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都承载着丰富的人类文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着多彩的地名文化。地名因地而生,因人命名;因地而存,因人而变。家谱中的一些地名,或源于家族历史,或源于民间传说。千百年来时移世易,沧海桑田,有的地名消失了,有的地名数易其名。悠悠岁月,回首沧海已数番,感慨无尽又何言,桑田转眼尤能识,留得古韵存世间!
介冈饶氏始祖饶竦,字异林,临川人。负气节不苟阿时而文名出众。初与王安石友善,及王安石力持新法,朝议沸腾。公入见极言更张大骤,摇动民心,小人奉行,徒滋睃剥,荆公不能用。熙宁六年(1073)下第,以诗诋王荆公遂不仕,隐居玉湖别墅,玉湖实为白湖之雅称。玉湖即白湖峰,又名白狐峰,即现在白虎岭。
白虎岭,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县黄马乡罗渡村,面积12平方公里,1952年由进贤县划归南昌县。白虎岭及周边有水云禅寺、龙泉寺、付江庙、鹤林寺、地母庵五大寺庙,僧人众多,各寺庙尽食周边百余里之烟火,每年的清明和农历八月庙会期间,寺庙游人如织,形同民间进行商贸交易的集市,故有上灯市、下灯市地名之说。
宋咸淳甲戌年(1274),八世祖养浩公始修家乘,谱名为“介冈”《饶氏家谱》。“介冈”到底在现今何处呢?康熙十二年(1673)版《进贤县志》卷一载:介冈,邑治西五十里……与临川县抵界,饶氏世居于此。纵观其他各个年代的史志疆域图,都没有标记“介冈”,只有“界岭”、“界岗岭”、“界岗”的明确标记。有关“介冈”、“界岭”、“界岗岭”和“界岗”,是不是同一地域呢?值得考究。
嘉靖四十二年(1563)版《进贤县志》疆域图,图中无白狐峰、鹤仙峰标记。万历十六年(1588)版《南昌府志》进贤县疆域图中明确标有“界岗岭”。“界岗岭”在进贤西北,鹤仙峰以南,此处于进贤县、丰城县、南昌县三县交界处的山岭,故称之为“界岗岭”。康熙十二年(1673)版《进贤县志》疆域图,有“界岗”的明确标记,雍正十年(1735)版《江西通志》载南昌府疆域图,有“界岭”标记。“界岭”在进贤县城西南,与南昌县、临川县相邻,这一区域应为抚河东支河与西支河之间山脉的统称。
“鹤仙峰”在进贤县三十八都,白狐峰以南,“鹤林寺”就座落在鹤仙峰南侧。道光三年(1823)版《进贤县志》疆域图有明确标记,但没有明确标记出“界岭”、“界冈”、“界岗岭”或“介冈”。现代《江西省南昌县地名志》黄马公社地名图中,清晰标记了“界岗”,即现南昌县黄马乡涂洪村委会界岗自然村。综上所述,“介冈”应该是位于今南昌县黄马乡涂洪村委会界岗自然村周边区域,但“界岗”自然村与“介冈”并不是同一个地方。“介冈”应该是抚河进入南昌县后,东西两大支河之间的广大区域,其中就包括白狐峰、鹤仙峰、螺丝盘顶,界岗饶家等区域。
白狐岭,原名白湖岭,因岭下有一白湖,故名。现名“白虎岭”。鹤仙峰,原名中岭,介冈《饶氏家谱》有明确记载。因明代鹤林寺的建造而更名为鹤仙峰,现名“宗岭”。九江湖口周边数县清公支《饶氏宗谱》,多处有上界岗、下界岗迁徙记载。上界岗、下界岗又名上灯市、下灯市,其实是介冈区域中的地名,古鹤林寺就在介冈下灯市,亦称下界岗。
康熙十二年(1673)版《进贤县志》卷十七有“弘敏,字颖学……隐居介冈之灯社及奉新庐田”的记载。所谓的“灯社”,可能是将灯市按谐音写作灯社,又或是进贤方言将灯市发音而误载为灯社,灯社并非民间宗教组织。古鹤林寺乃佛教寺院,也不是某些人说的是介冈饶氏家庙。介冈饶氏家庙在村内“兄弟部堂”旧居一侧以北不远处,现仅存部分残存的墙基。
介冈饶氏,自始祖竦公开基以来,前十余世族不盛丁不繁。十一世祖坤公,字祟本,号拙樵。性仁厚有才识,亦精形家,择塘南杨梅冈之吉址,遂徙而家焉。原居中岭等处的竦公后人,逐步南移至今天的界岗自然村。自始族益盛丁亦繁,才造就了明、清二朝“一门黄甲”之基业!
介冈《饶氏家谱》中的一些地名,是族人用来识别不同地点的语言符号,也是珍贵的人文资料。从古至今,众多古地名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些山岭、湖泊、河流、寺庙及古代遗址,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些古老的地理符号,是一部活生生的的历史画卷,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介冈饶氏家族文化的磅礴发展过程。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参考资料:介冈饶氏民国二十年九修《饶氏家谱》,江西师范大学徐为结老师、林秋平老师所撰论文。)
江西丰城饶承初
二零二三年七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