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饶毅与《饶议科学》
类型:饶氏新闻  发布时间:2011/1/3 13:50:10  点击量:1193    
 

    2007年9月,饶毅关闭自己在美国西北大学的实验室,全职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这是继钱学森、郭永怀等学者之后50年来,在国际上成名后壮年阶段全时回国工作的第一位国外名校讲席教授。
   
    饶毅不但学术出众,而且敢于说话,敢于批评,被誉为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回国将满两年的时候,他推出第一本科学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文集《饶议科学》。从国内“三流”大学的学生到国际一流学者,饶毅在书中以自己作为学生和老师对中美教育的经历和体验,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观点。

    本书是著名生物学家饶毅教授十余年来发表的科学文化作品的精选集,收约50篇文章、分4个部分,后两部分为本书的重点内容。
   
    “撩拨神经的基因”是一组科普文章,以基因和神经为主角,讲述它们与行为、社会、情感、历史等的联系,饶有趣味而又不失严谨。
   
    “令人尊敬的学者”是对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介绍和纪念文章。邹承鲁、郝柏林、林可胜、冯德培、邹冈、居里夫人,以及下村修、钱永健、穆拉德、崔琦等诺贝尔奖得主,主人公们经历各异、个性鲜明,展示了一组丰满鲜活的科学家群像。
   
    “享受科学的氛围”是作者针对国内科研环境和现状,有感而发的建设性意见和评论。作者不但学术出众,而且许多文章直陈中国科学界、教育界不良现象,以及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方面的弊端。因敢于做事、敢于说话,被誉为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甚至被某些媒体呼为中国科学的“教父”。
   
    “教育实践的理念”,则是作者对中国小学、中学、大学以及研究生教育的评述和感想。作为78级大学生和较早出国的留学生,作者一方面以自己的求学经历演绎了从国内三流大学的学生成长为海内外著名学者的奋斗史,另一方面,也以他作为学生和老师对中国、美国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亲身体验为基础,进行了诸多思考。如何刻苦、如何思维、如何看待名校?如何培养兴趣和拓展知识、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精神?中美教育体制和理念有何差别?新东方的英语培训真那么重要吗?是不是一定要出国去读研究生?且听顶级海归饶毅教授道来。
   
    诺贝尔奖年年都让国人牵肠挂肚,本书中也有好些文章与此相关。作者常在诺贝尔奖颁奖前一两天写科普文章,介绍他认为值得获奖的研究和学者,命中率之高令人惊叹。比如2002年颁奖前写的一篇文章,开列并介绍了21项他认为值得获奖的工作及相关科学家,2002年至今,每年都有获奖工作在他的清单内产生,因而被称为“诺奖预测”。2008年下村修、钱永健等获奖前夕,作者更是专作一篇长文,介绍相关工作,结果数日后诺贝尔奖评出,应验了他的“预测”。在被问及为何“猜得那么准”时,作者更是直言:“说得直白一点,这不是我准确,而是这个委员会跟我的水平有点接近了。”
   
    把讲课讲成说相声,通过说相声传道授业,是饶毅追求的境界,让我们一同领略。

新闻发布人:饶旭华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