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祥明在和学生交流(江西网记者 许嘉 摄)
近几年,临川教育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不小的名头,这大半是缘于临川教育的排头兵临川一中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令世人惊叹。在这所闻名遐迩的学校里,有着一位深受师生爱戴的好校长——饶祥明。现任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的廖益忠博士在来信中多次说:“饶老师,你那种拼搏进取之心,永远铭记在我的脑海中,永远激励着我。正是在您的精心教诲下,使我在高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才有我的今天。”
饶祥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
初登讲台就成教学能手
1979年,饶祥明毕业分配至临川一中任教,成为了一名初中教物理教师。刚毕业的他,又黑又瘦、稚气未脱,活脱一个学生样,而他身边的同事,是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能力和经验的老教师,他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知识、阅历、经验多重缺乏,靠啥和他们同场竞技?当时的饶箱明压力非常大,但一学期后,被分到一中的6名教师,有4人被淘汰到农村中学,1人改做实验员。只有饶祥明这匹“千里马”开始奔跑。“我行,我一定行。”饶祥明经常用这句话暗自鞭策自己。他也很清楚也很正视自己的现状,教材有一个熟悉、自如驾驭的过程,教学方法更要不断摸索。
饶祥明每天都要看看学生上课的情况(江西网记者 许嘉 摄)
饶祥明白天扑在教学和班级工作上,晚上挑灯夜读,努力做到:视野之内不存疑点,教学之后不留下半点踞。之后,学校领导根据饶祥明的实际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大胆地决定让他担任高中85—88学年重点班班主任。饶祥明深感肩上这副担子的份量,他决心化压力为动力,把“信任”转化为“胜任”。三年来,他全心泡在班上,全心泡在教学中。这三年,他几乎没有做过家务,刚出生的儿子几乎没怎么抱过。三年后,他成功了。在高考中,该班录取各类重点大学40多人,现任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的廖益忠博士在来信中多次说:“饶老师,你那种拼搏进取之心,永远铭记在我的脑海中,永远激励着我。正是在您的精心教诲下,使我在高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才有我的今天。”
敢想敢做,敢为人先
由于出色的表现,饶祥明于2001年担任临川一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如何办出一所让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满意的优质学校是摆在新班子面前的首要课题。尽管学校创办不足50年,但当时学校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就当时的综合教育教学质量而言,尤其是在素质教育、高考升学率及重点以上大学上线率等方面和全省的先进学校相比,却存在一定的差距,更别说要在全国独树一帜了。
临川一中独具特色的“四苦”精神,即:老师苦教、家长苦育、学生苦读、领导苦抓是世人津津乐道的一大亮色。深思熟虑后,饶祥明提出,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四个转变”,一切围绕“以人为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来进行。
遵循这一办学理念,饶祥明同志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准确定位,注重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结合。近期目标就是“让平凡变优秀,让优秀变一流,让一流变超一流”,使更多的学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远期目标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化、个性化和社会化的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提升综合能力。
为了实现以上两个目标,饶祥明注重管理过程、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他注重整合每位成功者的经验,加强与各名校的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他重执行、重落实,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倡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校在全省最早运用了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全面开展了“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们学得积极、主动,如鱼得水,综合素质大为提高。谈及此次大转变,饶祥明内心还是激情澎湃。如今学校的规模一年一个台阶,在校生逾万人。
不仅如此,饶祥明在学校的德育管理上首创了“学生操行评定制度”,第一次对学生的操行进行量化考核,此做法后在全省推广使用;继而,在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独创了“思想政治工作零报告制”,作为抚州市思想政治工作唯一创新案例上报省里,获得一致好评。正是这种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确保了学校在竞争激烈的普教事业中走在了全省前列。
“好说话”的平民化校长
与饶祥明打过交道的人几乎都认为,他绝对是一个“好说话”的平民化校长,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交往中。在临川一中,任何一个学生家长,有事都可以直接到校长办公室找他,只要他在,就不用担心吃“闭门羹”。因为他可以做到:宁可没有时间或少花时间接待领导或其他来客,也要抽出时间接待学生或家长。而且,学校每位学生都有饶祥明的手机号,可以随时发短信提意见谈想法,并能得到他的回复。
对于家庭贫困学子,饶祥明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倡导制定了《临川一中党员干部扶贫帮困制度》,设立“连心卡”,结成帮扶对子,将帮扶人与被帮助人固定下来。“连心卡”上注明帮扶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和被帮助人姓名、联系电话等内容。规定校级干部每人扶助两户,一般干部每人扶助一户。帮扶人每年走访慰问帮扶对象家庭不少于四次,送慰问金及学习生活物品金额不少于200元;他坚持在有限的办学资金中建立起了贫困学子赞助基金,每年赞助贫困学子不少于400人,各种形式的赞助总额超过28万元(含减免学杂费);他要求学校食堂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在日常饮食上要给予关照,少收或尽量不收他们的伙食费。除学习、生活外,其他方面学校也尽力对每个学生负责。几十年来,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已经拥有万名学生,但从未发生过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他常说,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首先必须热爱学生。在他心中,学生就是上帝,学生的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我们都是服务者,要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宗旨,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解学生所难,引导学生有所求、有所成。”他是这样要求全校老师的,也是第一个这样做到的。(中国江西新闻网抚州专讯,记者 许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