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饶芳权:为了心中的“三峡梦”
类型:饶氏新闻  发布时间:2014/4/25 8:43:59  点击量:726    
 

哈工大报讯(刘培香/文)他是地道的客家人,却选择到北国冰城的哈工大读书6年,然后留在哈尔滨工作8年;为了祖国需要,他又远赴四川,一干就是33年;晚年,他被调入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

他长期从事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工作,始终从事着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业,直到两鬓苍苍。他就是1958年毕业于我校电机系的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饶芳权。

从南国到北疆,他选择国家最需要的专业

饶芳权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1952年,汕头华侨中学毕业的饶芳权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高中毕业时,我们国家开始经济大建设,急需大量工科类人才。当时全国都认为苏联教育体系是最好的,而哈工大是全面学习苏联的两所高校之一,我们同班同学的一个朋友之前就考进了哈工大,所以我也选择了哈工大。”爱好文学的他选择哈工大电机系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抗日战争刚胜利时国内曾做过一阵 “三峡梦”,电机专业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而哈工大的电机系则被认为是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的翻版,所以他就报考了哈工大电机系。

到了哈尔滨,饶芳权才知道东北天寒地冻,才感到南北方气候的巨大差别。当时他住在沙曼屯的宿舍,是一个大屋子,双层铺,好几十人住在一起。在这里,他们开始了一年的预科学习。

对饶芳权这样典型的南方人来说,到哈尔滨的面临着吃饭的考验。他笑着说:“当时经常要吃高粱米、窝窝头,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考验。但是时间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读了一学期之后,有些南方同学得了关节炎,有些人寒假回家之后就不来了,但饶芳权还是挺过来了,因为他心中怀有一个“三峡梦”。“国家刚刚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需要人才,我们就想着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为国家做贡献。”这样一种单纯却坚定的理想,成为他一生为电力事业默默奉献的力量源泉。

当时学校上午6节课,下午全部自习,晚上还要上自习,有教师答疑。“我记得周长源老师教“电工学”,马祖光老师教“物理”,俞大光老师教“电工基础”……”饶芳权说,“哈工大有很好的传统,很多老师都出自名校,功底扎实,但备课依然非常严谨。”在学习方面,饶芳权并不满足于只阅读老师的讲义,而是多看俄文教科书,“这样就会比别人学得更宽一些,对以后的工作、对长期的发展都有好处。”

从冰城到川蜀,他为了中国电力事业倾尽一生

1958年电机专业毕业后,饶芳权响应祖国的号召,到刚刚筹建的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报到,后转到哈尔滨电机厂设计科工作。

从1958年到1966年,他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了8年,参与设计了新安江水电站7.25万千瓦电机、云峰电站的10万千瓦电机、刘家峡电站的22.5万千瓦电机……当年为了适应三峡工程需要而在四川德阳筹建的东方电机厂在1966年复工,急需技术人员。为了支援国家的‘三线建设’,饶芳权决定南下西行到四川工作,这一去就是33年。初到德阳,饶芳权在设计科工作,一直从事水轮发电机设计工作。从1978年开始他主要从事工厂技术管理工作,历任东方电机厂电机设计科科长、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常务副厂长及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30多年间,饶芳权参与或负责设计了国内许多大水电站如云峰、刘家峡、丹江口、龙羊峡等的水轮发电机。其中云峰发电机获国家银牌奖,龙羊峡机组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担任东方电机厂总工程师期间,饶芳权组织研制的东方型300兆瓦汽轮发电机和新型冷却水轮发电机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为我国发电设备打入国际市场作出了贡献。他还曾担任过我国首次成套出口欧洲的阿尔巴尼亚伐乌-伐耶5套50兆瓦水电机组和菲尔泽4套125兆瓦水电机组的发电机主任设计,解决了水轮发电机很多关键技术问题,帮助阿尔巴尼亚把全国装机容量翻了两番。

他还积极组织对三峡、二滩等大型机组的科研开发工作,曾多次参加三峡工程论证工作并参加三峡一期工程的水电机组国际招标的评标和审图工作,为三峡工程决策做出了贡献。

从青丝到白发,他把殷切期望送给后来人

“前进道路不可能是笔直的,我们只有认准目标,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堕其志,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境界。”饶芳权在纪念东方电机厂建厂30周年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岁月中,饶芳权见证了中国发电设备的发展历史,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及国务院特殊津贴,并于1995年入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然而,他把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团队作战的结果。“单枪匹马成不了大事业。”饶芳权说,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靠的是友爱互助,注重集体精神。

1999年,饶芳权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工作,主要科研方向为大型及特种电机的理论、设计、运行及其控制,近年来主要和中科院电工所合作,推进蒸发冷却技术在大型发电机上的应用。

“发扬客家先人精神,生命不息,耕耘不止。”这是饶芳权的治学励志格言。正是这种精神,让接近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奔走在为电力事业、教育事业发展献计献策的道路上。饶芳权说,“回顾我走过的路,我只是和其他同代人一样,心甘情愿地做了一颗平凡的螺丝钉。幸运的是,我做了大半辈子‘三峡梦’,在要退休之时,能看到这个梦成为现实。”

身在高校,饶芳权关心的不仅是科学研究,更关注青年学子的成长。他说,世界上没有捷径可走。“希望青年学生继续走我们的路,勇敢地走到祖国的天南地北,做出你们的业绩。”

谈到人才的培养,饶芳权说:“当年哈工大对学生培养的方法很值得后人借鉴。”他说,那时学校的苏联专家提出,培养学生要注重“三条”,即要有想象力、要独立思考、要有文化修养。“希望今天的学校,也能按照这‘三条’来培养学生;希望今天的学子,也能按照这‘三条’要求自己;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哈工大的传统,多强调献身精神,少一些功利主义。”饶芳权院士语重心长地说。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饶芳权校友:为了心中的“三峡梦”)

 


 

新闻发布人:管理员2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