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与饶氏
汀州与饶氏有着不解之缘,据史料记载,在宋朝末年,我们的老祖宗,吉安永丰缠岗进士饶济宇(讳传,名季礼)任汀州通判,(注: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郡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通判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在任期间,在汀州城内著名风景区、卧龙山的龙首八角楼前开基,而成为汀州始祖,老祖宗选择这一城内独有的风水宝地,足见其有睿智的眼光,八角楼前成为今天济宇公数万后裔的发祥地。
明代有南昌举人饶景旸任汀州知府,因在任期间,廉洁勤政、体察民情、不畏权势,造福一方。尤其在秉公执法方面,刚正不阿,深得汀州人民爱戴。据府志记载:“因清操明断,汀人有‘铁面冰心’的赞誉。景旸公逝世后,汀州人民怀着对其十分崇敬的心情,将其灵位置于万魁塔(汀州风景名胜之一,现为上上塔)前的文昌祠内供奉,这是汀州人民对他功绩的最高肯定!
在古代于汀州任重要职位的还有济宇公的后代、任汀州通判的大埔进士饶金;临川进士任汀州推官的饶传,还有训导饶智、课税司大使饶方、教授饶澎、知县饶瑀。。。。。。
汀州成为中央苏区后,1931年,汀州市苏维埃政府成立,被称为“红色中华第一市、福建第一个设市城市”,-汀州市首任市苏主席是我们饶氏的后裔饶根。
新中国成立后,长汀(原汀州)第一任县委书记又是济宇公的后裔,广东大埔的饶良新。他先后担任中共长汀县工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军区龙岩军分区驻长汀军事代表团副主任兼长汀县独立第5团政治委员。1983年12月,经广东省委组织部批准享受正厅级干部待遇离休。现在汀州饶氏联谊会的秘书饶文标说起饶良新来还深有感触,他说,他父亲当时没工作,去找饶良新,他当即写了一张介绍信叫他去南山任校长。
汀州武平县还有一位济宇公后裔,广东大埔的饶弈昌,也是解放后第一任县长,(1949年,6月任)饶 弈昌后任国务院侨办、中国新闻社司局级干部,饶练同志 逝世后,国务院侨务办任启亮和中国新闻社社长郭招金等领导同志参加了告别仪式。中共大埔县委、大埔县人民政府、中共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大埔县茶阳镇党委、大埔县茶阳镇政府、太宁村党支部、村委会、中共武平县委、武平县人民政府、福建龙岩闽西日报社、闽粤赣边老同志联谊会以及原中共龙岩地委副书记邱锦才、福建老促会副会长谢毕真、原闽西日报社副总编辑许诺夫发来了唁电,大家对饶练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对他的革命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992年,济宇公之一郎公后裔饶作勋,调任长汀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97年5月起任长汀县委副书记、县长;1998年8月起任长汀县委书记。(现为龙岩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在长汀工作期间,致力于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先后两次提交了“关注农村和农民问题”和“尽早开通赣龙铁路”的两个“一号提案”,尤其是关于开通赣龙铁路的提案引起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重视。东南新闻网:“贯穿闽西这块“红土地”的“赣(州)龙(岩)铁路”,终于在新世纪的第一年顺利破土动工。对此盼了几十年的老区人民不会忘记,这条铁路能较快地立项、批准与兴建,与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饶作勋等和全国政协委员王耀华、林开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赣龙铁路的开通,对促进沿海港口发展,加强海峡两岸联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有着深远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赣龙铁路的提案对以后开通的龙长高速(即将贯通赣龙高速)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9年,济宇公之一郎公后裔、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世界客属总会理事长饶颖奇回到长汀祖藉地寻根问祖。他说:回家的感觉真好!他是十五世祖忠山公迁往台湾已九代,现有饶氏子孙100多人。同在海外的汀州饶氏名人还有:二郎公之后裔、有“南饶北季”之称的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饶宗颐;澳大利亚华人协会会长、市长决策顾问饶国辉。。。。。。
汀州是饶氏的福地,汀州人杰地灵。汀州哺育了饶氏家族兴旺发达,希望我们饶氏能为汀州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