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饶氏概况
——宜宾饶义传在四川分会筹备会上的讲话
宜宾县,又名僰道,隶属于宜宾市,是一座有着“二千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郡。全县面积2945.83平方千米,全县26个乡镇,百万人口大县,饶氏宗亲800余人。基本是外来移民,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广东梅州五华县。
一、2010年3月,为纪念昌腾公老大人诞辰三百六十周年,移民四川宜宾的部分嫡系特刊印家谱(涵盖横江、双龙、复龙饶氏聚居的150余人),以此牢记“重教明理”的家训,成为重视教育、明白道理的公民。
二、励志教育,倡导宗亲读书学习,鼓励35岁以下的年轻人考取驾照、厨师证、会计证、爆破证,从2010年起,初见成效,获得驾照10余本、其余各类证件若干,获得财政补贴9000余元(我们在年轻人建的群中,号召年轻人用政策:农村惠民政策,凡取得相关证后,财政奖补一证900元,有单位聘用1800元,);甚至有学子考入国家重点大学,政府奖励单人达8万元的。另外凡18岁以下没有通过中考高考的子弟,专门设有一名宗亲联系技工校学习技术。
三、外出务工:做到家中无闲人,我们的子弟到浙江、广东、北京等地,不惹是生非,不管进厂还是经商都是保持祖训,勤俭节约,与人为善。
下步打算:
1.2015年,就是明年,在昌腾公老大人诞辰365周年的时候,横江、双龙、复龙饶氏聚居的200余人都是昌腾公老大人的嫡系后代,我们打算对外扩展,重新修订完善家谱。
2.建立区域性QQ群,减少对宗亲联系的物力和人力。对外沟通,加强与四川的宗亲联系、与饶氏网站的其他宗亲的联系。
3.通过清明会加强宗亲家亲的凝聚力。
4.继续强化读书明理,借鉴“钱氏家训”,将其作为宗亲启蒙读教材印发。
5.发布家谱宗谱的电子版,让每个宗亲的手机里面都有家谱族谱文本文档。让饶氏子孙走到哪里就联络到哪里。
筠连县饶氏代表团简略汇报如下:
时隔多少个春秋,岁月的沧桑,历史的推进,在新的千禧年里的第14年11月22日(即农历10月初1日)是一个可喜的嘉庆节日,我县饶氏能荣幸参加四川分会(筹备会)的成功召开。应倍感成立分会的宗亲们,您们辛苦了。我团来自四川宜宾筠连的饶氏宗亲非常感谢授您们的特邀,在此就把各县饶氏的情况作如下简报:
一、我县饶氏在1668年从江西来川叙洲府高县的分县沐爱落粮现在的筠连县沐爱镇中坪大队,先祖名应凰在此地建出功勋,勤学好问,卓有两个方面的成就,(一)医术精湛,具有妙手回春之术,行医于川滇两地,人杰地灵,教育后裔有方,后裔们受其教诲,达到忠孝传家发达,自此圣贤流出。(二)先祖精通地理学,有点石成金之术,让我们筠连县的宗亲们不得时时惦记,他是我县饶氏宗亲学习的楷模。
二、我县宗亲遗憾的是从江西老家带川的族谱已经遗失,不过在我们历经艰辛,在多位长辈们及兄长们的鼎力支持下,此向工程于2010年7月启动,历经4年时间的艰辛奋斗,特别是在重庆饶恩强会长的引领下于今年的7月与江西老家饶国平接上头,在他的全力以赴的支持下终于查实我支系属江西省荷叶塘饶氏,已经与荷叶塘饶英荣取得联系,并取得资料核实,我们属饶升书的后裔,我支系的新修谱正在修订之中,待完善合本之后,特献一部与分会的会长尔等入馆保存,以便后人查实,有利于研究,探究中华饶氏的文化传承。
三、我县宗亲自民国至今真是人才杰出,在1934年我家大老爷(饶兴仁)考入黄埔军校,从军校毕业后在国民党的保安团工作,因工作积极向上,后来调入四川省公安厅任副厅长,因国共两党的纷争在1948年在成都的大巴山指挥战斗失败后,授职共产党,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共产党,祖父(饶兴让)宜宾师大毕业,毕业后回沐爱中学执教,而后来因思想觉悟和家境的熏陶去参加国民党,在田动云将军的部下当上参谋长,解放后于1951年去卢县受训回来,于当年的冬月23日在沐爱被执行枪决,享年24岁。其现是共产党成立后三房的曾祖(饶世广)从朝鲜战役退伍回来当上了区党委书记。本房的伯父(饶仁杰)也是朝鲜退伍军人,服役归来当上金銮乡的乡文书。少房二伯父(饶仁权)高县师范毕业后一直任教,曾担任金銮小学中心校的校长。今有本科生30人以上,专科生20多名,研究生2名,其余青年高中生150人,初中时几乎的普遍。
四、我县饶氏人口1740人,其中男性914人,女性826人,这其中湖北迁来过去叙洲府嵩州坝有134人,居住在双流镇的新田村,湖南迁来筠连县镇舟镇万家的有34人。其余的人口均属应凰始祖的后裔,主要分布在筠连县沐爱镇,武德乡,和平乡,嵩坝镇,维新镇等。
五、展望筠连饶氏的未来,展望饶氏经济文化的宏伟蓝图,要使我县宗亲的全面发展,首先抓好人力建设,重在于人才的培养,弘扬吾饶氏积极向上的发展精神,把全县的饶氏推向先进的族氏伟业,展现饶氏的风采,特提出以下设想:首先,成立网络通讯系统,并成立每个小房有一个助手,有事情需做时,由这批得力干将来配合;第二,成立救助基金,原则是由族内知名人士自愿出资,资金由专人管理,若谁家有人无论是考上文状元、理状元、专科学院,经本族总负责人和分会成员商讨决定,予以捐助,而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方针并且制定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账目以公开透明进行网络公布。以各小组分会成员用通讯等方式公布,另一方面是生活有特大困难的人家,经族内自行解决都不能达到目的的,再向国家、社会予以呼吁来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突显我县饶氏的美德和团结的象征,弘扬先祖订下的八大家规、十大戒令;第三,是因为我饶氏的祠堂也被变成了学校,由此我们就得商讨方案,筹资选址重新修建宗祠,凝集饶氏的力量;第四,是成立筠连县饶氏联谊会,并积极培育全面的接班人,预期每隔十年至十五年修一次谱,以便供后人学习、查询、探研。
六、本报告完毕,特感谢四川、重庆分会的各位宗亲、各位领导,在本报告中的蓝图展望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宗亲领导向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后期整理:成都/饶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