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饶毅:教育的问题不在教育在文化
类型:饶氏新闻  发布时间:2014/8/11 10:49:29  点击量:598    
 

 

饶毅:教育的问题不在教育在文化

 

“如果把美国的高中教育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绝对不会是减负而是增负。”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上,作为演讲嘉宾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院长饶毅,对众多校长谈起了中美两国高中教育的对比。

这些年来,中国的教育所受的批评颇多,最为集中的无非是中国的教育扼杀孩子的创造性、学生负担太重。距离高考(微博)最近的高中生更是苦不堪言。因此,不少“有追求”的家长选择让孩子逃离中国的“应试教育”。在他们看来,美国的中学活动多于学业、轻松多于压力、愉快多于焦虑……

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国外,而且年龄越来越小。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14年《出国留学 (微博) 趋势报告》,据统计,近年来出国读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数增长迅猛,且低龄化趋势明显。以最大生源输入国美国为例,2005年至2006年,仅有65名中国中学生前往美国私立高中读书,而2012年至2013学年,美国私立高中已有23795名中国学生。也就是说,7年时间,这一数字剧增365倍。

“逃离”到美国就能让孩子既拥有轻松的学业也能培养创造性吗?

如果说创造性的培养是个过程,我们很难短时间判断这种“逃离”是否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那么,学业负担则马上就能比较出来。饶毅正好有两个孩子:女儿在美国完成了学业,儿子在国内上高中,虽然都说儿子的课业负担重,但是在饶毅看来,曾经在美国上高中的女儿并不比儿子轻松,他觉得当年的女儿更辛苦。

美国的高中生的书包也很沉

饶毅介绍,在美国读书,学生的负担不仅仅来自课本、教材,“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的量是非常大的,英文的主要著作都是学生的阅读范围。”

有一项2009年实施的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生每周的阅读量是500~800页。如此大的阅读量,如果没有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的训练,完成起来会相当痛苦。

“五年级的美国小学生也是一本一本地在读大部头的小说。”最近,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一个沙龙上,北京师范大学(微博)教育学部副教授向蓓莉介绍了美国一所蓝带小学(美国为达到一定标准的小学授予的称号)英语课(相当于我们语文课)的情况。

“到了高中,学生的阅读范围已经非常大了,不仅读文学性强的小说,还有很多科普作品,有些作品甚至非常高深。”饶毅说。一次他突然发现女儿正在阅读一本有关科学哲学的书,叫《科学革命的结构》。饶毅说他很难想象高中生能读这样的书。如果跟国内的高中生相比,美国高中生的阅读量可能会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都说中国学生的书包重,其实美国的高中生的书包也很沉。北师大三帆中学朝阳学校书记、执行校长李建文在美国一所中学进行深入考察时发现,“美国学生的书包特别沉,课本特别厚。我特意在一个山上拍了几张照片,前面两个学生背着书包,腰都弓起来了。”

教科书之所以重,是“因为内容多”。饶毅说,美国的历史书就非常厚,讲得非常细,比如欧洲史中,一个不知名的小公主在哪一年遇害都记载得清清楚楚,“没有人能把历史书背下来。中国的历史写得很简约,适合记忆和背诵,但是有时留下来的那几句话因为没有上下文的故事,反而影响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为了“挑战性选择”,美国高中生作业写到夜里12点

很多人觉得美国的课业负担轻源自美国的不少课程是分层的。比如数学,如果你对自己没有太高的要求,或者对数学不感兴趣,完全可以选择难度较低的内容学习。据国内一些留学机构人士介绍,美国有些高中下午3∶05下课,当天有课的老师可以布置作业,作业是分级的,级别较低的,不仅难度低而且作业量也会更少。

但是,如果一个学生在整个高中过程中总是选择那些容易的课程,最终即使他取得了一个不错的SAT成绩,将来也无法进入更好的大学深造。

从5岁起便在美国上学、哈佛毕业后曾担任过哈佛亚裔招生协调人、现在中国工作的王可介绍,美国的大学在选择学生时,不仅看学生提供的SAT成绩,而且要参考高中4年所有的考试成绩,同时还要看一个学生平时所选课程的难易程度。其实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做“有挑战性的选择”。

王可说,假如有两个学生摆在哈佛考官面前,一个是纽约精英高中的学生,另外一个来自小地方,父亲可能是蓝领。这两个学生的成绩一样,课外活动等其他方面也差不多。那么怎么比呢?“这就要看谁更能抓住所处环境提供的机会。比如那个在精英高中的学生,他的学校会给他提供很多门有挑战性的课程,比如是15门,这个孩子选择了4门。而另一个学生的学校可能只能提供两三门这样的课程,但他都选修了。最后,哈佛可能会留下后面这个孩子。”因为,他更善于接受挑战,更善于抓住机会。

正是因为这个“有挑战性的选择”,让很多美国的高中生纷纷选择那些难度更高的课程。

有人做了这样的统计,美国开设AP课程(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的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简单说来就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的高中占美国高中的70%。因此,不少高中生每天写作业要到夜里12点以后。再加上大量的阅读,在美国读个高中绝没有传说中那么轻松。

追求“专业性”,课外活动很辛苦

众所周知,美国大学在挑选学生时,不仅看学习成绩同时也要看学生的活动能力。不过这个课外活动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

饶毅介绍,女儿高中时是学校排球队的队长,同时还是划艇队的队员,“他们非常辛苦,即使是冬天也要自己扛着船出去,还得穿着短袖。”追求“专业性”是美国学校对待课外活动的一贯传统,没有谁在课外活动“走过场”。

王可说自己小时候有一个理想就是长大后能做一名儿科医生。所以高中时选择到医院当志愿者,“我每个星期六要在医院做4~6个小时的辅助工作。”王可说,无论你选择做什么,都必须认真做好,甚至达到专业水平,很多大学在考察一个学生时“看的不是量,而是你做的质量”。

学业上要进行“有挑战性的选择”,课外活动上要“追求专业性”,所以,熬夜对很多美国的高中生来说并不少见。

饶毅记得,女儿高二时成了学校排球队的队长,为了让球队一直保持高昂的士气,要做很多事情,同时还要到外地去参加比赛。“为了保证能在每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经常是打完比赛别人都睡了,她还躲在厕所里做功课。”

“其实,有时教育中的问题原因并不在教育而在文化。”饶毅说。

曾经有一位朋友向饶毅咨询自己的孩子应该学什么专业,“他和他的儿子都是数学天才,却在纠结该不该学金融。”饶毅说,还是有一些功利的东西在作怪。

当那么多家长把中国的教育批评得一无是处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根本没有想清楚什么是教育、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一味地批评,或者直接“逃离”。但是,当这些抱有“逃离”心态的家长到了美国后,他们在国内遇到的问题在美国仍然能遇到。“社会变了,环境变了,但是文化没有变,所以该遇到的问题还会出现。”饶毅说。

饶毅,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前院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美国西北大学(微博)神经内科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Feinberg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主任。

新闻发布人:管理员2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