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游显隐,平而不凡
——冬日访崇庆寺邂逅市四中老教师王显平序并诗
饶良僖
2014年11月17日
上周某日,天朗气清,余陪同内室访崇庆寺。山风习习,宝刹庄严,善男信女,心诚礼佛。梵音悠悠,香烟袅袅,经声朗朗,忽有所感。信步至大雄宝殿, 见两侧墙面有粉笔书写的佛教知识。其中有些伟人名人关于佛教的论述,如:爱因斯坦:“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要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马克思:“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恩格斯:“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孙中山:“佛学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毛泽东:“佛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此前我对佛教虽有浅近了解亦很尊重,但上述论述,无疑更触动心灵。此时见一信士正用粉笔书写新的内容,不由肃然起敬,于是谦恭讨教。知其姓王名显平,湖南湘潭人。市四中退休语文老师,并珍藏有我的诗集《五味集》。王老一生教书育人,以德为先。对佛教尤为推崇,在崇庆寺义务书写板报已十四年,为弘扬佛学尽心尽力。退休之后与老校长傅索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亦颇有所获。我建议王老把自己的成果写成文章发表。他表示只想做点有益于社会的事,不求显达于世人,只求内心的平静。古人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王老乃大隐士也!其名“显平”,其功德是“显”见的,而他的名气反倒是“隐”的。其工作是“平”常的,其教化作用却是不“平凡”的。我不由仔细端详王老,他中等身材,面相慈善,戴副眼镜,穿一身廉价西装,年近古稀而精神矍铄。联想到陶渊明说的“不戚戚于贫困,不汲汲于富贵”,安贫乐道,度己度人。眼前的王老形象忽然模糊起来,竟逐渐高大幻化出如来的形象,呵,王老一副菩萨心肠,不就是佛吗!“佛在心中”,只要心存善念,多做善事,人皆可以成佛!我忽然有所顿悟。王老,吾师也!
诗曰:
冬日访禅崇庆寺,
幸会王老弘法痴。
优游显隐心向善,
平而不凡乃吾师。
悼良伟大哥
序:2014年4月21日,台湾侄女发来信息,大哥良伟仙逝,享年九十。台湾政要马英九、王金平、江宜桦、胡志强等送了挽联。
慧娟电讯惊我心,忽报大哥已西行!
难忘宝岛兄弟会,更记兄嫂探我情。
大哥一路且走好,侍奉父母须尽心!
相见时短别离长,来世还做一家人!
赠许蘭芬老师
序:2014年7月6日,余出席高安中学64(1)班同学毕业五十周年聚会。84岁高令的许蘭芬老师也应邀与会,并有诗赠我。
余十分感动,回赠一首:
锦江求学叹零丁
年少志宏抗逆境。
今生永记恩师情,
恩师最忆许蘭芬!
附:许蘭芬老师赠诗
良僖读书特聪颖,文理兼通杨美名;
雄才大略胸怀志,事业辉煌志竟成。
仰天琴思
序:2014年8月5日,余于仰天岗下五味斋寓所休闲,适逢秋雨浙沥,山色空蒙,心有所感,遂取出久未练习的二胡拉了几首,其中有名家刘天华的几首名曲,仰望北辰,感怀时政,因以几首二胡曲名凑成一首:
“空山鸟语”仰天岗,
“独弦操”忧“病中吟”。
斯民登山“步步高”,
神州共奏“光明行”。
贺中华饶氏商会成立庆典
2014年5月18日
京华五月百花黄,饶氏精英聚一堂。
商会盛典千年梦,帝胄后裔多荣光!
团结共赢创伟业,民富国强兴我邦。
仁义天下为己任,富而且贵且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