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诗人饶宝康
来源:攀枝花新闻网-攀枝花日报
在仁和区福田镇务子田村上官田组有这么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把写诗当成一个美好、真实又朴素的梦,种植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种植在自己那肥沃的心田里,他就是农民诗人饶宝康。
饶宝康,是一个既能干好农活又能写好诗的人,他这大半辈子把大多数的汗水和心血都倾注在这片热土上。都说写诗的人情感细腻或豪放,饶宝康就是这么一个贴心的人。但对于40多岁的他来说,上有父母,下有一儿一女,还要供孩子上大学。这些年为了养家,他当过电焊工,在煤矿、水电站上过班,他是一个勤劳的使者,一个闲不住的人,还有烤酒爱好,一大缸一大缸的粮食酒是他的劳动成果,醇香的酒滋润心灵,扫去倦意。烤酒也会有灵感,他烤酒的过程,也是写诗的过程。他在劳动中忙碌着,却充实着。如今子女都参加工作了,饶宝康的生活压力少了不少,也腾出了更多的时间来创作诗歌。
近三十多年时间里饶宝康写作断断续续,可从未放弃,由于自己的执著,多年来已在仁和文学杂志、攀枝花日报、攀枝花文学等多家刊物上发表了作品,作品有《福田》、《打马走过这个季节》等。这些作品都有着很浓的乡土气息和泥土味,在种田的同时选择走进文学,选择诗歌,自己的内心很复杂,究其原因难以表达,更多地想通过特殊的语言深入生活,抒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记录自己的情感。
对于写诗,他的家人给了他很大的精神支持。老母亲提到儿子写作表示很支持、也觉得自豪,爱人也经常在微信里给他点赞。
攀枝花春暖花开的大地上,跃动的心惬意无比。诗是有根的,这个名叫饶宝康的采访对象居然在他青春年少时就把写诗当成一个梦,一个美好、真实又朴素的梦,种植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种植在自己那肥沃的心田里。春华秋实,如今他比左邻右舍的父老乡亲多了一份收获,那就是由这根汲取营养而长出的枝繁叶茂的诗歌。
寻找诗人
从攀枝花市中心炳草岗出发,我们经过庄上,到观音岩水电站,与这里在工地上做饭的张华先(饶宝康妻子)会面,在她的带领下,我们转了数道弯,到了仁和区福田镇务子田村上官田组(老五队)。这个时候天色已晚,听到停车的声音,饶宝康放下手中的活路,来到大门外迎接我们。
斜阳下,一面斜坡,一道古旧而窄小的木门,一座平常得简单搭建的瓦房,这就是饶宝康的家。
饶宝康是福田镇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当然,他也是一个诗人,或者,我们可以换句话说,他是一个既能干好农活又能写好诗的人,我们找不到好的名词称呼他,只能够借用他人的俗定:农民诗人。
干农活的好手
饶宝康这大半辈子把大多数的汗水和心血都倾注在这片热土上。种玉米、芒果、蔬菜、水稻,可别小看,样样都是学问。在他失去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回到脚下赖以生存的土地,开始从父辈那儿学习种田,同时偷偷看诗写诗,他内心因有诗而幸福着,没有其他同学回乡后那样的失落感。而当周围的人知道他在写诗时,一是不懂,二是不理解,三是觉得他异想天开。
当他把田种得比别人好时,村民们都问:“饶宝康,你家的田咋种得那么好,是哪儿学的?”他笑答:“书里写的。”饶宝康把书当宝贝,每次跟家人进城,去了书店,那脚不到半天迈不出门。
平时忙农活,看书时间少,打麻将、斗地主等娱乐活动他一概不参加,他会挤出时间来,拿本书,津津有味地看,长知识,陶冶情操。种地虽累,饶宝康却没把它当成辛苦劳作和负担,他是在打造绿色田野。
饶宝康还自己烤酒。摆在那儿,一大缸一大缸的粮食酒是他的劳动成果,醇香的酒滋润心灵,扫去倦意。
都说写诗的人情感细腻或豪放,饶宝康就是你怎么看他都觉得贴心的人。他烤酒的过程,是写诗的过程。烤酒也会有灵感在起作用……
农村里,哪里都是宝,只要人勤快,粗茶淡饭,饿不到。饶宝康家门口黄角树长得特别茂盛,树上的小嫩芽可以吃,他三下两下就爬到树腰,采摘了一小篮,水烧开了倒入锅里面焯一下,倒出来,用筲箕过滤,加入清水漂,再过滤,再漂。之后在晚上加点调料炒着吃格外清香脆爽。
饶宝康还养了好几十只羊,咩咩咩的羊叫声让他心里听着畅快。种地虽说能赚些钱,但对于40多岁的他来说,上有父母,下有一儿一女,还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养羊能多赚钱,供孩子上大学。
现在子女都参加工作了,饶宝康身心上的生活压力少了不少。这些年,为了养家,他当过电焊工,在煤矿、水电站上过班,爱人除了忙家务和农活还给水电站工人做饭,一家人都忙碌着,却充实着,是那么的和谐。
常被自己的诗打动
30年前的饶宝康第一次将自己的创作呈现给大家,公开发表了第一组诗,至今他还很得意。
他总是告诉我们,在种田的同时选择走进文学,选择诗歌,自己的内心很复杂,究其原因难以表达,更多地想通过特殊的语言深入生活,抒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记录自己的情感。
在好多村民眼里无法理解他这么劳累还花时间写诗,既看不懂,又不能当饭吃。但饶宝康是执著的,虽然近三十年时间写作断断续续,可从未放弃,还将伴随一生,有时他经常被自己的诗打动。
他说,写过了发表或没发表的,过一阵子翻出来看,自己会很愉快,觉得当时怎么会写出那么好的句子。
对于写诗,他的家人给了他很大的精神支持。老母亲提到儿子写作,激动的说:“支持、支持。”爱人也经常在微信里给他点赞。
写诗的同时,他也爱看小说。阿来写的《尘埃落地》是饶宝康非常喜欢的作品,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他也梦想出版一本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