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芳权院士回乡侧记
饶建祥 王绍沪
2011年12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饶芳权先生,应县人民政府邀请出席“第七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会后,他回到阔别六十年的茶阳镇。
是日早晨,仲冬微冷的天气还下过毛毛小雨;十时半,天己放晴稍转暖和。饶院士伉俪和弟弟一行三人,在镇领导的陪同下乘车在灯光球场旁下车,受到全体镇干部、埔中全体行政干部、镇小仪仗队和祖居诒谷堂亲人的热烈欢迎。
按照预定程序,饶院士一行先到老屋拜祖。这时老屋前被围得水泄不通,众多热心乡邻都争相前来一睹院士风采。祭品是遵嘱早就准备好的,一行人来到上厅祖宗牌位前,院士伉俪和弟弟,在建祥宗亲引领下恭恭敬敬地行礼如仪,饶院士眼含泪光百感交集。是时,锣鼓喧天,喜炮齐鸣。拜完祖宗后,院士等人在中门坪与亲房和后辈促膝叙谈,他说着流利正宗的茶阳家乡语,使人倍感亲和:1951年夏,我刚18岁时离开茶阳,到现在己经60年了,没想到今天这么多人来欢迎我……,儿时,大人带着自己回祖屋上灯、贴名单走亲戚,看烧烟灯。这些情景我记忆忧新,历历在目。梓叔间有的一眼就能认出,有的要想一下才记得,“芳”字辈的最好记。拉家常,勉后辈,饶院士谈锋甚健,些许有花白头发,愈显他博闻广见,经纶满腹的文人风范。这不由使人油然生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沧桑,亲切感。
接着,饶院士一行在埔中廖昌武校长等陪同下走访母校。座谈会上,饶院士动情地说:我家与埔中渊源甚远,祖父是邑中名儒,是埔中创办者之一邹鲁的老师,父亲、叔叔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也在埔中读书、毕业;在校读书时看到“敏初图书馆”很高大壮观,但跟现在校内其它大楼比起来,就逊色多了。这说明社会在进步,教育事业在发展。母校和家乡其他地方一样,变化太大了!说到东北哈工大读书岁月和北方工作时,冬天的气候冷得南方人难以忍受,但我们客家人有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依靠这种精神,自己在各种艰难条件下还是熬过来了。他还殷切期望母校在培养下一代方面多出人才、多出成果,自己也将会为母校、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午,茶阳镇党委政府盛情款待饶院士一行,埔中行政和祖居诒谷堂几十位宗亲作陪。席间,宾主频频举杯,欢声笑语中,饶院士尽情品尝家乡小食笋粄、酿豆腐、槟榔芋头,觉得很是风趣,说:美国酿豆腐实在是溜豆腐,馅子肉是松散脱落的;饮了家乡的黄酒,就想起客家妇女月子酒。
下午,由镇委刘书记陪同,饶院士一行来到大华路旧居,饶院士在旧店内外浏览了好一会,好些青少年时期的往事和旧时街邻,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准确指:这间是食杂店,那间是新华书店……。随后,他们一行离开茶阳前往永定参观土楼。
芳权院士自幼聪敏,诗书传家,在读小学时跳级二次考入埔中省初二届,1950年2月又考上埔中读高春一,1951年暑假转学汕头读完高中后考上大学。哈工大毕业后。他到国内外多处工作过,是国内外知名的机电专家,其科研成果多次荣获省部级的银奖、金奖,1995年首批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当年《工人日报》曾整版报道饶院士的工作业绩;2013年荣获首届“叶剑英奖”。其夫人姚若萍女士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导,后随夫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子女均事业有成。
与族亲合影
欢迎仪式
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