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我们一行十多人,从南昌出发前往万年县。经过昌德高速近一个小时的驰行,我们就来到了万年县。
万年县隶属上饶地区,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民国前为饶州府属县。我们知道,饶州府鄱阳是饶氏南迁后的发祥地,是江南饶氏的源出之地,万年县也属此区域,因而,繁衍生息着饶氏家族。据了解,万年县青云镇一带就有饶氏人口二万左右,这方“六山一水二分田”的万年县,实为饶氏家族的风水宝地。

著名的宋代文人双峰公饶鲁就是万年(宋时属余干县域)人。据有关史料记载:饶鲁(1193—1264),字伯舆,号双峰。先世自临川徙居饶州余干箬源里,曾祖讳仲谟,祖讳忠信,父讳炎号竹坡。以绍熙四年(1193)二月十五生鲁。鲁自幼颖异,师从柴中行、黄幹、李燔。受父命尽弃举业,一意圣道,归箬源里于西坞建朋来馆,广聚学者,互相切磋。复筑石洞书院,聚徒讲学。其学以持守涵养为主,学问思辨为先,而笃行终之,远近从学者众。淳祐庚戌降旨授迪功郎,为饶州府教授。景定五年(1264)以病乞解任,上不允,令就家调理,以便医药,药之,疾益剧,鲁自度不能供职,请假归里。时郡庠门人鲍炳茹景请讲学于石洞,鲁赋诗以遗之。九月丁丑日终于石洞,谥文元,年七十有二。次年丞相董槐、尚书汤汉、侍郎李伯玉等议题,请敕葬于万春乡铁炉源龙舌岗,度宗赐旌曰:道学流芳。予专祠祀之。著有《五经讲义》《春秋节传》《语孟纪闻》《十二图太极》《西铭图》行于世。双峰公是古代饶氏家族的杰出代表,在历史上也属耳熟能详的文人墨客,其墓经历代修葺,至今仍存。而孕育出双峰公这方土地至今仍为饶氏族人创业成功的热土。
数年前,万年宗亲十余人到金华走访,我们就知道了有一位他们心中的能人—江西喜果绿化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饶玉喜宗亲。近年来,饶玉喜宗亲十分支持饶氏事业,在中华饶氏商会的成立过程中,他派儿子饶品伟积极参与,并成为副会长会员,这是一种对家族事业勇于担当、热情参与的态度。参观江西喜果公司,认识饶玉喜宗亲一直是我们的愿望,这次终于实现了万年之行。



江西喜果公司总部
来到位于万年县郊区的江西喜果绿化有限公司,大门颇具公司行业特色,公司内绿化园艺也与众不同。在公司的办公楼下,饶玉喜、饶品伟、饶敏宗亲等早已在等待。相互介绍后,由于到了饭点,全体宗亲在喜果公司的内部餐厅就餐。


饶玉喜董事长介绍公司发展概况
餐后,在公司会议室,饶玉喜董事长详细介绍了喜果公司的发展历程。据介绍,饶玉喜宗亲原来是一位林业战线的工人,自参加工作起,即如饥似渴地学习苗木的栽培,从采种到育苗,从嫁接到养护,从移栽到造林,对每一个环节都认真钻研,使自己的苗木生产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1991年,以超人胆略和自信,毅然辞职下海,靠借来的500元,创办了仅有三亩六分地的万年峰苗圃,开始了披荆斩棘的追梦历程。


喜果公司青云基地
1998年,江西喜果绿化有限公司成立,公司进入了正规化管理,规模化生产的阶段。育苗品种从单一的湿地苗木,发展到山上绿化、城市绿化、道路绿化所需各种苗木品种110种。公司发展到今天,苗木基地除在省内发展外还拓展到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湖南、海南等地。种植面积从初创的3.6亩,到现在的3万多亩,公司员工也增至400多人,而且培养出一支高效、精干的具有高水平的产销管理团队。目前公司的绿化工程项目全面开花,并以设计新、质量高、进度快、服务好受到业主的好评。


参观正在开发建设中的数千亩苗林基地
在公司展示室,挂着许许多多的奖牌,这是喜果公司先后获得的奖项,还有多项专利技术,这些都成为公司茁壮成长的最好证明。公司全力打造红豆杉精品园,加强对红豆杉的种植、培育,加大对红豆杉的研发力度,强化红豆杉的观赏、药用、保健价值,目前已经推出了红豆杉健康枕、红豆杉酒、红豆杉盆景、红豆杉工艺品系列产品,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追寻更新更好的“喜果梦”。饶玉喜宗亲说,中国有中国梦,喜果人有喜果梦,饶氏要有饶氏梦,喜果公司是喜果人的企业,也是饶家人自己的企业。言谈之间,饶玉喜宗亲流露出对家族的情感,让我们都很感动。目前,喜果公司正在运作上市,我们衷心的祝愿他们取得成功,让“喜果梦”助力“饶氏梦”。
听完饶玉喜宗亲的介绍,在饶品文、饶品伟宗亲的陪同下,大家乘坐公司的巴士前往青云镇的红豆杉基础参观。青云镇是万年的老县城,是饶氏大镇,当年也称为“饶半街”,据说现有饶氏两万之众,当地宗亲会主要成员饶玉根等宗亲也来与大家见面,一同参观。


参观青云基地


参观红豆杉培育园
得知我们一行在万年参观,弋阳县的饶氏宗亲也来与我们见面。据介绍,弋阳县也有饶氏族人,散居在20多个村庄,他们对建立联谊会十分渴望,希望得到总会和江西分会的支持。我们对此表示十分支持,同时希望他们尽快落实,做好成立之前的联络筹备工作,并由江西分会具体负责指导。全体宗亲在喜果公司总部办公大楼前合影留念。


饶明芳宗亲与饶玉喜宗亲亲切交流



临近傍晚时分,近30位宗亲仍在喜果公司就餐,交流虽然短暂,情感却已交融。我们来自浙江、湖北、广东的游子,回到了祖地江西,就像回到了娘家,得到了无比的关怀和款待。时至深夜时分,我们婉谢了主人的挽留,带着满满的亲情,带着满满的爱,踏上了回家之路。
(报道:文/图/饶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