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读乾隆年间祖宗的两封书信感言
类型:饶氏文化  发布时间:2014/4/1 17:57:42  点击量:595    
 
读乾隆年间祖宗的两封书信感言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至今已231年),吉安永丰缠岗的老祖宗们,对一个由一字之差造成的世代错误,非常重视,不远千里,爬山涉水,步行从江西吉安永丰走路到广东大埔,为了告诉大埔宗亲一个族谱上对几百年前的老祖宗所开世系的一处错误。永丰的老祖宗并没有摆老资格,等待迁出去的后代子孙前来寻根、校谱,而是克服山高水远,交通不便的困难,不远千里,主动地前往纠正错误,不仅如此,唯恐后代疏忽,在修谱时,将这处错误的原因写成《永丰缠岗世系源流记》,和缠岗与大埔的两封书信一起,特地排在谱的首页。老祖宗真是用心良苦啊!从那两地书信字里行间,真正体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读后,不仅非常感动,而且令人肃然起敬!
可是,两百多年过去了,这错误不仅没有到“底”,而且被不断的复制,随着汀州济宇公的后代子孙不断地繁衍播迁,这个错误被带到了全中国、全世界,错得越来越广泛了。老祖宗何其慎重,而我们后代子孙又何其马虎!《中南饶氏族谱》流传这么广,主编当时是有亲手翻看缠岗这本老谱的,对于一个在首页的如此重要内容,怎么能视而不见?特别是主编在接到我的这个考证后,至今拒绝更改。更有甚者,特别是一些后裔,藏着祖宗留下的老谱,视自己的私人财产,象张良得了《黄石公三略》一样诡秘,不肯示人。让当年的错误在两百多年后,依然以讹传讹,后患无穷。正如老祖宗说的:“误于何底?!”缠岗老祖宗留下的对修谱的严谨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难道不会令象***等饶氏后代汗颜?!
下面所附的就是几百年来,我们汀州济宇公数万后裔(除广东大埔外)一直在错的“一代人作两代的人”的原因,直到今天,福建客家联谊会出版的《福建名祠》一书的初稿中,有一篇专门介绍我们济宇公祠的文章--《济振家声远宇发世泽长》,这里面还是延续《中南饶氏族谱》的错误,把济宇公列为六十一世,好在我发现得及时,通过联系已经更改过来了。
 
 
 
附:永丰缠岗世系源流记
 
自缠岗迁居汀州八角楼前
 
按广东大埔一派查其旧谱内载始祖四郎公由永丰缠岗迁居汀州八角楼前,其长郎随迁本郡武平,二郎分迁上杭,三郎分迁龙岩,四郎则又复迁广东大埔,本派自今有三千余人,科甲衣巾现在百外,其长二三郎三支未及稽考,无由尽悉,俟后代贤明查对附录以此,以备日后参详。
谨载广东大埔一派会合缘由于左:岁戊戌冬,有广东大埔宗人:宗秀偕侄恩选、恩召三人,带携族谱经至缠岗寻觅本支始祖四郎公。实落遍为查稽苦无根据,最后于抄本中得到鉴公支一派二十世日明公,注云:子四郎。由缠岗迁居福建汀州八角楼前,至迁广东大埔字样。未有注载。盖大埔实系福建汀州八角楼前迁徙其地数百年,开始为会合此固千载一时也。明年,吾缠岗重新谱牒,复阅老谱,乃知所开世系错误,其载日明公子四郎,实系日明公行四郎,非子四郎也。谬以一代分作两代,若不改正,误以何底?!欲为修音转达,又恐阻滞。适寿翁公一支分徙平远,欲往根究,因着思鸣便走伊处,达知订正。并将两谱对勘,世代年数若符合,节疑,欲同修宗谱,奈以道里云遥,山川是隔,跋涉维艰,用是切辞,乃酌量祗倾谱脑几册,以便异日()恭且获,因流溯源,不致或昧所自也。其当往来书札兼载于顺,亦以知两派会合之始末云。
 
往大埔书:
我缠岗之饶,散居于四方,不知凡几。奈族属寒微,未及遍寻,兼之故老凋谢,授受遗忘,亦无处觅访。遂使本支云相视,竟同胡越,歉甚咎甚!岁冬有贵房宗先生,名熙,字宗秀者,偕其侄恩选、恩召老,由京邸归,因贵谱所载有从缠岗迁徙字样,不惮几百里(注:实际超千里)跋涉,直到寒房,音问既疏,省分又隔,乍而惊喜。继复迟疑,悉谓人心如面保无有诡,君莫后者假冒而滥厕乎,爰为小心咨询,细意疑叙,渠乃出所携贵房谱牒与寒房校勘,而数百年之血脉,始为流通。然苟非夙竭诚心曷克于斯,虽春秋报德,不忌本宗而发祥之自未免,阙如酒后悲歌,不独沛公矣。返以寒房纂辑宗谱,用将镌本与录本合对所载:贵房日明公名下,录本失落,即四郎三字是一世分作二代,大属舛谬,正恐异日执此为券,以讹传讹,是今日无心之误,反似有心之愆。不为上无以对祖考,而三先生几百里之跋涉,其谓之何?故敢走扎通知,又虑鱼沉雁杳,着舍侄思鸣赍上仍申拜谒,恳祈即为改正。庶寻真不致失真,认祖不致误祖矣。至于联修之举,贵房先哲定多鸿裁,白雪阳春,巴人下里相杂,非宣未敢仰扳,特以寒房谱牒异日告成,贵房若渴思自出,深怀远人,追远之念,谨将前帙本末源流呈递,贵房此又系寒房稍抒亲亲之谊,聊效野老之献芹,云耳未审,贵房以为何如?临楮神驰,不胜俟。命(今?)之至!
 
大埔回书
木本水源,谱牒可溯。而千里之远递音问,然兹敝房叔侄,拜读尊扎,并阅祖传老谱,缠岗之派,历历不诬,仰见列尊长亲亲之谊,温如挟籁(?),不惮千里之遥,携谱相质,何垂爱之深也。又阅新修谱例及见,九思侄磊落英多郎可以卜 尊房叔伯敬祖敦族,古道照人,兹敝房合议,派则无庸疑惑,倘日后谱成,亦附序源流于卷首,并序垂爱之勤于彰明德焉耳众恳家大忠与公敝侄拟一序一跋,或蒙重用,亦少展同源其本之渴思矣。九思侄到此,适逢水患,多有简慢,希为原恕,至宗秀舍侄三人自前年往返江右,多有取扰同宗叔侄,深为不便,并乞谅宥,惟仰盛德厚情而已,馀缕袅袅不尽愿言,专此拜复。
愚弟岱宗等顿首
 
(汀州饶新南收集于吉安永丰缠岗)
 

(原载《中华饶氏》2011年第3期)

新闻发布人:管理员2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