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建祥 王绍沪
2014年12月19日,茶阳饶氏联谊会饶仁河、饶和平、饶建祥一行20余人,在参加江西南康“百家姓和谐城”饶氏新宗祠落成庆典后,驱车专访永丰县缠岗镇当地的新宗祠。其间,当地族人特地抬出一块立式雕版古匾,匾文为“乾隆乙未科钦点翰林院饶庆捷立”,并刻有饶庆捷的朱白两方印鉴。这块牌匾由香樟木制成,宽约60公分,高约96公分,厚约5公分,四周为波纹状边,边饰和匾文均为凸版雕刻,用纯金鎏镀,制作的工艺上乘,其文物价值不可估量。
据饶氏联谊会族谱记载,茶阳饶氏始祖四郎公出生于缠岗镇,后随父济宇公在福建汀州八角楼居住。由于南宋末年元兵南侵,世乱纷纷,饶四郎公为避战乱,从汀州辗转迁至广东省潮州府海阳县神泉乡(即今大埔县茶阳镇)落居。
饶庆捷钦点翰林后,为饮水思源,亦为荣宗耀祖,将这块荣誉牌匾专程从广东大埔茶阳送往江西永丰县缠岗镇祖居地悬挂纪念,是很有意义的。

饶庆捷(1739—1813),茶阳城北人,号曼唐,时人称“太史公”,其故居至今叫“太史第”。其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恩科乡试,其以礼记考列全省第五;乾隆四十年(1775)乙未科三甲第八名赐同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充任国史馆篡修、散馆,授翰林院检讨、钦定《四库全书》分校官等职。饶庆捷以其城内书斋为名,著有《桐阴诗集》共八卷835首诗(文)传世,内容多为诵家乡风光,体恤民生类,以及抒发对祖国山河热爱的情怀。
国立中山大学校长邹鲁曾经评价曰:“乾嘉间有两诗人,其一为嘉应宋先生芷湾,其一为饶先生曼唐。两先生皆翰林,官皆不达。宋先生其诗其才,凌踔蹈厉,磊磊落落,故其诗若神龙变化,不可方物也,若涉大海,浩浩乎莫测其津涯也。饶先生之品之学,又不独专以诗鸣,而其为诗,自其举进士时,即以“漏声人影”一联,受知于稽拙修相国。”“饶先生诸诗非读破万卷者,不能道其只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