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饶佐奇
一个姓氏的由来,主要由系出、得姓之源和受姓始祖构成。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姓氏可能存在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的情况,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本文就“饶姓之源知多少”、“谱载饶姓之源的由来”和“尧与饶始祖之说”展开漫谈。
第一,饶姓之源知多少
饶姓之源的形成和发展。根据各地家谱和姓氏书籍的记载,可以看出年代之久远,形成过程之漫长,得姓理由之繁多,互为纠缠利用,复杂程度在各姓氏中实属罕见。
饶氏性源知多少,简要摘录如下:
1.«北宋墓志铭»碑文曰:“饶府君墓志铭……饶府君则其人也讳元筥字宗文为尧食官以尧从食赐食得饶由是流派蕃衍。”
祖源于尧帝,赐食得饶,无得姓始祖名。
2.江西介冈十修谱«源流序»曰:“饶之先世,由来远矣。粤稽列史所载,系出楚大夫擅政伯芬之后。”
系源于楚大夫,得姓始祖伯芬公。
淅江武义县柳桥«饶氏宗谱»曰:“南宋咸淳十年序文:余族先世肇於陶唐帝尧之后,传世于楚庄襄之子楚孝王之裔伯芬公,事楚有功赐姓加食为饶,食采平阳。”
3.江西介冈十一修谱«初修谱序»曰:“饶姓本姓尧,帝尧之胄也。秦时来居鄱阳,故鄱阳有尧山,寻得食邑之赐,遂加食为饶,自是族益昌大。”
系出祁氏,加食为饶,无得姓始祖名字。
4.湖南衡山«饶氏合修族谱»曰:“吾族系昉尧裔,都平阳,先人契公食采于此,得赐饶姓,郡号平阳,系由此起也。”
系出尧姓食采得姓,始祖契公。
5.«百家姓考略»:“系出妫姓,商均支于封于饶,后以国为氏。”
湖北大冶«饶氏宗谱·敦睦堂»曰:饶氏系出妫姚,自商均支子封于饶后,以国为氏。约47代时,清公生至周桓王甲戍年五十六岁迁为文卿桓王仍以公先世受封之域封焉郡名平阳食采饶阳。
系出妫姓,以国为氏,得姓始祖清公。
6.湖北武穴«新编饶氏宗谱序»曰:饶氏宗谱始于平阳,至大杰公,佐周,因得赐姓。饶氏宗谱一直系大杰公为始祖。
周王赐姓,得姓始祖大杰公。
7.江西«湖口饶氏宗谱»曰:第一世清公,于周时癸已年,为文郎,食采平阳饶郡因得姓焉。
食采平阳,受姓始祖清公。
8.«史记·赵世家»载:赵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
广东«平阳堂中南饶氏族谱»序曰:
经查证:秦代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记载襄王六年(前239年)封尧邑。就是说裕公在任尧阳郡为安都长时,受姓氏以地名为已姓是裕公。为避秦乱,裕公隐于尧山(注:尧山是河北南部的一个县)而后为饶始姓祖。
9.江西彭泽县石壁山«饶氏宗谱»曰:“平阳饶氏宗谱世系”,“平阳,其地衍沃,逐加食采为饶,周桓王甲戍年,封周宣王世子清公於饶,因氏焉。”
食采为饶,得姓始祖清公。
10.«中华饶氏溯源新探»曰: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初期淮南王英布之后,属于以先祖葬地名种为氏。
源于芈姓,葬地名为姓,无得姓始祖。
11.三沙世系饶氏族谱资料:尧濙公应避讳“尧”,汉宣帝赐尧濙改姓饶,为饶氏始祖。
系出祁姓,赐姓为饶,得姓始祖为饶濙。
12.«中华饶氏饶姓的寻根溯»曰:饶姓的源头:“隋膺击郎将尧君素,唐太宗怜其竭忠,赐尧姓加食旁为饶。”
系出祁姓,赐姓曰饶,得姓始祖饶君素。
13.重庆花桥饶氏族谱载:中华饶氏帝尧之后,本姓尧,唐高祖逝世,谥号神尧,为避讳,益食为饶。
系出祁姓,益食为饶。
14.«潜夫谕·志氏姓»中记载:源于嬛氏,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15.«潜夫论»:载远古帝王鬼騩氏的后代中也有饶姓。
16.«辞源»载:战国时期,齐国有大夫封于饶(今山东青州市境内)其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形成饶姓。
17.«百姓宗祠»载:唐尧之后有尧氏,加食旁为饶氏。
18.«世界华人宗亲传人大辞典»载:源于炎帝后裔烈山后或神农的分姓有饶氏。
19.饶氏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末期辽东鲜卑乌桓部,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至此,转摘十九个饶姓之源中,有十一个来自家谱和撰文所载,有八个属姓氏典籍考证的饶姓之源。然而,只有两支能与家谱所载印证。
有家谱所载姓源中:有八支源于祁姓或尧姓;有七支加食或益食为饶;有六支赐姓为饶;有五支采食为饶。
第二,谱载饶姓之源的由来
谱载繁杂的饶姓之源的由来和形成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是在饶姓居住分散,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经费困难的条件下。迫于无奈,只有各修家谱,自立姓源,自成体系,自以为是,编修家谱。故姓源繁杂,交错记载,也就无可非议。考其由来主要:一是传说所载。二是抄袭所录。三是误导所致。四是造假所为。五是总合而成。
1.传说所载。是指初修家谱,在无谱书或谱毁的情况下,深知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不堪,又不知本族本源来自何方,只听老人们的传说,采取模糊的记载。如“佐周,因得姓”、“于周时癸已年,食采平阳得姓”和“封后裔”等笼统的说法,连周代那个帝王都说不上。如果是造谱匠,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2.抄袭所录。续修家谱,过去抄袭者有之,尤其是当代修谱。改革开放,开门修谱,相互借鉴。有的不分青红皂白。一谱抄录多种姓源;有的为了对接家谱分支世系,本来家谱谱载有姓源,由于盲目挂靠,结果形成三种姓源;还有的地方修家谱,竟抄录转载不是同宗共祖的谱序。
3.误导所致。仅举几例:
例一:尧山,有说“因山得姓。”其实,尧山得尧姓,饶山得姓饶,因地名而得姓是在情理之中。而饶与尧山没有因果关系。如果裕公既不是尧姓,也不是饶姓,与尧山不靠谱。如果裕公姓尧,是帝尧后裔,具有血脉的传承,是嫡系部队,自家可以加食为饶,为何还是拉关系,找靠山,因山得“饶”呢,多此一举。
例二:有谱说:“到汉高祖统一天下,实行郡国制,把该邑改为饶阳郡,裕公为安都长,后避秦乱,谥食为饶。”既然汉高祖统一天下,还避什么秦乱,以讹传讹。
例三:«史记»曰:赵悼襄王“六年,封长君以饶。”“齐国有大夫食采于尧邑(饶阳县一带)。”“尧氏望出平阳郡”等。明明白白都是“饶”字。为何硬说是“尧”字呢?由于多部家谱,多位宗亲撰文,把尧和饶两字揽在一起,绕来绕去,混为一谈,不能自拔。为什么要如此纠缠,要么是抄错了,要么是非把裕公说成是尧帝之后。
4.造假所为。在初编家谱和历次续谱的过程中,确有一些参修人员或谱匠,不尊重历史。利用饶氏之源的不明情况,借题发挥,添油加醋,胡编乱造,以假乱真,达到其显耀家族之目的。
经查证:史学家和姓氏专家学者著有各种姓氏书籍中,有关饶姓之源其由来分别是以国为氏、以封邑为姓、以地名为氏。并没有帝王赐姓的记载。然而各地家谱:竟有五个帝王先后赐饶姓。
帝王赐姓最典型的是汉宣帝下诏讳“尧”赐尧濙改姓饶。诏书赐姓,影响很大。至今仍有宗亲不断从正面作为主流引用。其实只要查阅班固著«汉书»,司马光著的«资治通览»就一目了然。可证明其是一篇借题发挥,伪造饶氏之源的谎言。
赐姓,秦汉以后,封建大统一的专制国家形成后,历代帝王为褒奖笼络臣属的一种政治手段,赏赐对象多为有功之臣。
史书载饶姓一无明君,二无有功之臣,何来赐饶姓。
5.总合而成。是指饶氏后人认识到同宗共祖之间,同胞兄弟骨脉相连。而家谱记载不一,祖源繁杂难辨。而近年来乱抄乱接之风,有增无减。处于关心家谱的完整性,本着家族姓源的严谨性,乘宗支联修家谱之机,对本族始祖的渊源与来龙去脉,进行调查,分析,甄别,整合,编写出符合饶姓历史的源流篇。
笔者纵观当代各地修谱的记实,认为«大埔饶氏文化血脉的渊源与传承»,大冶«饶氏宗谱·敦睦堂»载:“平阳饶氏历代总源流。”两篇源流,虽不能完全确定其历史的真实性,但其内容文字的结构,世系断代史的有序对接,历史年代的顺延,得姓的由来,谱载内容的依托,史料为佐证,都在情理之中。这种具有开拓精神编写家族史,是一种创举,与挂靠帝王赐姓,胡编乱造有本质的区别。不仅为各地续修家谱总合源流篇起到了示范作用,也为编纂中华饶氏通谱提供了参考价值。
第三,尧与饶姓始祖之说
何谓祖、始祖。按字典,词典解释:祖先,先祖,祖宗远祖或国祖等。是泛指,是用某个特定的对象指称总体概念。(跟“特指相对”)这就是说泛指跟特定的受姓始祖是相对的。始祖不是通称。
基于此,当前有人大胆提出把尧帝~饶氏始祖为命题,尊尧为始祖的研究主线,笔者认为不可取。原因有三:
1.从时间来说,舍近求远,可望而不可及。史学界对“夏商周断代工程并没有完全解决。”饶氏当今宗亲不仅要研究饶氏在“断代工程”期间的源流世系,还要上溯至帝尧时代。而帝尧时代:一没有文字记载;二是尧始自何人,也是未知数。故此,当前人员不多,资料不够,资金缺少的情况下,探索主线可能吗?
还要注意的中华姓氏的产生远比夏商周时要晚。据考古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氏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从女旁。如:姜、姚、妫、姬、娲、婢、妃、好、姓和嬴等。夏商周三代只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研究饶氏由来,也应如时同步进行。远在尧夏时期,探求尧,饶得姓,难说其存在的可能性,也是大海捞针。
2.从宏观而言,尊尧帝为始祖研究,界定不明,概念不清。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据«现代汉语»解释:炎黄指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个帝王,借指中华民族的祖先:炎黄子孙。“三皇五帝,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尧,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这些传说的上古帝王能有世系可考吗?
有人会说饶氏是帝尧后裔。界定不准确,是尧帝后裔应该是系出祁姓。而不是系出帝尧。陶唐也好,帝尧也罢。«史记»告知:“国号。”“帝王名。”国号,帝王,是历代王朝不同时期确定的国名,帝名的统称,不是具体人的姓名。不能产生子孙后裔。帝尧祁姓。祁姓后代可称祁氏后裔。同样道理,唐朝是国名,唐王李氏子孙才可说是李氏后裔,难道会有国号唐朝后裔吗?唐帝王姓唐吗?李世民赐李姓,不是唐姓。
“饶本尧后”,也不能说成是饶本帝尧之后。帝尧祁姓之后代子孙以帝尧谥号为姓,才有尧姓,尧姓从祁姓中产生,饶姓是从尧姓中演变为饶氏,这是两个不同的姓氏由来,不能混为一谈。说尧、饶“共祖”,尧为饶始祖,伦理不通。
始祖是一个特定的称呼,具有特殊性,不是泛指。一个姓的产生,其得姓祖,就是始祖。就是这个姓氏的“生父。”因为源流世系谱载:第一世就是生父。其分支在迁入地为始迁祖,当然也可称是迁入地开基创业的始祖。其他可统称列祖列宗,远祖,祖先,老祖,先祖,国祖等。
如果炎黄子孙都称炎黄为始祖,那么区分姓氏由来也没有实际意义。何况炎黄是借指中华民族的祖先。难道饶氏也借指尧帝是始祖吗?
3.从微观分析:将尧定为饶氏始祖是对饶氏族谱的否定。从各地家谱载:大多数谱载详发山西平阳。已查发现谱载十三支饶姓不同的姓源中,竞然只有五支谱载饶氏是“帝”尧后裔。有五种分别载:尧后,避神尧,尧山,尧君素,佐周赐姓。
史籍和姓氏专著中论证八支饶姓由来,有七支未涉及帝尧,只有一支说是“唐尧之后有饶姓。”
由此,可以证明:历史上史籍和谱载饶是“帝”尧之后裔,大多未被认同。这也可以印证饶是帝尧后裔,既无族众基础,也缺少理论依据。主要是近年来宣传的操作,故此,得出把尧帝~饶氏始祖作为命题研究。
从谱载几个大支饶氏源流总世系查阅,也未发现载:尧帝为始祖。
饶裕公世系家谱,有说其“饶姓始祖。”“开山始祖。”“饶氏开族之祖。”“平阳一世,得姓始祖裕公。”
饶清公总世系,“第一世清公”,“尊清公为鼻祖。”
饶大杰公历代世系。载:“始世祖第一世。”“饶氏宗谱一直系大杰公为始祖。”
伯芬公总世系。说:“平阳世系伯芬公一世。”“伯芬公首君是吾族总根嫡脉太原平阳,太源始祖也。”
四支总世系家谱,所载一世,年代久远,谱书分佈范围广,约占饶氏总人口百分之六十以上,姓源虽有误导,但认定饶姓为始祖是一致的,不可置疑。
由此,可以得知,我饶氏老祖早就明确界定尧,饶是两姓、两祖。饶姓是饶氏的开族始祖,清楚明白。为了使后代子孙,不忘初心,严加区别。特设堂号,平阳堂,堂联“饶邑启姓,平阳阀阅。”发祥于山西平阳。
历史走到今天,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质遗产是取之不尽。子孙们应好好保护,发扬光大。只是老祖宗对尧姓演变为饶姓交待不清楚。今天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前进一步,写清楚饶氏源流篇,厘清饶氏世系传承,就是对祖上的遗愿、对子孙后代的一个交待。如果想做大文章,凭现在的条件,那是异想天开。
修编饶氏源流篇,厘清饶氏世系传承。要采取司马迁“详今略远”的方法,“不究远祖”的心态,不忘初心。深刻认识家谱是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之一。书写饶氏历史,应服务和服从于书写国史的一部分。在尧都及尧舜时代的传说在未被列入正史之前,我们就抢占先机,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标新立异,编造故事,塑造人事,这既不严肃,也违背了写史的原则。我们一定要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在历史发生的真实事件中,占有翔实的材料,以史为证,书写与家族有关联的姓氏源流史。一定要对历史负责,经得起历史检验。如果不是这样,仍然束缚在神化、迷信、显耀的纷纭中,在科学发展的当代,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测试,我认为书写这样的族史是一种倒退。
原载于:中华饶氏2016年第四期 责任编辑/饶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