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重庆饶氏“核雕艺术”凤毛麟角
类型:饶氏新闻  发布时间:2013/12/17 14:01:46  点击量:1838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在中学课本中,著名散文家魏学洢笔下的《核舟记》生动地描述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微雕作品,折服了后人。

  近日,在距离明朝数百年后的重庆长江畔,重庆“饶氏桃核雕刻”传承人饶亚西把文中的“核舟记”再现于世。目前,该工艺正在申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能成功,将有更多的人了解、喜爱甚至学习这门技艺。

  一枚小小的桃核如何变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这门濒临消亡的技艺又该怎样传承和保护?带着这些疑问,本网记者对重庆饶氏兄妹进行了专访,看他们如何“妙手回春”,将丢弃的果核变成神奇的艺术收藏物。


    
    三厘小桃核 刻出万千奇妙世界

  铁面虬鬓的钟馗、栩栩如生的蟠龙、长头大耳的老寿星,一幅幅动人图画惟妙惟肖,不过,这些精美的造型并不是在纸上呈现的,而是刻在不到两公分高的桃核上……拿在手中,禁不住让人惊叹不已。

  近日,在重庆南岸烟雨路的民间艺术家饶亚西家中,记者看到一枚枚微小的桃仁,在饶氏姐弟的手中变身成了一个个表情逼真、活灵活现的宝贝有上百个品种。

  刚刚收工的一枚双层龙舟,是饶亚西精心创作数月的新作。这枚用桃核雕刻的龙舟长3.5厘米,高1厘米,船身是一条精巧分明的中国龙。在两层船舷上还分别雕作了8个小人,一个低头抱着吉他;一个怀系腰鼓,一个裙角飞扬,正翩翩起舞……

  工作台中间,20多把大小各异的刻刀,看上去已经使用了有些年代了。“这些工具是父亲生前的宝贝,也是留给我们的珍贵遗物!”绕亚西动情地告诉记者,她和弟弟现在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如同父亲当年一样,对桃核雕刻投入了无限热爱!。

  据饶氏族谱记载:饶家出自在江津石门镇饶家巷,清朝初年家族中的饶孙模,“擅桃核雕刻,因材施艺,或雕琢成鸟、兽,或雕饰为人物、故事”。饶氏核雕传到父亲饶煌荣,已是第四代。

  记忆中,姐弟俩童年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父亲玩核雕。父亲最擅长雕刻各种神态的猴子,那些猴子或立或蹲,或手捧蟠桃,或抓耳挠腮,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父亲的核雕从来不出售,只赠送给亲友邻居。


      对父亲的爱 让女儿年近半百拾起刻刀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姐弟俩从小就喜欢绘画书法艺术。那时,弟弟饶传锋生性好动,喜欢照着父亲把玩雕刻,但常常没有毅力,雕一半就放弃了。有一次,他看到自己只雕了一半的船,居然被父亲悄悄完善了。父亲的举动,给了他极大的触动,从那以后,他真正的爱上了这门技艺。

  而身为女孩子的姐姐饶亚西,一直对雕刻没有兴趣。直到2008年,饶煌荣去世,在整理父亲遗物时,饶亚西发现父亲的工具箱里留下一大堆干净的桃核和二十几把父亲制作的雕刀、锉刀等工具。

  睹物思人,年近半百的饶亚西,毅然决定要把父亲的桃核雕刻传承下去!或是祖传基因,亦或是耳濡目染,仅仅过去了5年,饶亚西的核雕作品已囊括了鸟、兽、人、物。最新出炉的力作,便是那艘惟妙惟肖的龙船……相对于动物和人,雕船的难度要大得多,但绕亚西表示仍将继续创作“核舟记”。

  对核舟记的热爱,源于了却父亲的心愿。饶亚西的父亲常常说起童年曾亲眼见过一艘桃核雕就的核舟记,船上刻了10几个活灵活现的人物。终其一生,父亲也没能琢磨出雕刻核舟记的方法。为了这一天,饶亚西的左手拇指食指都变形了。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饶氏核舟记”终于“扬帆”了。但是,饶亚西并不满足,她还在潜心研究如何在船上能刻出10几个小人?还要继续挑战自己的“核舟记”!
 


 
   工艺繁琐 一件核雕要刻千万刀

  “至今许多地方还保留着长辈为晚辈订制桃核制品的护身符。”可是,要制作一个正品核雕,所需的工艺是非常繁琐的。

  饶传锋告诉记者,“从‘艺’以来,我们经手的桃核有成上万个,如此庞大的需求量,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弄到的。而且,每个桃核都有制作成精品的潜质,关键是意识和刀工。”

  饶传锋指着桌上的桃核对记者说:从一枚桃核到一个工艺品要经过选材、去肉、定型、雕刻、打磨、上油等十多道工序,简单的需要一两天时间,难一点的需要两三个月。

  “核本身有形状和纹理,我们要做的,就是构思,结合自己想雕刻的人物,要先有一张好的画稿,画稿需要雕刻师精巧的布局,巧妙的构思,利用桃核的天然纹路布画出精美的图案,再进行精心的雕刻。”

  当记者问起一枚核雕需要多少刀可以完成时,姐弟俩笑着说:“这可不一定,如果用心去做,一枚核雕需要上万刀的精雕细琢。”

  雕刻完成后,还要进行修光。“就是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然后再进行打磨,我们要根据作品需要,将核雕作品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直至理想效果。”

传统技艺 如今面临断代窘境

  桃核雕刻源远流长,究竟起源何时,尚难考定。查阅古典史籍,宋中期就有它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已是极为昌盛,不但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已成为皇室贵妃、达官贵族的把玩珍藏之品,皇宫里有专刻桃核的能工巧匠,为皇室大臣雕刻桃核艺术品,供其玩赏。

  说起核雕来,姐弟俩滔滔不绝,而当问及重庆核雕时,饶传锋欲言又止:核雕在重庆未能广泛发展,有成就者寥寥,至今已到了断代的边缘……饶亚西说,制作桃核雕刻作品,是非常辛苦的,不仅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更需要坚定的毅力和心静。

  饶亚峰告诉记者,曾经有几位对核雕感兴趣的学生找他拜师,但是真正接触后,发现核雕创作的艰辛后,都没能坚持下来。

  记者看到,姐弟俩的手上,有很多雕刻过程中留下的裂口和生成的老茧,还有的已经转化成为了一道道深褐色的疤痕印记。现在,除了饶亚西和弟弟饶传锋,只有饶亚西的女儿张润偶尔还拿起桃核雕刀,“饶氏桃核雕”会不会陷入失传的境地?

  2011年,丈夫张小毅在电视上看到重庆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与饶亚西商量后,为“重庆饶氏桃核雕”申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传。目前已通过重庆南岸区审核,尚待市级部门审核。

饶亚西用心雕刻缅怀父亲,新作《核舟记》出炉。陈琦 摄


形态各异的核雕龙舟。陈琦 摄


饶传锋创作的核雕作品——观音像和弥勒佛像。 陈琦 摄


惟妙惟肖的猴


饶亚西仅仅用了5年,核雕作品已遍布鸟、兽、人、物。


核雕过程很艰辛,稍不留意就会留下疤痕。陈琦 摄
(内容源自:人民网/重庆视窗)

新闻发布人:饶旭华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