诗集在内的珍贵文献史料,并为茶阳始祖四郎公之墓成功申报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祖宗的宝贵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我想,小至家族,大至国家,每一处辉煌历史的背后,都需要有许多象国鹏兄这样的宗亲,在默默无闻的奉献。还有仁河、大进、宝忠、自祚、世任等许多宗亲,都很优秀,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述说。在这里我想说,有茶阳这么多为宗族奉献的优秀宗亲,当是祖宗有幸!
茶山之巅,有多少神龙汇聚?笔架山前,搁多少神来之笔?神泉之乳,抚育多少英才志士?千年古镇,出多少国之贤良!
从传说到接触零碎文章再到亲临实地,半年多时间,对梦中的茶阳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不过,对茶阳的了解还仅是凤毛麟角。茶阳,是我心中的圣地,有空时一定要再去住他十天半月,或者一年半载。去体味、去朝拜。不仅自己,还要带我的后代子孙都来仰慕茶阳、共读茶阳。
茶阳的深厚是读不完的,茶阳的美丽无法形容。只好借用被誉为“当代中国最给力的诗人”的诗句来作结束语:
“如若,
上天赐我,
满腹经纶,
即便这样,
又当如何?
......
一怕词不达意,
不敢高声语。
二怕天下最美的语言,
苍白了你的美丽。”
注:①山骨。就是专门跟山主买安葬之地,山上的树木矿产属于原山主所有。
②茶阳的地形为狮象把水口。
广东省统计局副局长,并晋升为行政11级国家干部。
④中国新闻社司局级老红军离退休干部。于2008年在北京逝世。
 


 
新闻发布人:饶新南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