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之网络链接:http://www.gdmztv.com/news/minsheng820/2013-05-24/73542.html
5月份,梅州电视台播放了“古镇茶阳”专题片,简单介绍了古镇茶阳的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值得一看。现就专辑的部分内容作一些补充:一是古话“莫落水,水会大”意思是说茶阳虽然没有下雨,但在春季里经常会洪水浸街。原因是茶阳是个盆地地形,地势较低,有三条江河在此汇集,即“汀江”、“漳河”、“小靖河”。其中“汀江”从闽长汀县发源,集雨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包含闽西长汀、上杭、永定全部和武平、连城、龙岩、大埔本地一部,加上在茶阳南面的总出水口“狮子口”河道极窄,过水量小和上游水利设施不够完善等原因,所以只要三条江河的上游有强降雨,就会造成茶阳水浸街的独特景象。在多年前,福建省在闽、粤交界的棉花滩建成了第二大水库,库容极大,基本上解除了洪水对茶阳的威胁,但是,如果在上游长时间、大面积的强降雨,还是难以避免水浸街的情况发生。
二是古话“莫田耕,有谷晒”意思是说茶阳周边田地少,耕田人不多,但一到收获季节,茶阳城内外好多平地上都有稻谷在晾晒。这是因为明、清时期,茶阳饶氏宗族富人较多,俗称“饶半城”,古时没有投资渠道,只能到附近乡村买田买地,并派出族人前去管理族田,一到收获季节,便将租谷雇人担运回来。这时,茶阳饶氏各间祠堂的天井里总是晾晒着刚收上来的稻谷。那些派出去管理族田的饶氏族人,解放后没能回到茶阳,有的便变成了农村人口,而茶阳城内外的则是城镇居民。
(广东茶阳-饶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