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0日讯(记者刘鲲鹏) 根据普华永道日前发布的《2014-2018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预测,从2014年起至2018年期间,中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娱乐及媒体市场。电影产业是中国增长最快的娱乐市场之一,此前,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时曾表示:“国内人均观看电影达到3次,中国将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消费市场。”这一话题迅速在国内电影产业界引起讨论和疑问。为此,饶曙光通过中国经济网向公众进行了释疑。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 饶曙光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泽彪/摄
“人均观影3次”并不包括农村电影市场
饶曙光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给农村电影市场带来挑战和机遇,但是,目前的国内农村电影放映是国家公益工程,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电影。因此,之前在接受采访中所提出的人均观影3次,并不包括现在的农村电影市场,也不是按照13亿人口来计算,而是按照最新统计的城镇7.5亿人口来计算的。电影票价则是按照35元左右人民币来计算。饶曙光认为,现在的电影院线票价比较混乱,有的高达人民币80元甚至更高;但表面的居高不下,实则存在着各种打折和优惠,存在着不规范、不透明。应该进一步规范电影票价,逐渐取消各种打折优惠,使电影市场更加规范、透明,更加有序、有效,促进电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
据《2014-2018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显示,到2018年,随着荧幕数量的增多,中国电影行业的增长速度预计将达到其GDP增速的4至5倍。对于快速发展的电影产业,饶曙光认为,国内电影市场最大的保障就是良好的法制环境。饶曙光介绍,目前存在偷票房现象对电影产业的伤害是致命的。另外一个就是电影产业是一个创意性的产业,创意永远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动力,而这种创意需要不断地有年轻的导演,不断地有跨界的导演来推动,因此,在电影行业培养更多富有创意的年轻人,不断拓展电影类型,不断培养差异化到观众尤其是高端观众群体,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这个基础性工程搞不好,中国电影产业随时可能产生危机。同时推动跨界资本更加有序地加入电影行业,这也会为电影的发展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城镇化将推动国内电影释放巨大市场空间
饶曙光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内电影产业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特别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上,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文化优先”的原则,要求新型城镇化规划都要建一个多厅,多厅其实就是8个厅以上,那么将有效地改变国内电影的消费结构。推动国内电影市场向三、四线城市加快发展,饶曙光介绍,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电影巨大的市场空间将会不断地释放出来,同时,也会推动中国电影向一个更加多元和健康的方向发展。饶曙光反复强调,当下中国电影产业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复杂也最伟大的电影实践,我们必须以更包容开放的态度更新我们的电影观念,开拓我们的电影视野,建构电影理论批评的话语体系,形成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有效抓住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