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赏灯的由来
冬去春来,百花盛开,万木复苏,大地一遍生机勃勃。由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各姓氏、各村庄都在为新添人口——或新媳妇、或新生男丁进行赏灯。
省内和闽赣等 地客属人家特有的“赏灯”节日活动、从唐代起有1390多年,从南宋至今也有880多年之久,可谓时代久远,底蕴厚重,异彩纷呈。

“赏灯”是我们兴宁人特有的传统节日,在兴宁地区,“赏灯”大过过年,“赏灯”是我们兴宁人走亲访友最繁忙是时间,“赏灯”这天亲友之间都会带着小孩,拎着礼品、鞭炮等串门聚会,你来我往,非常热闹。
所谓“新丁”即是年前出生的男孩,年前出生的第一个男孩则称为“丁”首,其后则顺序排列。
“赏灯”前由各村推选出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者组织统计新丁姓名,出生年月日,父亲姓名,然后到城里去定购一个大花灯,每个新丁一个小花灯,请舞龙狮队。

“赏灯”当日七时,新丁户全部集中在祖屋禾坪,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带队,龙狮队领头敲锣打鼓,举着族旗到指定地点接花灯。
接灯后,新丁户扛着大小花灯,举着族旗一路上锣鼓声、鞭炮声、龙狮共舞、热闹非凡,来到祖屋禾坪,先将大花灯抬到祖宗厅中央。取吉时将花灯升起固定。小花灯则在禾坪固定的架子上挂好。
一、由新灯户开始领灯,领灯仪式十分热闹,在领灯前有一个尊敬老人的仪式,就是村里八十岁以上的男长者从在祖屋大门前手捧一袋苹果,一个红包(客家人叫利是)、照集体相纪念,意喻“四季平安、大吉大利”传承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二、每户新丁的父亲抱着儿子坐着、母亲在后面站着,照当年新丁户的集体相。
三、由长者高唱新灯名领灯,母亲抱着儿子父亲提着小花灯照全家福,再由父亲一路放着鞭炮回到家中,将小花灯挂到厅的中央。


领灯仪式结束后,由长者带领龙狮队到各屋新丁户家门中舞龙舞狮,参拜灶神,大放鞭炮,再舞龙狮后用鞭炮欢送龙狮队。
各新丁户参拜结束后。龙狮队回到祖屋禾坪正式表演舞龙狮节目,其场面非常壮观。
宴请客人分午宴,晚宴,客人们举杯共饮、把酒言欢、谈天说地、把一年来的疲劳、烦脑全部释放。
到了晚上新丁户或新婚户都到祖屋禾坪以鞭炮、烟花、烧烟火、放孔明灯,载歌载舞,放电影等不同形式庆祝一直闹到深夜。
过去客家人因势单力薄,为壮大族群、发展生产、图谋生计、另一个是男人供养父母、维持家庭的主要精神支柱,便产生了多生男丁的心理,在客家地区“丁”与“灯”同音,生了男丁人家在“赏灯”日要大办筵席邀请客人来庆祝(在以前所有新生男丁会在这天由族长将其名登记入谱),因此“赏灯”就有了这双重意义,一是观赏灯色、二是庆祝添丁。
兴宁的“赏灯”习俗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以落基祖定居兴宁始,便以姓氏人口繁衍流布别地,而同时把“赏灯”之俗带进了当地,形成代代承袭相传永不泯灭,是兴宁客属人家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兴宁朝天围表四公四十四世孙/饶杞名文/饶志强/饶蔡利琴图
201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