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谱说“三沙”
类型:追根溯源  发布时间:2019/7/24 20:44:06  点击量:6111    
 

“三沙饶氏”,一个有着七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宗族支派。多少年来,“三沙饶氏”来自何方这个话题,众说纷纭,有婺州金华说,有进贤介冈说。我们无从知晓七百年多前的那段历史细节,只好以谱论谱,谱说三沙,或许能找到令人期望的答案。

“三沙”是地名。据江西省修水县元至正六年(1346)《三沙饶氏源流序》记载: 兄弟此去,当逢沙即止,遇沙即住。至宁,鑑居西平乡白沙,錡居太平乡南岭平头高沙,鎮在仁义乡大桥黄沙。序中的“宁”,即现在的修水县,是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古号“分宁”,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九江市西部,修河上游。据此可见,白沙、高沙、黄沙当时均位于古分宁,即今江西省修水县。

修水三沙饶氏最早的宗谱据传修于宋景炎二年,由白沙鑑公所编,由其子饶㲺请序于章鑑。序中说:鑑,号月湾,领乡荐任湖广黄州府教谕。适天命有改,干戈扰世,颠覆流离。闻失国祚痛哭而殒。亡父有日忆家谱失于兵燹,略葺其系,世次多缺,临终嘱曰急持谱谍谒相府,吟其题表”。章鑑(1214-1294),字公秉,号杭山,别号万叟,江西修水县人,宋淳佑四年(1244)及第,咸淳十年(1274)拜相,历任枢密院御使,中书台人,左侍郎。宋景炎二年(1277)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陷落次年,月湾公已殒。饶㲺赴相府请序应是章鑑在修水的府第。序中还说: 时咸淳十年甲戌秋七月,度宗晏驾,元伯颜师渡江兵势大震,十一月己丑时,宁大清有冷应徵(1187-1276)字公定者,知广州主管广南东路,经略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管。转运统兵往援襄阳未至。十二月丁已襄阳陷。德佑二年丙子(1276),徵募兵以欲复宋祚,卜日将行,群臣遁三宫入海,会元诏下,应徵事寝,月湾偕弟同徵来宁”。序作者祝彬(1260-1336)这里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即鑑公偕弟与冷应徵于德佑二年(1276),避元寇由湖北同来修水。祝彬,字文夫,号悠然,江西修水县何市镇人,以《诗经》考中进士,历任崇仁县丞,湖广、江西主考,国史院编修。

在众多三沙饶氏宗谱文献中,修水白沙道川公续修序无疑是最具权威的纲领性文献。道川公的序没有过多涉及那些不切实际的远祖源流世系,以叙事为主,以睦族为要,有关家族方面的叙述简明务实,前事按旧谱而记,后事以亲历而载,可信度较高。序文中说:尝闻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不修则无以知帝王之世系,谱不修则无以知宗族源流。故源流清而后昭穆明,服制、庆吊、葬娶莫不条条有序。且先人之科甲箕裘,子孙之孝悌忠信,皆赖谱牒以载之。苛无谱牒,将世远则忘,族繁则疏。故渊明发行路之叹,子美与盘飧之吟,甚伤谱学之不请,而宗谊之浸微也。吾宗建炎三年,侍讲学士饶次守,奉勅谕奏明谱谍上修八十三世。延及迁宁一世祖鑑公,字秉明,号月湾,接修九世。至明成化时,有元亮闻孙曰希明者,于旧谱而新之,豕孙太守秉鑑甫,易甘竹为广昌雯峰,属一峰罗先生序之。並寄《傲轩记》《别墅记》。自是而谱牒未修,宗支失会,尊卑失别,庆吊失通,服制失严,葬娶失传。相识如路人者有之,相残如仇敌者有之。贱者贵役之,贫者富役之,愚者贤鄙之,弱者强凌之,世降族疏源可悼以。故君子以尊祖敬宗为重,尊祖敬宗以修谱为先。然谱修大备,脉络贯通上下布列,为子孙者开而视之,则不至阁味不明者焉。吾观族谱记而有义方之风,观义田记而有仁让之风,观《霍光传》而有睦族之风。历观群圣之书,无非后人为善,盖修谱亦为善之一端也。灏至鑑公至今又十四世也,幼志向学,屡试不遇退居林下,酷爱子弟词诗,读书诗礼之外,釐谱尤最。夙兴夜寐,抚眉吞声,虽萌此念力又不副。至万历辛卯,顿觉行年五旬有三,诚恐光阴瞬息,于是激切重修,否则流传终坐于惛沉,子孙愈至于紊乱,其何以光前裕后乎?且旧谱自昔至今有百余世,中间世系昭穆,衣冠云礽犂然而备,上不失之牵会,下不失之遗缺,皆先哲修葺之功也。吾方亲诣诸族之门,邀集同志之辈,立馆于中祖默斋公杏乔书院,谨按旧跡寻根觅本,查吊源流,加于欧苏之法编摩成帙,差有可观。至丁酉冬,灏同男三诤,不惮二百里许之遥,冒雪历安乡黄沙之族,幸有祖辈州庠南源公,父辈春坪公,弟辈孟春得所乃一门之。特通族贤达均乐愿率以。但镇公原居仁寿黄沙,至仕子二服趋或别墅。白沙鑑公次孙子坚,又迁出之黄沙,服劳奉养里而居之,复成三沙之旧。今安之黄沙世业庙泽长绵矣,饶鑑公一支也。且旧谱原共今之进邑介冈,迄今科甲数十,监庠近百,缘年湮地迥未及会也。万历戊戌年季夏,有映垣讳景晖者之蜀任重庆太守,道经路口询诸店人曰: 吾族居所也。店人: 然,乃通之。灏遂集族宴宿斯晓也。翕如同堂遇止旦暮,明日过楚遇庠弟景明者,馆于通城何市接饮通霄,谓其弟曰: 宁西饶氏是吾宗也,昨待送甚隆,兹正修谱弟,吾族众人繁难以悉备,遂将科甲官衔命弟之宅附载谱首。又已亥秋,高沙锜公枝邠公后裔字国胜兄弟,来乡会族协修,予揽笔以曰: 一谱之举诸族会,然此岂偶哉,是先祖厥灵使之然也!内将策名仕辈,树功国家者俱载谱首,俟后有志于学者,观此尤增奋发,庶有所为于前,而亦有所勉于后。灏之所举,上以继千万年之绪,下以纶千万人之情,统同辨异,探本溯源,崇礼教联亲属,敦同姓习礼让,而衍其籍于无穷。不患远而或忘,不虑繁而或疏,所关系渺渺哉,是以恪重祖训,续修弗坠。然谱牒既成,父老命灏曰: 尔既勤劳,谱牒光前裕后,新世业必课月卜日,集诸族祀于祠堂之上。于是父老之贤者执持谱书,子弟之在昭者奉香帛,子弟之在穆者陈祭器,牲酒俱备,父老撩衣进前跪曰: 谱系告成,万善备焉,子姓严遵,千祥毕集,今长幼咸聚于斯,吾之所以属望于族者,岂有他哉。惟敦以礼让相先,勤俭相率,毋惜农业,毋逮征收,毋作非为,有一干此律条,俱在难谊刑诛。虽我族众,所趋或异士者,必以济时行道之贤,为庶人者,必从服劳奉养为孝焉。是则礼让兴而家道正,家道正而福泽长绵矣。饶之以也,兆于斯矣,可弗慎哉!灏正襟端冠曰: 善哉,父老之言也,饶之尚于德义也,众所望也。自是男职务廉,女职务贞,无淫无佚,无恫无傲,庶得作谱之意。吾闻家法不立则家不成,大上以德和人,其次亲亲相及也。昔召穆公同姓以固懿亲,诗云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得此旨哉。夫聚则亲,亲则固,固则永世之征。分则疏,疏则离,离则不祥之兆。吾作谱之意,为睦族,为承永世也。父老偕子弟曰: 善哉!灏言及此,其作斯谱也族则无以失坠,万古赖之。以为宗规,爰刻其语附在简端。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季冬月吉旦,白沙裔孙一灏道川氏撰,进贤介冈族庠景明书。

道川公序,少有那些闲言赘语,攀附之言。且记录了二条极为重要的信息。一是关于原居仁寿黄沙镇公,“至仕子二服趋或别墅”,迁什么地方没说,按理应该是湖北蒲圻。现居黄沙的是鑑公次孙子坚后裔,复成三沙之旧。当时的修水“三沙”,只是白沙与高沙,黄沙原址现居住的是白沙后裔,与“趋或别墅”的黄沙后裔不是一支。二是关于江西进贤介冈的记载:且旧谱原共今之进邑介冈,迄今科甲数十,监庠近百,缘年湮地迥未及会也。意思是旧谱记载,我们与进贤介冈同宗,介冈是名门望族,现今是科甲数十,监庠近百,只因年湮地迥没有联系。接下来的就是道川公的亲身经历: 万历戊戌年季夏,有映垣讳景晖者之蜀任重庆太守……过楚遇庠弟景明者,馆于通城何市接饮通霄,谓其弟曰: 宁西饶氏是吾宗也,昨待送其隆,兹正修谱第,吾族众人繁,难以悉备,遂将科甲官衔命第之宅,附载榜首。饶景晖,字廷奎,号映垣,明万历己丑(1589)进士,甲午年任四川重庆府知府,戊戌年(1598)授中宪大夫。当年景晖公赴重庆路经修水,道川公与之相见,“灏遂集族宴宿”,景晖“遂将科甲官衔命弟之宅,附载谱首”。这一段序言,除了进一步印证了三沙与介冈同宗的事实,也解开了三沙谱上刊载的介冈官宦名录的由来,而不是有人说的所谓攀附名门。道川公序提到的元亮闻孙与别墅记,确有其事,並非妄言。为了证实道川公序所言非虚,附《罗伦序》与《别墅记》供诸君分享。

《雯峯饒氏族譜序》

饒氏世家甘竹太守秉鑑甫,易甘竹為雯峯。雯峯派自東山,東山自宜黄東原,東原自南城白干,白干則番陽徙也。饒本堯後,後世避秦,南遷番陽,益食為饒。唐德宗時,番陽之饒有元亮者,安撫浙西歸寓南城。今南城則白干、垒石、歷山、上湖,新城則象岸,宜黄則東原、濯江、神岡,崇仁则彭原、智原,廣昌則東山、甘竹、遷善,南豐則白舍、堯方,皆其後也。元亮二十六世聞孫曰希明,克敦義睦,合諸侯之譜修之,冢嗣秉鑑偕其弟某夀梓,以惠諸族,屬倫叙之。叙曰:善世其族者,先禮義而後富貴,禮義人心之固有,富貴天命之或然求之,不可必得,得之不可必守。若夫禮義人不求耳,求之斯得,守之斯久,人不知出乎此何也?所以貽其子孫者,田園惟恐其不闢,宫室惟恐其不壯,金玉貨貝惟恐其不積,科名爵位惟恐其不隆,且瞻也不思,以淑其心,其福之者,適所以禍而促之也。保一族者,無禮義且不可,况保天下者乎。先王之時,鄉黨閭巷非有宗族之親,骨肉之愛,貧窮相收,患難相捄,死亡相助,慶弔相交。自夫政衰教弛,同宗共出之親涣散疏離,患難則乘之,貧賤則凌之,死亡則棄之,凡見其可欲者皆奪之,以為己有而不恤,綱常之道大壞而不振矣,於戲教之行也。異類為膠漆其廢也,同氣為仇讐禮義之關,於教化豈細故哉。先王之法,不見於今,大觀君子可遂已乎。萃之以祠,聨之以譜,合之以義,聚均之以義田,教之以義學,周之以義庄,葬之以義塜,濡乎耳而染乎目者,皆足以化其心。若蘇州之范氏,江州之陳氏,浦江之鄭氏,今番昜之虞氏,亦庶乎其可矣。天下之大,雖非一家一族之可化,然天下者,家族之積也。使天下之人,各愛其身,各睦其族,亦庶乎先王之化矣!予欲脩是法,以行於吾之族,德未孚而力不迨,饒氏有可為之勢,有欲為之志,在為之而已。予所望於饒氏者,固以望於天下也。

 

《雯峯别墅記》

遡臨汝而上旴者,千里山水名天下,最善者三焉。在臨汝蘇山,最善浮屠氏之宫也,在旴郡王城,最善親王之所遺也,在廣昌雯峯,最善古今莫能知太守饒公秉鑑始主而居之。湖西羅倫過而頋焉,樂而不能去其右,則吳王芮之軍峯也。其左則鎮縣之金嶂也,其前則壺公之紫霄也,其後則南霽雲霽也,尊者如帝,卑者如臣,比者如友,横者如屏,卓者如筆,簇者如臺殿,甌者如城屋,湧者如波濤,驟者如馬,翼者如鷲,踞者如獅象,蹲者如虎豹,蜿蜒者如龍蛇,繪如、削如、鑄如、琢如,神施鬼設不可名狀,雲霞往來,變態翕忽合而名之曰雯峯焉。旴水中注迤邐迴抱,如不欲去易之為雯溪。雯溪之東,兩澗夾流為雯澗,支隴傍峙翼澗,而出乘雯溪而止為雯岡。雯澗中夷平田沃壤可六七百畝,窳地成池,形若環壁,為雯池、梁池,而入池上為雯門,門内通渠泉聲琤然,嘉木異石雜置左右,為雯渠有堂翼,然臨於渠上,為雯輝之堂,合雯峯山水之輝也。堂後為寓,樂寓形宇宙之内,而樂於此也。為安晦祠顯而居,晦非安不能也。祀先之堂,為昭孝繼述之善,裸薦之成,昭其孝於祖考也。雲消日明,重門洞開,雯峯衆奇,雜然前陳于几席之下矣,合而名之曰雯峯别墅焉。夫雲霞成章天之文也,山水成奇地之文也,仁義成德人之文也,以地之文合天之文,雯峯山水之奇也,以人之文合天地之文,然後可以主雯峯山水之奇也。於戲有常者此山也,無常者此人也,有常主乎無常主,乎主乎常斯文而已。若尼丘之常主於孔,雲谷之常主於朱,是已主人曰善,吾而今而後,知無常之為有常也。於是乎書。

: 饶希明,讳成,号竹轩处士,明朝初人。饶秉鑑,(1413-1486)字宪章,号雯峰。罗伦(1431-1478)明代状元,字应魁,号一峰。

修水高沙谱载: 宾,世居临川,今进贤介冈。闻宋末世乱,公子三人同迁于宁。宾公,鑑、锜、镇之父,世居临川进贤介冈,意思很明显,即三沙先祖源自介冈。锜公,宾公次子,谱载: 宾生锜,锜迁宁州高沙。锜生仕能,仕能生仲宗,娶朱氏生玉英,迁进贤介冈居住崇阳旧谱注,五七公系介冈而江右燕窝族。濂甫先生讳维孟者,来柬云我祖始于帝尧,派自高沙,迁于介冈。则五七公固玉英公之后也。五七公生再一,再一生兴二。兴二字起先,宋度宗时知崇阳县,为迁崇始祖。江武咸崇四县联修谱载: 吾族一支,本锜公之孙玉英公,由宁州高沙迁进贤介冈居住,传及兴二公出宰湖北崇阳,卒于官。注意,这里说的锜公一支迁介冈居住,是指锜公一支后裔返回祖籍介冈。与“始于帝尧,派自高沙,迁于介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迁于介冈,后者是迁介冈,一字之差,其意自明。修水白沙谱载: 玉宁公次子仲仁,访族于进贤介冈。高沙五七公谱载: 五七公,系江西省南昌府进贤县介冈籍。而现今介冈,还有一支三沙后代长住,並于清代康熙乙卯年(1675),介冈三修家谱时入谱,先人灵牌也进了介冈家庙神翕,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于介冈村。

修水、崇阳、江夏、咸宁、监利、重庆、陕西等地的宗谱,应该是以道川公谱为依据,都不同程度的记录了与进贤介冈的关系,唯有黄沙镇公系谱有点复杂,这或许与他们早期“趋或别墅”有关,其与鑑、锜二系少有联络,各修各谱而出现的源流世次差异也在情理之中。蒲圻饶氏一修宗谱于明永乐癸卯年(1423),主修为千二公七世孙伯玉公,作序者乡进士吴性,一百余字的谱序未见相关源流之说。二修宗谱主修十三世完白公。完白公序载: 我饶氏派出婺州,廛自宋宁,历今四百余年,传世十六,派洐千百,蕃庶甲邑中矣。第碁佈星列,烟庉相望,亦弟疑兄年,穆袭昭讳,且纪载无传。完白公序中的“派出婺州,廛自宋宁”,廛自宋宁是对的,但派出婺州就值得商榷。婺州,是浙江金华的古称。婺州的由来,要上溯到三国期间吴宝鼎元年(266),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以郡在瀫水(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治所长山。辖长山、乌伤、永康、吴宁、丰安、太末、新安(衢县)、定阳(常山)、平昌(遂昌)九县。《金华县志》载: 南朝梁绍泰二年(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562年)撤缙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 隋开皇十三年(593)置婺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宁越府。至正二十年改金华府。当年完白公,很有可能因口传音误,也可能是受外来宗谱影响,将“抚州”误为“婺州”,纵观饶氏各支系宗谱,无一例外都是记载派自抚州。由于这一字之差而延伸解读至浙江金华等等说法,误传至今。序中还说到:“弟疑兄年,穆袭昭讳,且记载无传”,意思很明白,弟弟不知哥哥年龄,儿子延用父亲名讳,皆因以前缺少交流,记载无传而至传承有误。完白公在《世系》中说:吾宗自千二府君由江右婺州受廛于蒲……窃考婺州地名在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所以,完白公说的“江右婺州”其实就是江西抚州,他老人家当时也没弄明白,后人也只好“以错传错,以疑传疑”至今。《世系》中还说: 上世有饶止翁讳敷仁,礼部世郎也”。饶止翁即饶延年,字伯永,号止翁,崇仁人氏,居抚州临川。南宋学者陆九渊弟子,尤通经学,隐居不仕。逝世后有南宋官吏魏了翁为其题铭: 有宋长者饶止翁之墓。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象山,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存斋先生,后人称之为“陆子”,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陆坊青田村人。在“金溪三陆”中最负盛名,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朱熹齐名而并称为“朱陆”,溢号文安。主要作品有《陆九渊全集》。魏了翁(1178-1237),南宋学者,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四川)人氏。庆元五年(1199)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嘉熙元年卒,享年六十岁,溢号文清,追赠秦国公。其主要作品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周易集义》等。完白公称止翁为“先世”,也就是先祖的意思,有攀附名人之嫌。止翁与宾公年龄相近,与月湾兄弟年龄相差不大,且根本不是三沙之嫡亲先祖,无疑是错认了祖宗。止翁是植翁之误,应该是饶氏抚州仙源乡始祖饶植翁。介冈《饶氏家谱》载: 植翁,字彦立,唐天宝八年(749)生,以父汉宁仕唐为散骑常待,避安史之乱寓居抚之仙源乡。介冈宋末(1274)一修谱以植翁为一世。“婺州发祥,止翁衍庆,一门金紫,满床牙笏,猗以盛矣”。这是完白公所撰《世祀》中的内容,意思是本族发祥于婺州,衍庆于止翁,一家子当官的很多,是名门望族,家道极盛。说到婺州,自然离不开廷甫公,时任秀州节度使的廷甫公,至婺州金华县柳林市,见山水清秀遂居之。唐代节度使为正二品大员,军政大权集一身,是饶氏名人了,又居婺州,完白公当时也可能知道廷甫公之名,所以在派诗中写了一句“金华之晋贤”,“婺州发祥”之说也就是由此而来。这里且不说秀州是否有节度使之职,但廷甫公并非三沙嫡祖,所谓“婺州发祥”不过是个谬传而已。完白公(1569-1646)是个文化人,走南闯北去过许多地方,为官多年,应该是卓有见识之贤者。但他修谱时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受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加之谱牒资料的缺略,受一些错误宗谱资料误导,出现一些错解也很正常。但其作的派诗“进贤称蕃实,鸿图创介冈”,给后人留下了一条关系祖籍的重要信息。完白公应该是有的放矢,绝不会空穴来风。“一门金紫,满床牙笏”与介冈的“一门黄甲,历朝袍笏”有异曲同工之处,意思基本相同,完白公如果不是从相关旧谱资料获取了介冈信息,是从何处得知这个地名呢?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完白公之臆想而来的。介冈,古属进贤县钦风乡,清同治《进贤县志》载:介冈在邑西五十里三十八都。解放初期划归南昌县黄马乡。道川序中的“科甲数十,监庠近百”,可见介冈当年的盛况,明朝我们饶氏进士总共二十六名,介冈饶氏就有九名之多,倒应了完白公那句“猗与盛矣!”。伯玉公始修《蒲圻饶氏宗谱》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千二公生于宋嘉定十五年(1222),其间二百余年,也不算太久远,首修谱序没有相关源流记载,为什么不叙述本支源流呢?应该是不知而没记,倒也实诚。二修是明崇祯八年(1635)开始,距一修也有二百一十多年,距迁入时间四百多年,传了十六代人,有关祖源方面的记载还是不很清晰。且先不论完白公所叙祖源信息正确与否,但应该是根据修水白沙道川谱而编写的,谱上也都有记录,其它三沙支谱也应是如此。蒲圻饶氏四修谱载: 乾隆三年(1738)获豫章旧谱。这里所说的“旧谱”会不会就是道川谱呢?不好认定,但也从另一方面证明蒲圻饶氏与其它同宗有过联系,只是年代久远,我们无从得知详情。

修水《饶氏三沙宗谱》,是编修最早的三沙谱,且记录了确切的迁徙信息,此时还未真正形成三沙支派,应该不会受其它分支影响。修水谱《源流序》中说“月湾公偕弟同徵来宁”,意思很明确。蒲圻谱《世系》中说“吾宗自千二府君由江右婺州受廛于蒲,且居址年月皆不可考矣。唯传三昆季分避兵燹,相订望沙而止”。一个是“皆不可考”,一个是“唯传”,可见其源流世系的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在三沙各地分支谱上,流传着一首内容大同小异的歌谣,蒲圻的《三沙记》说:乌沙本是婺州宗,延到黄沙是一丛,唯有白沙家是旧,三人原来共祖宗”。乌沙在修水谱上是高沙,后人迁到外地称乌沙,所以有乌沙本是婺州宗之说,而迁到蒲圻的黄沙和乌沙是兄弟,唯有白沙家世旧,是三沙源头。重庆谱上的《三沙记》说:三沙本是婺州宗,厥后黄沙第一丛,唯有乌沙宗是旧,白沙远隔是同宗”。重庆与蒲圻的三沙记载略有不同,意思是三沙是婺州宗派,最先由修水迁出的是黄沙,乌沙是世家旧族,远在江西的白沙是同宗兄弟。湖北监利谱《三沙记》说:高沙原本婺州公,延到黄沙一村同,唯有白沙家世旧,三人由来共祖宗”。监利的《三沙记》说的是高沙是婺州公,但意思差不多。修水三沙谱没见载有三沙歌谣,应该是各外迁支始修与续修宗谱时,凭口传心记流传下来的,文字略异,意思大体相近。蒲圻早期的宗谱,是没有远祖世系的,应该是“获豫章旧谱”后添加的,远祖源流世系和修水谱基本一致。但这些看似完美的世系,应该是编修者拼凑而成的。远的就不赘述了,就从二十五世(濙公为一世)说起,各地三沙谱都不同程度记录了祖籍是介冈的内容,三沙谱上的二十五世竦公,就是介冈饶氏始祖竦公,名讳相同,年代相同,事迹相同,连写的诗都一字不差,唯有官职不同,但这不是问题,古时修谱给先祖加官晋级的事比比皆是,可以理解。官职不同好理解,但竦公以上父不同,以下子不对就是问题。三沙谱竦公下世系依次是: --君美(君美下有的还有鲁)--次守--国祥----------------鑑、锜、镇,共十二代或十三代。竦公生于1040年,鑑公生于1222年,其间183年,出了十二(三)代人,分别是十四年或十五年一代,古时即便没计划生育政策,也绝不可能有如此高的生育率。再看竦公下三代,鲁公是饶氏名人,就不必说了。先说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君美,抚州饶坊宗谱记载,父师圣,讳颉,徙居復州,在这做了竦公的孙。次守与饶节本是同一人,在这做了竦公的曾孙。名讳为祖,字号为孙,纯属误传。次守公在南城谱上是元亮曾祖,在饶坊谱上是元亮十二世孙,在修水谱上又成了竦公曾孙,如此混乱不堪的世系,岂能尽信!蒲圻四修宗谱宏亨公序说: 万历庚子春,白沙道川公按旧谱迹葺而续之,以给诸族”。但外迁支三沙兄弟顺序排列却不同,有的是鑑、锜、镇,有的是鑑、镇、锜,会不会是受旁支饶氏谱影响呢?因为确有另一个版本,就是司旦公名下的“鑑镇锜三沙”说,或是否还有外迁支另有“小三沙”之说呢?着实令人感到因惑。重庆三沙谱《饶氏源流序》说:因草寇作乱,弟兄三人避兵于宁”,与修水谱上的:“避元寇来宁”,一个草寇,一个元冦,这不是大问题。但所记千一秉明公、千二秉安公、千三秉元公,就是值得探讨清楚的问题。是牵强附会合二为一,还是原本就是如此?如果真是如此,那伯高祖与侄玄孙同龄的疑团便迎刃而解了。重庆壁山饶氏谱中《祭祀祝文》说:缅维吾祖,益食为饶,籍隶唐尧,孔京华胃,平阳世裔,由豫章迁楚避兵”。这是比较可信的说法。综合三沙各支宗谱资料考证,三沙兄弟确是由湖北“来宁”,也确是由“豫章迁楚”,只是年代久远,族谱资料残缺不齐,在迁徙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往往被忽视而无传,久而久之,那些原本能说的清道的明的家族历史,便成了似是似非的疑团,捋不清,理还乱!

宗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记载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源流、世系、家族历史等情况的图籍,属珍贵的人文资料。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主,家之有谱犹如国之有史,所以,宗谱有关家族源流世系的真实度尤为重要。介冈《饶氏家谱》,始修于宋末1274年,始迁祖饶竦,字异林,1068年第二次举进士不第,以诗诋王荆公,遂不仕,隐居玉湖别墅。有人要问,不是隐居介冈吗?其实,竦公初来玉湖别墅时,还没有介冈村名,但这个“玉湖别墅”是哪呢?临川县志按:玉湖即白湖峰,又名白狐峰。即位于现在介冈西北处的白虎岭,近千年的历更世变,地名的变化之大往往出人意料,仅凭“玉湖”二字,谁会想到是座山名呢!若干年后,竦公殁葬金原山,寿英公支遂居公墓陵西南,余皆居中岭,于是便有了上、下介冈之村名。中岭有一条山脊延伸至抚河(又称旴江),当时名为“望江脊”,这会不会是蒲圻谱上提到的“黄江咀”呢?有待考证。上、下介冈延至元朝十余代,人不贵,丁不旺,宗族发展迟缓。十一世拙樵公讳坤,精通易术,遂择吉地于塘南杨梅冈,上、下介冈陆续搬迁于此福地,这就是今日介冈。自是“族益昌大”,迎来了介冈饶氏明朝的鼎盛时代,也就是白沙道川序中说的“科甲数十,监庠近百”,蒲圻完白公序中说的“一门金紫,滿床牙笏”的景象。介冈“鹤林寺”,明代时建于中岭南侧,中岭又更名为“鹤仙峰”,现在要提中岭,还真少有人知。三沙各支宗谱,或多或少都有迁于介冈的记载,介冈谱却无明确记载,其实仔细考证还能看出些许端倪。鲜有记载有各种原因,主要因素是介冈谱在明成化曾遭兵燹,造成一些世系资料的缺失。二峰公饶泗,明朝二甲进士,介冈谱二修主修之一,曾撰二修家谱跋:予宗谱谍养浩系修于宋咸淳甲戌,断自植翁始。凡十八世历更世变,至我明仅遗二三册,又皆纷杂无纪。予祖拙樵翁命先考重加订正,于正统壬戌计二十二世。今复续增三世,通二十五世较正无差,命剞刻以遗族人,凡八十册。惟吾族饶氏子孙珍藏,使来者有所稽据,则知祖家创业之难,而不可废坠也,祖宗坵垅之所在,而不可荒迷也!知族属虽远,而不可以不敦睦也!凡此数者,而能勉焉,则庶几光大斯谱,而不遗吾祖宗之基业!明弘治丙辰冬十月。二十三世孙泗顿首谨跋。

泗公说的很清楚:“至我明仅遗二三册,且纷杂无纪”。其次,古时人在宗谱上记有名、字、号、行,有的外迁支要经七八代人,二百年左右才有条件修谱,有的甚至三四百年才修谱,此时记在谱上的名讳就不一定与祖籍地谱上的名讳一致,这也是造成祖籍谱与分支谱对接困难的原因之一。介冈家谱前六代简录:

第一世:竦。

第二世: 延海、延清。

第三世: 子奇、子华、子珍(止)子云。

第四世: 三一、三瑞、(子奇子)念十、三元(子华子),三捷、三復、三德(子云子)。

第五世: 光大、(迁出,三一子)光显(三一子)、光祖(迁出,三瑞子)、寿英、寿臣、寿朋、寿樁、寿玉(三捷子)、时雍、时中、时彦(三復子)、士表(三德子)。

第六世: 七二(止,光大子)、七三(止,光大子)、八五(止,光大子)、大中、思中(寿英子)。

第二世2人,第三世4人,第四世7人,第五世12人,第六世19人。由此可见,介冈到第五世上谱男丁12人,第六世上谱男丁19人,一百多年了人丁确实不旺。第五世12人只有光显一人无传记,光大仅记载了葬地。第六世19人只有七二、七三、八五、大中、居厚、癸六人无传记,而亲哥仨的只有七二、七三、八五,这哥仨会不会是鑑、锜、镇呢?不可否认,但也不能草率认定,必须综合各支谱资料充分考证。

七二、七三、八五是否是三沙鑑、锜、镇?得从多方宗谱印证。介冈家谱记载,哥仨堂叔光祖公,有迁湖北通山县的记录,其父光太公有记殁葬天堂岭的记录,但介冈方圆几十里都找不到天堂岭的地名。是否光太公也迁出了呢?湖北省罗田县有天堂山,因元末明初徐寿辉、陈友谅义军在此占山为王,亦称天堂寨。另外湖北省浠水县城南十公里左右,也有座天堂山。按理有山必有岭,如果光太公真是迁居于此,倒也印证了月湾公任黄州教谕,宋末由楚迁宁的说法。当然,这只是推测。湘粤交界处,倒有天堂岭之山名,光太公又或是迁于此地呢?不好认定,但殁葬地点天堂岭应该是外地,无疑是外迁出去了。天堂山、天堂岭一字之差,是不是后续修谱有出入?不排除有这可能。光太公堂弟光祖公就记迁“湖广通山县”,要知那时可没有湖广之称,湖北称“荊湖北路”,湖南称“荆湖南路”,元朝才设湖广行省。从年代上看,光太公父子与宾父子年龄相当,难道是巧合?据考证,三沙宾公父子,在介冈一修家谱前就已迁出是可信的,所以没有小传记载也在情理之中。七二、七三、八五是排行作名?但这辈男丁才十九人,也说不过去。唯一的解释是由“五门饶”而来才有可能。据临川太阳镇叉背饶家族谱资料显示: 景佑元年(1034),师旦公进士及第,曾任浙西提刑,授殿前太尉,奉命北征殒于沙场,赐葬水南村六公里处的金溪栎塘。公生五子,曰鑑、鎮、鑛、欽、鈴。故有“五家墓”与“五门饶”之称。万历年间,介冈族亲倡仪重修五门宗谱,各建一座宗祠。后因年久失修,四祠荡然无存,只剩《太尉公祠》。所以,当时以五门饶世系排行也是顺理成章之举。

介冈《饶氏家谱》,一修二修以植翁为一世,现在的版本是康熙十四年的三修版。主修宇栻公在三修序中说: 其间严核相矢,必诚必信,削繁漫溯本原,只及介冈,而不敢远引一支,惟恐骈拇枝指,以滋他日攀援之渐”。遂以竦公为一世,竦公前列植翁、怀英、信、熊、熙、绪、弼、硕、司旦、钦十代为远祖。介冈二修谱录入了四个宗支,分别是三捷公位下寿英公支、寿朋公支、寿玉公支,三復公位下时彦公支,三修时将修水高沙回迁的一支增录入谱,为均旦公支,在家庙也供奉了修水公牌位。家谱中修水公小传: 懋祚,字允之,号松竹,万历戊申年九月初六生。治诗经,工制艺,尤善诗赋,编叙支谱,勤课子侄,后人得知世代源流,有关衣冠文物之美者,公之力也。康熙辛亥年三月初九日申时殁,与配合葬白涧冲祖坟右前。娶叶氏,万历丁未年四月十一日子时生,康熙癸卯年七月二十日丑时殁。生子二: 肇芳、肇芬,女适邑庠生胡思准。均旦公小传: 懋旭,字均旦,行训九,天启丙寅年八月十一日午时生,康熙戊子年七月廿十三日寅时殁,葬广西山祖墓左养浩公坟边。娶何家垅袁氏,崇祯丙子年三月廿一日辰时生,雍正乙巳年二月十七日申时殁,葬,介冈山。生子五: 肇烦、肇灿、肇焜、肇燧、肇煥。长女适新畬吴,次女适沥塘徐。(注: 修水公懋祚与懋裕、懋祺、懋福、懋祿后裔再迁外地,唯懋旭公字均旦后裔长居介冈至今,所以谱中称均旦公支)。如果前面众多族谱资料记载的三沙与介冈同源的论述,还存在诸多疑问,那么修水公、均旦公出现在介冈家庙与家谱中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同源的论述准确无误,当然,也不排除某些细节上存在些许出入,但并不影响大局。

谱说三沙,以谱论谱,啰哩啰嗦了一大堆,也许有人又要以“收族”来说事。其实,收族也不是见不得人的坏事,与“收编”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千万不要混为一谈。古人云:“尊祖必敬宗,敬宗必收族”,先贤倘如此说,足见其义善也。实则尊祖,虚则污宗,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强其所不知,不记其所难信,不弃微而失实,不籍显而饰虚,更是后人续修家谱的程式。谱牒不明,何谈敦宗睦族。谱牒正,上可以记祖功宗德而继往开来,下可以启子孙发奋图强。以昭穆序亲疏,别尊卑分英俊,先人之业后人光大,家族之盛指日可待。台湾饶颖奇先生曾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你可以选择学校,选择工作,选择伴侣,唯祖宗姓氏不可选择。尊祖敬宗,不是挂在嘴上虚假的微笑,不是言不由衷的谎言,无关学历与地位,只需一颗善良的心。无声中见真情,无形中显挚爱。尊崇先人,善待自己,启迪后人,日复一日,日出日落,今天明天,一日三餐。你会帮助别人,同时也成全了自己,这也是人生。结束语: 三沙本是抚州宗,延至修水派始成;唯有介冈家是旧,先贤徙居谱留踪。

作者:饶承初于2019071  


新闻发布人:管理员2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孝感饶氏宗亲联谊会举办捐资…   9.3
快讯二:长汀饶氏举行济宇公…   8.31
快讯一:福建汀州饶氏济宇公…   8.31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