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激活传统文化基因 天下谱局构筑大数据平台
来源: 金华新闻网 黄晓华 编辑: 郭涛
和众多互联网企业不同,婺城新区创新大厦内的天下谱局金华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有一番特别的景象:一本本泛黄的家谱老本、一页页竖排繁体的家族脉络,传统文化沉睡的基因在这里正被现代信息技术一点点激活。
目前,天下谱局已经用收藏的家谱古籍资料打造了36.7TB的庞大数据库,用他们开发的软件,你可以查询血脉渊源,追寻文化之根。对企业负责人饶玉华来说,这一切缘于“无心插柳”的机缘,也经受了“踏破铁鞋”的艰难。20年前,作为家中长孙的饶玉华开始圆祖父修谱的遗愿。其间,他一方面慨叹修谱之难,特别是如果没有老谱,要接续上家族源流实在不易,同时也从中感受谱牒文化的奥妙,搜集范围从饶氏族谱扩充到其他家族。到2008年,业余精力已经难以维系这项事业,他抛下永康一家企业总经理的职位,开始创业之路。他认定,寻根溯源是人类最本源的心理需求,“富而崇文”将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谱牒文化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富矿。他将创业的起点放在了历史文化资源深厚的金华。
“民间有家谱不传外姓的传统,要借阅都不容易。”饶玉华说,收集谱牒方志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必须抢救,有的将随着老人的离世而消失,哪怕找到修复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天下谱局已经收藏了全国20多个省市、300多个姓氏的民国木刻本家谱资料600多万页,75%已经实现数据化。在大数据的支撑下,他们累计完成方志、家谱、个人传记等11亿多字的编修业务,范围遍及全国16个省市。
尽管企业产值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但饶玉华感觉到瓶颈正在来临,唯有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才能使事业取得新的突破。和从事游戏、娱乐行业的互联网企业比,天下谱局没有缔造一夜暴富的神话,但他们始终坚持将年收益的40%左右投入软件开发和平台建设上,目前已经累计投入300多万元。他们借助谱志信息构筑现代大数据平台,把历史和现实的人文活动分解为时间、地理信息、事件、人物、述评五大元素,开发出基础家谱软件和寻根数据库。“有了这些工具,通过人名索引,查找人物的历史方位就像查字典一样简单。”饶玉华说,他们自主研发的编撰家谱软件将于今年6月公测,有望年内上线,届时可实现实时、多用户、异地修谱。
从编修方志、家谱出发,这些年从事传统文化发掘工作,给了饶玉华更多启示:家谱的介质不一定是纸张,于是成立影视公司,拍摄反映家族文化的微电影、纪录片,甚至电影;家族需要家谱、地方需要方志,企业、个人也需要自己的“史记”,企业文化的发掘整理、个人传记的编撰成为该公司新的业务领域;现代人不仅编修家谱,还通过宗亲会来体验家族文化,这也纳入了他们发展的范围。现在,饶玉华的梦想是打造一座文化院,这将是一座集展示、体验、传统文化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产业综合体。所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这棵千年古树上发出的嫩绿新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