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许多辉煌灿烂的时空,竟然会不知不觉地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其间定有千姿百态、千辛万难的情景。若能回转到历史某些拐角处,还原其本意,或情景再现,当能捅破纸皮看到真相,历史的真实面目,强烈地吸引我们去探寻!
远的、大的,或与本文无关的内容且不说,就如吾饶氏家族就现两个姓字,本是同祖先,何为“饶”与“尧”?据家谱史料记载,饶氏祖始于中华始祖帝王之尧帝也,后帝为表彰又赐尧氏后裔姓“饶”,寓意为“饒”氏日后衣食无忧,家族定当富足权贵也!
话说粤北韶关地区饶氏经济文化研究会成立半年来,会长饶坤宗亲以极大的热情,奉献出许多宝贵的精力和财力,马不停蹄地去组织、号召各市县的宗亲,走访各地宗亲,旨在加强促进宗亲们的互动活动,从而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并达到互相与亲和作用,并为饶氏宗族事务的发展铺下一条坚实的道路。
2014年7月26日,饶坤率领韶关、南雄、始兴,乳源,曲江及乐昌等县市宗亲代表,应邀来到湖南宜章里田乡塔下山村尧氏宗祠,探访了居住在此地近二百年的宗亲。虽天气炎热,有南粤宗亲前来,不亦乐乎!附近宗亲梓叔自然喜乐闹村,鞭炮齐鸣,乡村佳肴呈献于宗祠公堂相待,众亲家情族事,相陪相送,尽是喜庆情景。期间,据宗亲们讲,他们属于被宗族“遗忘”而零散居于省境的山民(一笑),湖南广东的家族谱里都未将他们收编其内,但他们从祖辈那里悉知,包括邻乡的桂阳饶氏宗亲均是从广东韶关乳源梅花迁移至此的。只是几百年来,没有被认祖归宗,没有与湘粤两地有血亲般的联系。于是,宗情如生灵般自然生长,如河水般自由流淌,虽然有了房子和家,却仿佛失去了灵魂依托的停泊地,想也悠悠,念也情愁。我们的祖辈们为着生存生活,或为躲战乱而逃亡偏僻山乡,或因灾祸逃离原故居。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远走荒野之地,甚至在渺无人烟的丛山峻岭间开天僻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艰难地耕播着属于自己的栖身地。这里数百年来,边远闲塞,信息滞后,为着生存繁衍,根本无遐顾及山外之事,此谓“山中一方日,山外数十年也”。我想,这便是所谓的历史与自然吧。
当我问宗亲们为何至今仍使用“尧”姓时,他们的回答让我释怀:说“尧“与“饶“本就一家,不分彼此你我。只恐是缺少文化的祖辈在早期登记户籍时,仅为嫌“饒“笔繁而贪简化为“尧“姓也,加之无外饶家有识之士进行纠扶其正,缺少了家谱的提醒与对比,久而久之,“饶“氏便又自然演变回“尧”姓。如今,宗亲们又碍于改姓和户籍是如此的麻烦,所以"尧“姓”字便只能安于现状了。
回顾历史,发觉其中海藏着人世间太多的变故,许多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念之差便成将错就错,遗憾的是人们一错再错地走了条本该无错的不归路。无怨先祖疏忽粗心,无意责成“尧”纠为“饶”,只因异域宗亲们始终流淌着饶氏祖先的血,恩怀着饶氏祖辈浓浓的血缘之情,纵然生活在深山密林间,谁又能割舍阻断“天下饶氏一家人”的宗族情呢!
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是我饶氏铸造辉煌历史的大好河山。虽身在深山中,每天一样会旭日当空,平阳高照。吾愿与天下宗亲合心祈福饶氏族人兴旺发达。祈福居于湘粤边地的饶氏族人一切安好!
——饶又铭写于韶关南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