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名海内外人士临汾祭尧
来源: 山西日报(太原)
回首尧天五千年 唐尧遗风现眼前本报讯青山不老水长流,佳城葱郁至今留。4月4日上午,由海内外人士自发组织的祭尧大典在临汾尧陵举行,来自美国、新加坡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华夏儿女齐聚尧陵,拜谒祭奠帝尧。
尧陵位于临汾市尧都区东北处,土崖环绕,涝河环流,苍松环抱,气象万千,祠内10余通石碑,记载了帝尧丰功伟绩以及尧陵历史沿革,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祭尧活动历代被奉为国祭,明清时期设春秋二祭。祭祀时节,游人如织,商贾云集,百艺献技,香火鼎盛。
当日上午9时,尧都区大阳镇8个村上千名群众代表在鼓乐声中敬献祭品,行三拜九叩礼,恭读祭文,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来自海内外的300余名饶氏后裔集体三拜九叩,并围绕尧陵深深地鞠躬。台湾饶欣奇老人激动地说:“在中华文明起源历程中,帝尧文明构成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这次祭拜帝尧感到十分亲切,明年还要携家带口来。”
史载尧姓伊祁,名放勋,号陶唐氏,史称唐尧,为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开创了辉煌灿烂的上古文明。他启蒙先民,钦定立法;广凿水井,教民稼穑;设立谤木,广纳谏言;实行禅让,倡导仁德;划定九州,缔造了最早“中国”。
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四十年对襄汾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尧都正走出传说时代成为信史。根据《临汾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尧都区将在尧陵附近建设“帝尧中国城”,还原帝尧时代社会实景,重现典籍和神话记载中的重点场景,满足游客“穿越远古”的向往。
作者:李宏伟 李永秀 肖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