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讳“尧”添食为“饶”
九江-饶佐奇
谱曰:汉宣帝下旨讳“尧”加食为“饶”。昔唐高祖谥号“神尧,”应讳之添食曰“饶”。此说谥号与避讳是因果关系,其实两者是矛盾的,无必然联系。
家谱记录饶姓之源历来是以疑传疑。时至今日,大多修谱者不作考证,仍然照搬照抄,以讹传讹。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谥号与避讳两者的概念含糊认识,两者的关系混为一谈。笔者曾撰文侧重求证汉宣帝下诏的真伪。本文再次述说论证谥号与避讳的概念含义,形成的作用及两者的因果关系。
谥号:《咬文嚼字》(2019年7期)曰谥法。“中国古代帝王、诸候、卿大夫等有地位的人去世以后,朝延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善贬恶,称为谥号。有名望的学者去世后其亲人们给加的谥号称为私谥。”
《逸周书》的《谥法解》是有关谥法的重要文献。文章的开头就说:周公旦与太公望开创成王的基业,在牧野建立了功勋。安葬武王完毕,就制定了谥号,序明了谥法。
“谥号的含义和形成: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小名;行出于已,名生于人。”
“再说‘谥’字,益是谥的本字。西周穆王时期铸造的铜器班簋里的‘益’就是‘谥’。‘益’是由水和皿构成的会意字,表示水满了,从器皿中溢出。本义多指富饶。这个本义后来写成溢。表示谥号的‘益’是它的引申义。表示增加。因为人已经有名有字,谥号是另外再增加的名称。《广雅•释诂》:“益•加也”
谥号有概括死者生平功过的含义,故有美谥,如周文王的“文,”周武王的“武”,汉武帝的“武”;恶谥有“暴、丑、炀、戾”等;哀谥有“怀、悼、哀、隐”等。
《通志•氏族略》指出:“周人以讳事神,谥法所由立。生有爵,死有谥,贵者之事也。氏乃贵称,故谥亦可以为氏。”庄氏出于楚庄王。文姓可直接追溯到周文王姬昌。
古代谥号不是封的。可以说古代帝王给臣下谥号是“赠”、“赐,”而不是说“封。”其实古代帝王的谥号,是由礼官议定,再由新任皇帝认可。在动词的选择上,多用“上。”
避讳:封建社会,对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要避免写出或说出,这叫避讳。《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曰:“旧时不敢称帝王或尊者的名字叫讳,名讳。”
讳《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讳者,姓名也。这里的“讳”主要指帝王的姓名。避讳制度起源于先秦。但认真执行并对姓氏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则在秦以后。在封建社会,讳名制度是政治控制的手段,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反映了封建王朝的权威。秦帝国建立以后,凡与封建帝王名讳相犯的字甚至与之音谐或形似的字,都不能再作姓氏。如汉景帝刘祐登基后,其老子刘庆的“庆”也列入讳列,于是姓庆者,改姓为贺氏。西楚霸王名籍即项籍,凡姓籍的改姓“席。”
班固著《汉书》(中华书局)宣帝纪第八(256页),又诏:“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联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讳在令前者,赦之。”
《白话资治通鉴》曰:“听说古代天子的名字,民间都不常用,容易避讳;所以我现在改名为刘询。”
两部正史证实汉宣帝下旨是讳名字。宣帝的“宣”是逝后的谥号,其生前之名,刘询。
谥号与避讳,前者立谥法,赐谥号,为了褒善贬恶,就是要对谥号受赐者予以传播、宣传、宣扬、宣布、宣告。后者避讳指所讳的名字、名讳要躲开,避而不谈,避嫌、隐讳、犯讳。
谥号与避讳两者是对立的,矛盾的。由此论证几种观点:
(一)、“尧”,不是名,是谥号。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曰:“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
《史记•五帝本纪》曰:“尧帝者放勋。”“帝尧号陶唐。”
《谥法曰》“翼善传圣曰尧。”
由此可以认定尧的本名是放勋,“尧”是帝号,是谥号,是后世为他谥曰“尧。”故而以谥为姓,尧也是姓。
如果避讳“尧,”那么“尧和舜,传说是上古的贤明君主,”“禅让,”“尧天舜日”等高尚品德和传大精神不准宣传,都要避而不谈,触讳犯罪吗?
(二)、帝诏讳已名,未诏濙讳“尧”:
刘询,原名刘病已,汉中宗皇帝,逝后,谥号孝宣帝。刘询即位后,说:我现在改名刘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并未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秦本,说“尧濙也应避讳,”更未有汉宣帝下诏尧濙讳“尧”加食为饶。这就足以证明“讳尧”是误导。同时也可以证明讳名不是讳谥。
(三)、以谥为氏,讳名不讳姓:
“我国古代谥号不包括‘姓’在内的。‘朱文公是朱熹的谥号,’这显然不准确。如武帝的‘武,’哀公的‘哀’等。‘文’是朱熹的谥号,《咬文嚼字》(第7期2014年)。“
谥号为氏,《通志•氏族略》指出:“氏乃贵称,故谥亦可以为氏。”庄氏出于楚庄王,僖氏出于鲁僖公,康氏者,卫康叔之后也,宣氏者,吾宣伯之后也,文氏,武氏源头可直接追溯到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
宋戴公,仁而爱民。古代谥法:万民所仰曰戴。戴公之孙宣公,以祖父谥为姓氏。
此外,穆姓源于宋穆公,慕姓源于晋太子申生(谥号慕君),成姓源于卫成公等,都是以先人谥号为后人姓氏。
如此,周代不计其数的以谥为姓氏,难道是掩耳盗铃,自己欺骗自己。如果隐讳、犯讳往何处躲避呢?据周代“谥法”载有150种谥号。由此,也可佐证是讳名,不是讳谥,更不是讳姓。
(四)、神尧孝皇帝,也在讳之列吗?
唐高祖李渊逝后九年五月庚子,年七十,群臣上谥曰大武皇帝,高宗上元六年改上尊号曰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上尊号神尧大聖大光孝皇。
《旧唐书》(中华书局于2009年1月北京第二版)曰:“唐贞观十二年(638)六月戊寅诏曰:”“随故膺击朗将尧君素,虽桀犬吠尧,有乘倒戈之志,疾风知劲草,实表岁寒之心。可赠蒲州刺史,仍访其子孙以闻。”《饶氏源考》一文中增加有“封邑赐姓,加食为饶”的内容。无中生有。
抚州市珀玕《饶氏重修族谱》曰:“昔唐高祖谥神尧臣民讳之因‘添食曰饶’。”
上述列举三个事项:一是李渊子孙上尊谥号;二是李世民皇帝诏书尧君素;三是讳神尧谥号。
首先,唐高祖李渊之子孙三次添字上尊谥号:一曰:大武皇;二曰:高宗李治上尊号曰神尧皇帝;三曰:唐玄宗李隆基上尊号神尧大聖大光孝皇帝。三改唐高祖谥号,其目的无非是宣扬高祖如帝尧一样高尚品德,伟大精神,孝行皇帝。如此神尧的皇帝,为何臣民还要避讳躲避,犯讳呢?
其次《旧唐书》《资治通鉴》两部正史确有载唐代李世民贞观十二年(638)戊戌诏:尧君素……。并示有《饶氏源考》一文中所载封邑赐姓,加食为饶,”是误导。
再者,唐王李世民“赐饶姓”是真的话,那么,尧君素子孙是姓饶,还要讳神尧吗?多此一举。
而且,上尊号加“神尧”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治。难道唐王李世民一方面诏书赞赏尧君素,另一方面又要“添食为饶,”这不矛盾吗?
(五)、谥号纪年,在“讳”之列吗?
纪年,《中国历史纪年表》就是按照皇帝称谓的惯例,隋及前的帝王,只标明谥号而不注庙号;唐及其后的皇帝,只标明庙号而不注谥号。明、清两代兼以年号。如周代的“武”、“成”、“康”、“穆”、“孝”、汉代的“文”、“宣”等,都是皇帝的谥号。谥号即可用作纪年,又可“以谥为民,”这种广泛的应用谥号,难道也避免写出或说出吗?触讳、犯讳。
由此联想到尧人在周代以帝尧的谥号为尧姓。在周代讲究讳名,为何不讳尧呢?反而到汉代、唐代,尧人多次犯讳而改姓呢?时至当今,尧氏后裔繁衍生息,属中华姓氏之一,位列398位。《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尧氏名人有尧允恭、尧世美、尧君素、尧傑、尧雄、尧须、尧暄、尧奋等。收录这些尧氏历史名人的存在,完全证实多次讳“尧”是虚假的误导,是自己欺骗自己。
究其原因,是历次修谱无法考查取证,只能闭门造车,当然的得饶姓,当然与历史事实相脱离,以讹传讹,以疑传疑。比如说历史上有望出临川。临川周边(市)、县的南城、丰城、东乡等地家谱载:饶氏得姓就有六种以上不同的饶姓来源,更可况全国各地饶姓之源。所以不能说饶氏只有一姓一源。这就不难理解汉代以前有饶氏,唐代以前更有饶氏而编造讳“尧”,触“神尧”的“加食为饶”神的传说。
那么,尧氏先人为何几次遭遇要讳帝尧,讳“神尧”呢?其根本目的是要寻求“尧”变“饶”姓的理论依据。修谱者弄不清楚谥号与犯讳之间的关系,也从未认真疏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故而顺理成章,犯讳“尧”就“加食为饶”,天经地义。由此,可以引伸认识饶姓来源:
一是根据饶字义意,在周代,未有姓氏者,可以借居住的尧城、尧山、尧地等名称“以封邑为饶氏,”“以地为饶氏,”“以名称为饶氏,”即加食为饶。
二是借传说“饶本尧后。”要认定是传说不是历史事实。谁得饶姓就是饶氏始祖,属血脉的传承,否则就不称为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