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南昌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讲座。南昌理工学院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一场名为《嫦娥卫星与中国深空探测》的报告,不时被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打断。
台上作报告的正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院、嫦娥二号副总设计师饶炜。饶炜这次回到家乡作报告,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知识讲座,而且用自身的经历激励了众多学子。
人们惊讶的是,年仅39岁的饶炜就当上了嫦娥一号卫星的总体主任设计师、嫦娥二号卫星的副总设计师。他又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呢?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几乎从不说“自己的故事”,记者只得辗转采访了他的亲朋好友。
![]() |
饶炜(右一)
饶炜
●39岁
●南昌人
●1989年从南昌二中毕业,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发展部研究员
●嫦娥一号卫星的总体主任设计师、嫦娥二号卫星的副总设计师
小时经常坐在阳台仰望天空
饶炜的高三班主任于淑秋已经70岁了,谈起饶炜,她第一句就是:“他是个爱动脑筋、思维敏捷的人。”
“上课时,一些学生将课堂笔记一字不落地记下,而饶炜课堂笔记是记得最少的,但是他脑子里问的为什么要比所有的同学都多。”于淑秋说,下了课后,饶炜还会缠着自己讨论问题。
于淑秋说,饶炜的求知欲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不管是主课还是副课,他都会非常认真地听,并高质量地完成作业。”
26日,饶炜的母亲告诉记者,她当时在医院工作,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很熟。每次一到新书,她就帮儿子借。她说,饶炜小时候对无线电、物理、天文探索类的书籍很感兴趣。那时候,饶炜经常搬个凳子,坐在阳台,然后仰望着天空。
带着儿时对天文和飞行的热爱,饶炜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读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专业。
有问题主动地从自身找原因
团队精神对于一个航天人至关重要。2004年,嫦娥一号正式立项。从事这一预研工作很久的饶炜,被直接任命为主任设计师。饶炜深知,这么复杂的一项工程只要稍有差错就会酿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在团队里,他从自身做起,遵守工程系统管理规则,只要稍有差错,他便先主动地从自身找原因,自我检讨。在他“高标准、严要求”的领导作风下,大家都自觉地加强了安全质量意识。
“意见不同”在饶炜分管的工作当中时常发生,作为嫦娥一号一名主任设计师,饶炜总是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以大局为重,顺利地完成各项任务。在工作中,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无私奉献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善于采纳别人不同意见。他的这种工作作风给了周围航天人更多发挥自己专长的机会。团队的凝聚力更强了。
是一本活的“卫星手册”
饶炜很缺时间,就连驾驶证也断断续续考了三年才拿到。
可是,饶炜对工作却很较真,对卫星每个设备的位置、状态和功能都了如指掌,同事们都称饶炜是一本活的“卫星手册”。需要他签字批准的文件,即便只有一个错字都要拿回去重改;他常常跟着搬运工一起装卸设备,衣服湿透了仍继续工作;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加班,睡眠很少的他经常靠喝咖啡提神,成了试验队有名的“咖啡达人”……
时间,对于饶炜来说,真是太宝贵了。在北京工作的同学赵焰说,自从饶炜担任“嫦娥一号”总体设计主任设计师以后,他很少参加同学聚会,即使来,也只是打一个照面。
一心忙于工作的饶炜,现在连他和妻子的户口也没有迁到一起,还是单个的。饶炜的父亲感叹:“饶炜太少考虑个人的事情了。”
有空闲会带妻子去旅游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少不了一个女人的支持。
饶炜直到32岁才结婚。之前,亲朋好友给介绍过有北京市某局长的女儿,也有某院士的女儿,但他都觉得不适合自己。“他搞研究的人,家里一定要有一个通情达理、耐得住寂寞的妻子。”饶炜的父亲说。
饶炜工作性质特殊,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而饶炜的妻子自己作为教师,工作也非常忙,但她仍无怨无悔。
2008年,嫦娥二号卫星正式立项,饶炜又被任命为副总设计师。为了抢时间、赶进度、攻难关,他常常忘我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即使很晚,她每天仍会到楼下去接他。”饶炜父母都觉得儿媳这样太辛苦了,多次劝说,但儿媳却一直坚持这样做。
而作为一位成功的男士,饶炜身上却并没有所谓的大男子主义。每当他忙完工作,回到家,家里有什么苦活累活,他都抢着干。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就会带妻子外出旅游散心。
看到丈夫取得的一个个成就,饶炜的妻子更加理解他。每当这时,妻子总会幸福地对饶炜说:“嫁给你不后悔!”
几乎从来不说“自己的故事”
饶炜是典型的南方男人。瘦削精干,沉默寡言,嘴角常挂着笑容,给人一种真诚、平易的感觉。特别是面对记者采访时,他的话很少,几乎从来不说“自己的故事”。而饶炜的父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一再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
报告结束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饶炜说,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航天人,在他们这个团队里,还有很多比他能力更强的人,他们都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着。只不过,他做的事比较让大家关注而已。
“不论做任何事情,只要你耐得住寂寞,花上一个三五年时间,甚至十年时间,潜心做好这件事情,一定会有成就的。就像饶炜一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嫦娥一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在作报告时,以饶炜作例子,谆谆教诲与会的大学生。
(转自大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