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建祥王绍沪饶乐先
2011年6月19日上午,和风吹拂,艳阳高照,古镇茶阳饶氏第四支派诒谷堂举行盛大“转火”民俗活动。诒谷堂上空飘着二个红色大汽球,分别写着“热烈庆祝诒谷堂创始人三湖公546年诞辰”、“热烈庆祝诒谷堂建成487年”直幅标语,屋两旁路口悬挂着“热烈欢迎海内外诒谷堂宗亲回乡拜祖”、“热烈庆祝诒谷堂主体修缮竣工”两幅大横额,屋围墙上还有20余面五色彩旗迎风劲飘,来自海内外该屋后裔五百余人,围观群众近千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整个民居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生机勃勃的景象。
早上七时始,饶氏大宗祠和诒谷堂属各分祠敲打锣鼓,擎着堂号高灯,挑着拜祭礼牲品兴高采烈来到祖屋,参加庆典盛事。每支队伍均受到老屋梓叔鸣炮热烈迎接。
七时半许,浩浩浩荡荡的祭祖队伍便从诒谷堂出发上街巡游,队伍前导车上“诒谷堂‘转火’庆典”的红底金油字横匾幅标极为醒目,接着轿车队,对锣后面,写有“敕命重光”、牌匾令人肃然起敬;然后是饶氏大宗祠高灯锣鼓队、雄壮的军乐队、耀眼醒目诒谷堂高灯、丰盛隆重全猪全羊五牲礼品扛抬队、威风凜凜的花环龙队;诒福堂、馀庆堂、诒燕堂、诒庆堂(青丰)分祠队伍,由小学生舞动的生动活泼十八条鲤鱼灯队以及树玉堂、诒庆堂(城内)、聚庆堂、炽昌堂计九个分堂高灯锣鼓队;殿后是服装艳丽的腰鼓队。数百公尺长巡街游行队伍沿预定路线:父子进士牌楼、漳河路、沿江路、文化路、学前街、胜利路、茶阳新城(开发区)、建设路、太平路、高福路、万川路、襄阳桥、中山路,再返回金山路转祖屋。所经街路的饶氏宗亲店铺时,均受鸣炮庆贺迎接,一路喜炮震天,锣鼓不停,观赏者挤满街头,人山人海。恰逢巡游过程中有二位外国友人采风,他们见状亦欣喜欲狂,跑前跑后,从多种角度,拍摄不止,并于当日把百余张盛况照片发到台湾,上网在“大埔论坛”,将庆典实况传播到世界各地。
由于回乡拜祭裔孙众多,拜祭时司仪按长幼有序辈份,从十九世始到二十七世论辈分批行礼,整个过程礼数照章,肃穆有序。读完祝文,焚化财宝,各类日光礼花立即绽放上天,五彩缤纷,喜炮轰鸣、锣鼓声、欢呼声震天动地。
趁拜祭后庆典酒宴前空隙,人们浏览了古民居别具一格的风采,整屋恰似砻形结构,修葺后围墙、内壁及附属设施,特别是上厅悬挂的乾隆皇帝钦赐“敕命重光”金匾,下厅富贵梁雕绕金龙和厅两旁悬挂“三代大夫”、“文魁”、“经魁”以及“联翩科第”、“得天者优”等匾额,大家看到下厅右壁漆上“明清二朝历代先祖功名宦位录”,不由对近200位先祖努力表示亲切怀念敬意。对屋侧门壁用大理石镌刻抗战时任中共大埔县委书记的“饶乃跃烈士简介”碑“饶璜湘同志简介”碑,(抗日时东江纵队组织部长,二广纵队二师政委,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及“中国工程科学院饶芳权院士”简介,怀着崇高的敬佩之意;并对诒谷堂把已停用二十多年、而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井,周边用不锈钢柱、链圈封,重新向世人开放,表示赞赏。这一切给古色古香的诒谷堂增加了光彩和荣耀。
诒谷堂联谊会负责人饶建祥先生,从2009年开始便到处联络海内外族人发动宗亲,多方筹集的约10万元资金,不怕寒署亲自施工,使各项工程能以最少的钱办较多的事,并采纳众宗亲意见,在外围墙装上了21盏色灯以及蛇焰灯,使经数百年风霜的老屋装饰一新,美焕堂煌,从而被县政府授予“特色民居”称号。在庆典活动前详细考虑庆典的每一细节,使庆典各项工作按预期设想,圆满顺利完成。庆典活动达到了“饮水思源,崇宗敬祖,敦睦亲情,继往开来”的喜人效果。
中午,在新建欣饭店举行了四十多台的大型庆祝酒宴,庆典活动总指挥饶建祥宗亲致祝酒辞后,数百宗亲激动、高兴地互为祝酒,倾诉亲情,把气氛推到又一个高潮,正如乐先宗亲在“感怀”诗中所云:“济济宗亲聚厅堂,诒谷情怀永不忘,慰老怀旧互问候,深情热泪暖心房”。“庆典巡游庆安康,威势激昂震茶阳,宗亲借以激励志,勇攀高峰永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