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鹿泉史家苦寻元代名相“史天泽”
类型:综合新闻  发布时间:2010/11/30 14:23:51  点击量:1419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老家在鹿泉的史风朝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将“寻根”进行到底。一是元、明两代,作为要塞,真定(正定)周边确实有过大量驻军。二是这两个时期,本地出现过许多如史天泽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如果能把这些事都搞清楚,不但对子孙后代有个交代,而且对于“石家庄过去那些事儿”也是一个丰富和补充。

  整理族谱得知祖上为元代名相

  老家在鹿泉市北寨村的史风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历史迷”。他曾花四年时间找寻元代名相史天泽散落在石家庄的踪迹,并试图靠一己之力补全史家的族谱。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他所属公司的总裁,总裁给报社打电话:“请帮帮我们公司的这个经理,如果通过媒体报道,能帮他解决了问题,一是可遂史风朝心愿,二是能帮石家庄续上一段几百年前的人事更替。”

  史风朝,40岁,元代名相史天泽之后,为续族谱已经花了四年时间。

  史天泽是谁?他是元帝国中汉人官至右丞相的唯一特例。于公元1202年至1275年在世,自1225年继其兄镇守真定(正定),1275年去世,出将入相50年,在军事、政治上功勋卓著,协助忽必烈一统江山,开创了元帝国,在之后四朝皇帝中,史天泽均受倚重。《元史·史天泽传》“二月,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史天泽卒,葬于真定。建祠于真定府获鹿县岳村(今新华区岳村),这个祠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被破坏了。”

  “小时候,我听说祖上是一个丞相,这几年,父亲让我整理族谱时,随着工作的深入,才知道祖上原来这么赫赫有名。”史风朝说,可惜四年过去了,家谱仍未续上。

  史天泽建祠于新华区的岳村

  石家庄新华区的岳(音:Yào)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较大的村落,使它出名的,正是元朝光禄大夫史天泽建祠于此。自史天泽始,史姓在岳村已经繁衍了近三十代人。

  “史天泽的墓位于岳村附近的后太保村,1994年修建石太高速公路时,河北省文物局曾对史天泽墓做过抢救性发掘。有一种说法是,后太保之所以叫这个名字,跟史天泽被封为太子太保有关联。”史风朝说,“一直到解放前,每年还有史姓的人到后太保村烧纸祭祖。”

  史风朝说,他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村中老人给他讲:北寨的史姓来自永清社,再往前,永清社的史姓来自岳村。“每年村里都会有上岁数的老人带着小孩到岳村‘吃会’祭祖,告诉下一代,这里是史姓发祥地。”

  这几年,史风朝的父亲催促他搞一个史家族谱,史风朝在多年搜集资料后发现,其实,史家在古石家庄的影响非常大,大得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史天泽“位兼将相,望重四朝”

  石家庄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栗永在其博客中,对史天泽有过详细的描述。栗永有一篇《出将入相竟显风流》的文章,称史天泽不仅战功卓著,而且善于文治。而事实上,不单单史天泽,史家三兄弟史天倪、史天安、史天泽在元初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在岳村,随便一位老人,就可以讲出史家先人的若干故事。史风朝说岳村至今保持习武的传统,就与祖上是武将有关。“据说史天泽死后,从北京到真定,共修了72个墓,足见朝廷对他的重视。”

  栗永在其文稿中,是这样描写史天泽的:“至元十二年(1275年)病逝,终年74岁。忽必烈念他功勋卓越,赠太尉,谧忠武。后累赠太师,进封镇阳王,为之立庙祭祀。史天泽一生,历经太祖铁木真、太宗窝阔台、乃马真后、定宗贵由、海迷失后、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前后七代五朝,‘是以出人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是很不容易的。元朝的建立结束了全国的分裂局面。史天泽对国家的统一是有贡献的,是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残缺家谱曾助发现史天泽墓

  史家三兄弟史天倪、史天安、史天泽死后均葬在本地。其中史天泽之墓在石太高速公路施工时被抢救性发掘。而据岳村史姓的老人讲,史天倪、史天安之墓,分别在大安舍和大马庄。

  “几年前,我和岳村几位老人一同到大郭村机场附近,老人讲史天安的墓在上世纪修建机场时,被埋在了下面。而史天倪的墓,根据残缺的族谱,已经准确定位。”史风朝说,南水北调中线施工前,曾有发掘的打算,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挖。

  “像史家这样的族谱,对于历史研究,是有帮助的。”史风朝说,当年抢救性发掘史天泽墓时,一时难以确定是不是真墓。后来省文物局考古队听说岳村有史家残缺家谱,就借来研究,最终确定了史天泽及其儿子史杠的墓地。

  族谱上断八代,希望能续补

  根据史风朝长时间的跟踪并多次到省档案馆查阅资料所知,目前在石家庄周边,史姓最集中的当数岳村,另外在寺家庄(鹿泉市),也有一千多人姓史。另外就是鹿泉市北寨村,有几百个人姓史。

  东良厢、后太保、花园村也曾有一些,但很零散。这些人是在元末明初“红巾军起义”时,因惧怕遭清算而分散开。后来到了清道光年间,祖人才开始“过会”,于是分散到山西、寺家庄、东良厢、永清社一带的史姓,才回来“吃会”、认祖,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解放前。

  史风朝说,目前岳村有一本残缺族谱,是1952年一名地主修的。在这之前,光绪年间修过一次族谱,但后来毁于洪水。

  现存的族谱,从史天泽始,第十代至十八代是断的。“我们重修族谱,就是要续上这一段,如果能续上,不仅对研究古代石家庄的历史,对于当时的文化、政治、驻军之研究,都是大有好处的。”史风朝说。(源自石家庄新闻网)

新闻发布人:饶旭华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