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孙少文:认识饶公传播华学
类型:饶氏风采  发布时间:2015/12/25 8:22:48  点击量:697    
 

消息来自中国网

发布时间: 2015-12-24 09:48:01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  作者: 纪娟丽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有人说,香港有了饶宗颐,便不再是文化沙漠。
国学泰斗饶宗颐———香港特区政府大紫荆勋章获得者,曾与钱钟书并称“南饶北钱”,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这位国宝级大师今年100岁了,2015年,一系列庆祝活动在全国各地举行。系列活动的幕后组织者,全国政协委员孙少文与饶公相识近20年,在其治学精神及家国情怀的影响下,从一位商业精英变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孙少文与饶宗颐在一起
“谈饶公,我得来。”从香港一早赶来深圳,与记者见面时,孙少文谦谦有礼,一边请记者就座,一边拿出准备好的三张名片。
名片分别是饶学研究基金荣誉主席、饶宗颐学术馆之友主席、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发展委员会创会会长,孙少文身兼的这三家饶学研究机构,正是今年饶公百岁华诞庆祝活动筹委会的牵头机构,也表明这位全球三大品牌标签服务供应商之一SML集团掌门人与饶公的缘分,以及他弘扬传统文化上的深深关切。
1917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的饶宗颐,按中国传统农历计算,今年乙未年为99虚岁。根据中国传统民俗,一般在99岁这一年过百岁生日。
百岁寿诞,是饶宗颐的大日子,是文化界的大日子,也是孙少文的大日子。从2014年开始,饶公百岁华诞庆祝活动就开始筹划。今年,举行了近20项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大型展览、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论坛及以饶宗颐命名的有关学术机构落成典礼等。
“学艺融通——饶宗颐教授百岁艺术大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相遇之缘成就一生改变
在全年庆祝活动中,无论是北京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学艺融通———饶宗颐教授百岁艺术大展”,在澳门举行的澳门饶宗颐学艺馆开幕庆典,还是日前在香港举办的饶宗颐百岁寿诞晚宴,饶公坚持以百岁高龄亲自出席,而其身后,推着轮椅的,常常是孙少文。
在这些活动上,饶宗颐并不多说话,偶尔有人走到跟前,他用眼神一一致意,并亲切握手。对饶公这善意的眼神,有力的握手,孙少文并不陌生。大约20余年前,他就是这样与饶公相识的。
其时,饶宗颐正在编撰其毕生所学,准备出版《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文集收录饶公近70载治学生涯中的重要学术研究论著,包括14卷20大册,分有史溯、甲骨、简帛学、经术、礼乐、宗教学、敦煌学等多个学术领域。“1400余万字,80多岁的饶公坚持每个字都亲自校对,绝不假手他人,让人肃然起敬。”孙少文回忆说,这套文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饶公在文、史、哲、艺上的成就,是其学术和艺术思想的精华,几乎涵盖国学研究的所有领域,是20世纪国学研究的一座丰碑。“其实,他在总结、梳理自己毕生所学的同时,也是要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世代相传下去。”在校对完文集之后,饶公因所耗心力过甚,以致有些轻度中风。
相伴出书,孙少文目睹了饶公治学严谨的精神。而在出书的背后,这位国学大师清贫简朴的生活同样让孙少文折服。“出版这套文集需要资金,饶公将版权给了出版社。”更让孙少文震撼的是,第一次去饶公家,已经著作等身的饶公住在50平方米的居所,拥挤的屋子里,到处放满了书。“饶公热情地与我握手,双手有力。临走时,他还亲自把我送到门口。”孙少文说,此后,与饶公多年相伴,他一直这般“谦谦有礼”,不管什么人,只要去到他的家里,他都会这样欢迎,这样送别。
相遇之缘,一生改变。如果没有与饶宗颐的相识,孙少文应该还只是当初的商界精英。如今,在饶公学艺融通的境界及人格魅力的影响下,孙少文牵头成立了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饶宗颐学术馆之友、饶学研究基金,先后举办数百场文化活动,致力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学艺融通是丰碑,更是富矿
百岁人生,百年成就。大型展览,是饶宗颐百岁寿诞庆祝活动的重头戏,在孙少文看来,饶公学艺融通的成就,不仅是一座丰碑,更是一座富矿,他希望通过这些展览,向世人展示饶公在学艺方面的成果。
今年4月,“学艺融通———饶宗颐教授百岁艺术大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是历年来饶公众多展览中最具规模、展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一次。孙少文介绍说,“展览本来预期是1个月,最后在观众的要求下,延期展了3个月。”
漫步展厅,就是走进饶宗颐百年人生,也是走进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香港观众的热情亦然,今年12月香港中央图书馆举办的“香江艺韵——饶宗颐教授百岁书艺展”,全面展示了他超过80年的学术和艺术成果,包括他历年来的著作、学术论文、手稿、信札及学者研究饶学的著作,以及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各类书画,如敦煌白画、禅画、西北宗山水、荷花,以及甲骨、金文、简帛、篆、隶、楷、行、草等各体书法等,吸引了不少香港市民参观。
在孙少文饶学研究基金名片的右下方,写着“饶学———求真、求是、求正”,这是饶宗颐治学80载秉持的理念,也是孙少文追随饶公的深切体会。2012年,孙少文陪同97岁高龄的饶公,赴京都作文化之旅。四天时间里,饶公每天都是早早起床,认真参访。“还记得在Miho美术馆埃及展馆,他指着埃及人像,说这是楔形文字。”孙少文告诉记者,饶公通晓多国语言,包括梵文、希伯来文,还熟知古代楔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等。可是,学富五车的他,一直在虚心听讲解员讲解,还时常询问。
“这么大的学者,这么虚心聆听,让我特别感动。”孙少文说,而在日本京都大学访问时,饶公与旧时翻译其著作的学生重见,得见旧友,饶公特别高兴,现场挥毫。因为临时起意,找不到宣纸,他就在A4纸上写下了一首李白的诗。“饶公的诗心禅意,在日常生活点滴中都有体现。他平生最喜欢画荷花,寓意敢于承担。追随饶公多年,这些生活点滴中透射的人生智慧,受用终生。”
家国情怀生日愿望是“太和”
在香港生活80年,饶宗颐与香港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般认为,饶宗颐初到香港是1938年因病滞留。饶公曾告诉孙少文,其实自己十几岁时就代表家里来香港收账,当看到负债者生活十分艰辛时,不忍催逼,空手而归。1949年,饶公为《潮州志》编纂一事再到香港,在儒商方继仁劝说下留在香港。之后,饶宗颐的交游范围、学术视野逐渐宽阔,出版了大量学术论著。饶公常说:“是香港造就了我,使我得以接通世界学术界的窗口。”
因为交往的深入,饶宗颐的女儿饶清芬成为孙少文的好友。饶清芬常说,有棵树对饶公的意义不同寻常,这棵树叫做汉字树。早年,海外学界有一种普遍观点,认为汉字是由印度文演变而来。而饶公通过研究海内外有关陶符、图形文考古,历时30年,完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一书,提出字母形符号创说,说明文字起源的多元性以及地区分布交互关系。“中国这么大,只使用一种文字,几千年不变,中国文字是伟大的。我学了这么多文字才知道中国文字的了不起。”饶宗颐的这句话,深深烙在孙少文心里,饶公毕生所学,都在探索中华文明,让世人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他甚至提出“华学”概念,希望让全世界理解中华文化。在孙少文看来,这是一个学者的初心,也是其饱含深情的家国情怀。
在香港大屿山木鱼山东麓,有一片花梨木柱上,刻有《心经》,被称为“心经简林”,上面的书法,正是饶宗颐所写。孙少文告诉记者,2002年,饶公眼见香港社会受经济低迷困扰,陷入发展困局,回想起自己在泰山看到摩崖石刻,他决定赠送其书写的心经墨宝给香港人,希望借以鼓励大家,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这一片心经简林,是饶公殷殷爱港之心的真实呈现。”孙少文说,今年年初,饶宗颐说他的生日愿望是“太和”,希望内地和香港人人和睦、天下太平,生日祝愿再次说明饶公对国家的深厚感情。
精神传承寄语青年一代
在饶公身边多年,孙少文深受熏陶。近年来,他不仅与香港高等学府与研究机构合作,举办多场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成立了孙少文基金,创办一新美术馆,为香港青年艺术家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
孙少文深信,饶公的学问和学养,是香港社会世代受用的宝贵财富。说到香港的年轻人,孙少文认为,至少有两样要向饶公学习。一是学习他的学问,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二是学习他做学问的态度。“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会,虽然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但人文学科的发展还有欠缺。”孙少文希望香港年轻人多去了解和理解中华文化,只有了解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清楚自己往哪里去,没有文化的根基和积淀,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不会有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至于治学的态度,孙少文认为要耐得住寂寞,敢承担。饶公曾提出“安顿说”。他认为,“一个人在世上,如何正确安顿好自己,这是十分要紧的。保持自在的心,是一种境界”。“自在”需排除“挂碍”。“现在的人太困于物欲,其实是自己造出来的”。
现在,很多香港年轻人纠结没有房子,“饶公的这些思想,可以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孙少文说,饶公百岁高龄仍身体康健,与他的好心态是分不开的。现在,饶公仍在坚持学习。过去,他看书研究,可以通宵达旦,如今年岁大了,不再没日没夜地钻研学问,但每天清晨起来,仍写字画画、看书做研究,有时,还会用意念来写毛笔字。
“饶公的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最近孙少文策划了法国文化之旅,打算2017年去饶公曾经待过的法兰西学院访问。孙少文说,饶公还表示到时候要一起去。

新闻发布人:管理员5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