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庆鼎盛日,声名振楚邦。有志遵先训,世祚自隆昌。
忠厚原来远,发祥兆平阳。绪衍河南谱,西江祖泽长。进贤称番实,鸿业创介冈。
大宋迁莼邑,兰桂并腾芳。传家惟清白,华国本文章。宇宙推旺族,一经绍书香。
运会逢昭代,儒修道德光。同时多达士,佐治纪循良。
这是蒲圻饶氏字派。“可庆鼎盛日,声名振楚邦。有志遵先训,世祚自隆昌”由迁蒲第十一世、奉直大夫饶相次梅创作;“忠厚原来远,发祥兆平阳。绪衍河南谱,西江祖泽长。进贤称番实,鸿业创介冈。大宋迁莼邑,兰桂并腾芳。传家惟清白,华国本文章。宇宙推旺族,一经绍书香”由饶相之孙、迁蒲第十三世、户部陕西清吏司主事兼理提督七省漕务若蒙完白创作;后20派由迁蒲第19世日跻敬坪创作。
字派是家族的名片,承载了祖宗、祖籍的信息,是家族的DNA。中华饶氏千万支,不同支派有不同的字派,同一支派使用相同的字派,同派则同宗,同宗则同派,看字派就知道是哪一支系,就知祖籍何地始祖何人。所以字派是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家谱文化。凡使用以上字派者,均为蒲圻饶氏后裔。蒲圻饶氏现时正在使用“声名振楚邦、有志遵先训”等十派。
由于兵乱战火,或外族入侵,或政府组织,或灾难饥荒,或经商,或行武,或做手艺,或为官宦,或为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等种种原因,自古至今移民不断,迁徙无常。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填四川,演绎了多少离乡背井的悲壮故事,谱写了多少大展宏图的壮丽诗篇。蒲圻饶氏迁蒲始祖千二公宋朝末年由江西迁蒲,第四代兄弟四人中就有思禹、思稷二人外迁,以后外迁者代代有其人。家谱中云:“外迁者过半”,据我家谱统计,蒲圻饶氏遍布八省八十六县。外迁者绝大多数与蒲圻失去了联系。现居蒲圻者分为三大宗九小宗九十五小支,聚居于82个村庄,约万人。
外迁者初迁他地时,因为致力于创造生存的政治、经济环境,无心、无力与遥远的故乡联系,只是将故乡的信息向后代口耳相传。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一代一代的传递,祖籍的信息不断地衰减,逐渐模糊,最终淡化于历史的时空,以至有的家族已不知祖籍何地。有的移民到达迁入地后,为了克服势单力薄的不足而与当地饶氏其他分支合族,以求得到团体的保护,使政治环境稳固。2009年江西九江六县联宗修谱,其中有代表饶邦任、饶邦涤,看名字应该是蒲圻饶氏后裔。联宗修谱无可非议,但不可合派,若与他族合派则丢掉了祖宗。有的修改字派,不知何人将若蒙公的字派修改为“宗派源来远,如川会海长……”,随意修改祖宗制定的字派是对祖宗的大不敬!从蒲圻茶庵大屋山迁到四川大足县的一支,人丁兴旺,但已经修改了字派,不用从蒲圻带去的字派,采用新的字派,从此失去了祖宗的信息,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此相反,迁宜昌等地的饶氏后裔深知字派的重要性,将从蒲圻带去的字派诗刻在祖坟墓碑上,使之世代不忘。外迁者万不可更换或修改字派,并世代使用字派,否则会丢掉祖宗、祖籍的信息。
我族自光绪十五年六修宗谱时外出收族后,一百多年来未曾收族,致使大量外迁的后裔与蒲圻失去了联系。盛世修谱,盛世寻根。蒲圻饶氏现已启动十修宗谱和始祖千二墓整修工作,在此向广大外迁他地的游子呼唤,希望你们回到老家,共叙亲情;同拜始祖,认祖归宗;同修家谱,共续蒲圻饶氏之辉煌!
蒲圻饶氏宗谱祖坟双修临时理事会敬启
蒲圻饶氏第廿五世 上官仁庄有武撰稿 2011-5-9
联系方法:湖北省赤壁市凤凰山中学,饶有武,邮编437322
(原载于《中华饶氏》2011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