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饶国平再复饶明锋宗亲函
类型:饶氏新闻  发布时间:2014/2/24 8:42:51  点击量:1272    
 
饶国平再复饶明锋宗亲函
 
明鋒宗亲:
您好,
 
感谢传来元亮公1773公子平的祥细介绍。江西临川长源现存谱为罴熊联修,我上次传你的资源中也摘有迁始地“长源”得名缘由。所以,《中华饶氏》杂志上饶波文章仪陇县的谱上所说“第十一世道拱公道忻公、道忻公遷水口生子饒平,饶平7岁从水口迁长源”应该是口传之误,希望当地宗亲能及时更正。
 
关于蕉岭县金沙乡当地饶氏族谱,我也向茶阳饶阳忠,饶东升,以及熟悉广东饶氏迁移史的兴宁饶蔡丽琴求证,初步反馈回来的消息是,蕉岭饶氏旧谱已,当地现口传为济宇公的后裔您希望获得由蕉嶺金沙鄉遷廣東電白瑞球公与遷印尼的瑞琳公后裔的信息,我也转给了广东宗亲,希望能尽快获得好消息。
 
我上次去信,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广东梅州一带世系混乱的情况,其实心中忐忑,生怕当地宗亲误会,但确实发现许多相矛盾的地方,又不得不说。比如,现在蕉岭饶氏口传为济宇公后裔,我们知道济宇公是从江西永丰迁移至福建,为熊公后裔;而您手执的台湾谱,我上次用了大陆现存四本族谱去校正,世系一一对应,江西兴国饶道发是由梅州南口葵黄镇返迁江西。这些都确认您的世系无误为罴公后裔,这就又矛盾了。问题究竟出在哪?
 
明鋒宗亲,您介绍了,你在台湾与蕉嶺金沙鄉祖屋祖先牌位對聯是:
吉水淵宗枝宗枝朔本尋源追江佑
                                   金沙建基業建新承舊依舊依蕉陽
 
这幅堂联首尾隐藏了四个地名,上联为“江佑(江西)吉水”,下联为“蕉陽(蕉岭)金沙”。让我们来研究下此联初撰时间。我们知道,明崇祯六年(1633),蕉岭建县初,皇帝赐名为镇平。中华民国3年(1914年)因河南省先有同名县,才将“镇平县”改名“蕉岭县”。而在清时有“蕉阳”之称,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在桂岭(今称蕉岭)之阳建邑城而称“蕉阳镇”。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嘉应州守赵康在《移建桂林书院碑记》中说:“…戊戌冬,余奉命来嘉,蕉阳隶嘉属。”是年,县令周克达在碑记中亦说:“己亥秋九月,署蕉阳。”阳,山之南,水之北也。蕉阳,是指其位置在蕉岭山的南面。局部称县治所在地蕉城镇为蕉阳,泛指蕉岭县,故又有“蕉阳十二乡”之说。
所以,“蕉阳”得名,上限应该为1780年,换言之,此堂联初撰时间不会早于1780年。而据您手上的台湾谱:瑞禄公于清嘉庆初年约1796年,带领妻蔡氏祖婆太及两子孔仁公妻彭氏、孔义公妻官氏夫妇共六人,由广东省镇平县招福乡挺进澎湖后挺进台湾苗栗县公馆乡,来台开基已11代。所以,可以推测,台湾联应该是从大陆这边带过去的,或后面修谱时抄去的,不知谱上是否有记载迁移至台湾后,有没有记回大陆联修谱的确切时间?
 
如果我们再仔细研究此堂联内容,可以发现,蕉岭金沙饶氏在清代以后撰此联时已经受“济宇公”影响(后文介绍)。据江西《临川龙溪湖上熊罴联修谱》清乾隆四十六年修八修谱序介绍:“有迁居广东嘉()应州者长乐诸邑者,福建各县者旧谱并匕考,奈族繁人众跋涉维艰亦不能会而同之”。 江西长源八修时就已经并没有和外迁同宗联修,而熊公后裔济宇公而因地势优势,已经“收编”程乡,其他派支饶氏,如果族谱丢失,则可能导致“仪陇口传,饶平7岁从水口迁长源”这样的错误。我上次就在给您的信中,指出台湾来松饶氏族谱中的问题。可见,梅县周边,在清代族谱就比较混乱。
 
据松口铜琶村现存老族谱《饶氏宗支根源图》中记载:元亮十九世汀州公生四子:一郎、二郎、三郎、四郎。其中:一郎公,讳素,派在宁都移武平;二郎公,讳奇,号元贞,由宁都迁上杭,复迁程乡金盘里为始祖;三郎公迁居龙岩;四郎公,讳明,迁汀之八角楼,后开基大埔神泉。其实,济宇公世系本身就有几处重大错误,按福建族谱,汀州公“季礼公,讳传,字济宇,号六郎”,龙岩饶新南花了大量的时间才考证出“日明公是季礼的第四个儿子,叫四郎;不仅不是济宇公的父亲,而是济宇公的儿子!”,济宇公为南宋末年人,原籍江西吉安永丰缠岗,在任福建汀州推官,期间,遇朝代更迭,宋亡元兴,为避宋亡之乱,遂弃官归隐。我上次在回您信中也介绍,在梅州则出现了二个“元贞公”,稍有点历史的,应知道“元贞”是元朝时“元成宗”皇帝的年号, 1295 -1297年二月共3年,济宇公二儿子“元贞”敢在元代列名族谱,这是欺负蒙古人不识汉字吗?如此重大漏洞还望有心者多考证。
 
上文介绍了,济宇公是从江西吉安永丰缠岗迁出,根本永丰县志介绍永丰县是从吉水县出:“元宗保大八(950),吉水由场改县。其间永丰地俱属吉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置吉州庐陵郡兼军事;仁宗至和元年(1054),析吉水县报恩镇及云盖、兴平、龙云、永丰、明德5乡(即阳丰、兴平2县地)置永丰县,以报恩镇为治所,属吉州庐陵郡兼军事。(即阳丰、兴平2县地)置永丰县。”所以,“吉水淵宗枝宗枝朔本尋源追江佑”堂联,是指济宇公迁移史无疑。
 
当然,堂联受济宇公世系影响,原因很多,也有可能当地是熊罴联修也有可能,台湾谱上不就明白无误的是罴公世系呀。这种现象非常有趣,前天,我发现江西吉水县金滩镇燕坊古村的堂联非常有趣,当地旧谱也丢失,始祖饶继文入敖鄢氏时饶鲁50年后才出生,饶氏“开远堂”宗祠有“双峰第”匾和“青山耸峙双峰第,文水溁平阳家”联。因旧谱丢失,当地宗亲在永丰发现锭公有迁吉水的纪录,地点距燕坊也非常近,现在修谱找不到谱头,就据此也接宗到熊公永丰派下了。按万年饶垂智的研究,双峰公饶鲁为罴公后裔,我也曾到万年参观过,万年双峰老谱在明代就让湖北一位在饶州当官的宗亲给搬走了,又经历文革,现存世系错误百出,90年代当地族长因修谱曾被拘入狱。当然了,如果按“天下饶氏是一家”的文化,也没必要去分你我了,但作为世系派支还是得去理理,要不,以后出现新证据别人会笑话的。
 
明鋒宗亲,我又仔细的看了您以前的来信,“招福乡王泥沙”之“王泥沙”可能是口音,确切地名可能为“黄泥沙”。在蕉岭县城周边有黄泥坪,黄泥崛,黄泥铺等地名。招福乡大致范围为现在的三圳镇,金沙乡大致范围为新铺镇,金沙乡就在招福乡“黄泥崛”下方,二乡相邻。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当地在你祖迁台湾的时间里,有大批人同迁。如据《戴氏族谱谯国堂世系源流》载,蕉岭一世祖为戴玉麟,于元代徙居镇平(今蕉岭)招福乡黄泥崛(湾),子孙蕃盛,传至12世(约当清代),有仁忠、仁恭兄弟一同迁往台湾屏东。又如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刘氏,劉氏第一五四代十三世偉芳公為來台開基祖於乾隆五十二年..由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八輪車(現蕉嶺縣招福鄉三峻墟)渡海來台定居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西盛路五十三號。但我不是本地人,也不敢下肯定结论,这个问题还得靠蕉岭宗亲自己去理顺。
明鋒宗亲,族谱研究是件非常需要耐心的事,贵在坚持和认真,每次写信我发现自己太唠叨,一摊就收不了尾,望谅。
至此,敬礼!祝健康!
 
饶国平
2014222星期六于南昌
 
 
附:饶明锋宗亲给饶国平宗亲的信
國平宗親如晤:
   感謝你如此詳細的將我e-mail給中華饒氏,臺灣族譜資料分析比對得這麼精闢徹底,還分別用簡體字繁體字版本讓我更加感恩窩心。有你精闢的分析讓我對饒氏元亮公派下世系居住祖地更加瞭解,還有不完整須補正的就讓我們這一代饒氏宗親用心努力的來完成吧,這是一個資訊發達的年代,借由發達的通訊、資訊、視訊相信我們做得到。
    國平宗親經我查閱臺灣族譜73公世系(子平)確有詳細記載,我另做附件篇幅詳述。
    此次我到廣東省蕉嶺縣新鋪舊地名(金沙鄉)由蕉嶺縣副縣長饒森健宗親及堂哥遠雄,與我詳談談及族譜、祖先牌位盡毀無法與我比對族譜,帶領我到金沙鄉饒家祖屋祖屋門樓題的字還在,
橫屏是江南始祖 :內閣中書
右聯是:元亮家聲遠 ,左聯是:平陽世澤長 。
祖先牌位對聯是:吉水淵宗枝宗枝朔本尋源追江佑
                              金沙建基業建新承舊依舊依蕉陽
與臺灣族譜:端三公 明永樂年間遷居程鄉(今之廣東省梅縣)繼數代至躋先公始遷廣東省鎮平縣金沙鄉,至九世祖瑞球公於清嘉慶初年攜父母子女遷廣東電白。
脈絡相同,還得請國平宗親相助為蕉嶺森健宗親及臺灣宗親理清接續脈絡。我還有幾個問題須要你的協助看能否聯絡得上。
一、由蕉嶺金沙鄉遷出到廣東電白的(瑞球公-子孔宜)          弘有公有六子瑞福、瑞金、瑞傑、瑞贈、瑞俊、瑞魁
二、遷印尼的(瑞琳公)
       謹此 今後仍祈時賜教言
       順祝 馬年吉祥如意萬事順
          元亮公派下第41世孫饒明鋒謹啟 
新闻发布人:饶旭华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