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大江网)吉安讯 黄从周、罗善平、记者曾风报道:1981年出生的饶鸣鹏,是泰和县沙村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工作中,她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用青春和热血、用责任和智慧在农技推广工作中默默奉献,深受干部群众好评。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市十佳检疫员”、“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先进个人”,全县农业系统“基层优秀站长”,并被推选为县十五届人大代表。

饶鸣鹏(中)工作在田间 (胡龙山/图)
立志在事业奉献在岗位
2000年9月,饶鸣鹏从省畜牧水产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澄江畜牧兽医站工作。2013年该同志调任沙村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以来,一方面切实抓好动物疫病免疫消毒工作,2014年在全镇免疫生猪9680头,肉牛830头,家禽3.98万羽。确保猪瘟、W病、Q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密度100%,抗体水平检测率均达90%以上,完成消毒药水10件、监测血样220份。并建立沙村、坪洲、新圩三个防疫示范村、三个示范场,规范防疫、规范管理、规范生产,使免疫密度、标识及产地检疫率达100%。另一方面,加强动物产地、产品检疫工作,加强病死畜禽的监管力度。对全镇所有畜禽养殖户发放《病死畜禽规范性无害化处理告知书》210余份,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每月定期对养殖户进行巡查,签发防疫责任承诺书32余份,全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42头,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扩散,确保全镇畜牧业健康发展和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知识无止境攀登在执着
为满足当地农民对科技的需求,饶鸣鹏加强学习,自费订阅了《江西畜牧兽医杂志》、《中兽医学杂志》、《农业科技》等杂志,在她的手提电脑里,储存着大量有关专业资料,只要一有空就查阅资料,不断从知识的海洋里吸取营养,充实自己。近年来,先后在《江西家禽》、《江西畜牧兽医杂志》、《中兽医杂志》、《江西农业科技》等报刊杂志发表《农村禽病防治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仔猪“三优”饲养技术推广经验》、《断奶仔猪腹泻的辨证施治》等论文6篇。
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在实际工作中破解了一道道难题。有一回,正遇猪高热病流行,沙村镇坪洲村一养猪大户打来电话,诉说家里养殖的育肥猪陆续发病,出现高热、呼吸急促、全身发紫等症状。闻讯后,她直奔猪舍查找病因,并果断采取隔离病猪,为猪群补充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维生素c等药物,同时,指导养殖户对栏舍、用具严格清洗消毒,并当即部署全镇查源消毒、紧急免疫接种工作,通过科学防治,不仅为养户挽回了5万多元的经济损失,还有效控制了全镇疫情蔓延。
开通“直通车”服务“零距离”
为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科技入户“最后一道坎”的难题,饶鸣鹏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她采取包村联户方式,组织全站农技人员与种养大户开展对接服务,自己带头到最边远的村,联系种粮、畜禽养殖大户25户,并结合粮油高产创建、果蔬标准园创建,在全镇每个行政村创办“田间技术培训学校”,向农民面对面、手把手传授种养新技术。
2014年5月初,正是低温多雨季节,沙村镇彭家村一村民种植的近百亩西瓜,出现不同程度地枯萎死亡,饶鸣鹏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带领农技人员深入实地,通过现场诊断,及时指导该农户采取防控措施,同时对周边瓜果基地进行巡查,指导农民抓住好睛朗天气喷施药剂,由于查源灭病及时,当年该镇种植的2000亩西瓜喜获丰收。为了帮助农民掌握西瓜种植技术,该同志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精心制作了《西瓜种植技术》电教专题片,用简明直观的图片和文字让农民看得懂、用得上,并在农业部2014年举办的全国微视科教片展播中荣获“二等奖”。
为了调优当地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饶鸣鹏在沙村镇建立了一个50亩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和16亩大棚蔬菜育苗基地,并在凰岗村建立的500亩莴苣生产基地进行跟踪服务。通过示范带动,全镇新增常年性蔬菜面积1380亩,有效地提高了菜农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满足了市场的需要。
(来源:大江网吉安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