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六十五载隔不断的族亲血缘
类型:综合新闻  发布时间:2011/1/15 16:40:10  点击量:1445    
 

        奉化市萧王庙街道汪家村下汪是个有着1000多户人家3000多人口的自然村,村里绝大多数人都姓汪。从1946年至今的65年间,在汪氏族人的心中一直有个心愿重修汪氏宗族的家谱。如今,他们终于如愿以偿。

11卷230多万字 一笔一画写下

下汪村村民汪武首带着记者来到溪口镇的王康乐艺术馆,见到了已经编撰装订成册的《奉化云溪下汪汪氏宗谱》(汪家村改名以前叫云溪村)。11卷家谱被整齐地放在馆长办公室里一张铺着金色丝绸的茶几上,家谱采用仿古书的线状形式装订,每本厚度都在3厘米左右,长度和宽度几乎都是A4纸张的1.5倍。王康乐艺术馆馆长汪国均是这11卷家谱的书写者,这230多万字的家谱全是他用蝇头小楷一笔一画在宣纸上亲手写下的。

虽然是手工誊写的手稿,但看上去却如印刷一般。在汪国均办公室的门口,有一张大案子,上面摆满了宣纸和笔墨,对于家谱的编撰,汪国均非常细心严谨,由于不能在宣纸上打格子,为了把每个字、每一行和每一列写得清楚整齐,他特地找来和家谱内页宣纸同样尺寸的白纸打上格子,誊写家谱的时候就垫在宣纸下面,这样在家谱上写出来的字就十分整齐。

每一页家谱上都有好几百个字,万一写错一个,整页都要作废。230多万字的文字量对于汪国均来说显然是个不小的考验,但对于自己编撰家谱的辛劳,他并不愿意过多地提起。

汪武首今年65岁,退休之前是一名医生,他是下汪的第31世孙。他告诉记者,汪国均也是汪家村上汪的,在发起重修家谱的活动中出了不少的力,由于他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写家谱的重任自然就交给他了。

下一步,家谱将送往印刷厂印刷。

65载后重圆谱 凝聚家族力量

今年61岁的汪顺章是下汪的第29世孙,是这次重修家谱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现在的他是奉化一家企业的董事长,之前曾任奉化市旅游局局长。

这次下汪重修家谱总共花了近50万元,而汪顺章一个人就捐了12万元,其余的钱全部由下汪汪氏族人自愿捐赠,每个人视自己的经济实力而定,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所有参与重修家谱的人所做的工作,也全都是义务不计报酬的。

汪顺章告诉记者,此次下汪重修家谱的活动最主要有两件事,一件是重修了文革时期被毁的螺星塔,另一件事就是重新修撰汪氏宗族的家谱。时隔65年重新修撰下汪汪氏宗谱,主要是想把下汪汪氏的发展历史系统地梳理一下,同时希望通过这么一个活动能重新定位下汪汪氏的文化内涵,把汪氏家族的精神更好地发扬下去,把整个汪氏家族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下汪建设得更好。他介绍,通过此次重修家谱,已经把下汪的一个庙宇和两个祠堂修缮了一番,同时还要对下汪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此外还制定了下汪未来的发展规划,接下来通过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将会把下汪的村庄面貌和村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汪永泉是此次下汪汪氏圆谱的另外一位主要发起人,今年58岁的他是下汪的第31世孙,现任溪口国家森林公园的场长。在此次重修的家谱中他承担了大量的组织工作。

汪永泉告诉记者,按宗谱祖规,本应三十年一小修,五十年一大修,但是下汪从1946年至今已有65年没有重新修撰家谱,延迟主要是历史变迁的原因,而如今族人兴旺,也到了该重新修撰的时候了。通过这次重修家谱活动,很多亲属关系得到了确认,这对整个下汪汪氏宗族是很有好处的,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族人了解家族的辉煌历史,让整个家族世代团结。

48名成员合作 家谱与时俱进

虽然汪家村下汪只有3000多位村民,但是加上亲属族人,下汪汪氏族人总共有3万多人。这么庞大的家族重修家谱,事先必须要有合理的计划和安排。为了此次重修家谱,下汪的汪氏族人还专门成立了下汪续修宗谱理事会,由48名成员组成,分工明确。

汪永泉告诉记者,现在的社会和65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了,社会在发展,人们的各种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这次下汪重修宗谱也是从现实的社会环境出发的。为了重修宗谱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既尊重历史,又参考社会现实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下汪续修宗谱理事会还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条例草案,并张榜公布征求全体族人的意见,公布了10天之后无人提出异议才成为正式条例。

汪永泉说,在《续修宗谱条例》中,对以往修家谱的传统改变最大的就是实现男女平等。按照传统修撰家谱的规定,在家谱编写过程中,子孙后代分支,男性继承者一般用红线和上辈连接,而女性一般用蓝色的线。汪国均告诉记者,为了充分体现男女平等原则,这次在家谱中无论男女全部统一用红线连接。

3万族人齐聚 庆典盛况空前

汪永泉向记者介绍,汪氏在汪家村生活已有1056年的历史,汪家村分为上汪和下汪两支,下汪的太公是民久公,民久公有三子,在族系上被称为大房、二房和三房,大房下有4子,二房下只有1子,三房下也有4子,每个儿子所在的家族被称为一个“堂前甲下”,九个儿子就是九个“堂前甲下”。家谱中收录的3万多汪氏族人就分属这九个“堂前甲下”,这也是《奉化云溪下汪汪氏宗谱》中对族人进行编排的总体结构。

据记者了解,包括下汪汪氏的亲属族人在内,此次《奉化云溪下汪汪氏宗谱》的重修,总共有3万多名汪氏族人参与,很多还来自国外。此次重修家谱从2009年7月29日开始发起,还在《奉化日报》上刊登了寻找下汪汪氏族人的通告,到2009年底完成了采访工作,2010年5月完成了抄写装册等工作,7月完成校对工作,宗谱由原来的5本扩充到重修后的11本。

 

    得知重修宗谱的消息后,很多下汪的汪氏族人从国内外赶到下汪。从新疆、北京、武汉和香港、台湾等地赶来的有200多人,还有100多人从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不远万里“回家”,本来只有3000多人的下汪一时间成了3万汪氏族人的团聚地,圆谱庆典喜庆热闹的场面盛况空前。

下汪汪氏族人在汪氏的祖庙云溪庙举行了盛大的圆谱庆典。1000多人在街道上载歌载舞,全猪全羊,红灯笼、长龙蜿蜒在汪家村山村小道上,下午举行圆谱大会,晚上焰火齐放。嵊州市第一越剧团还为村民连续演出了五天五夜的精彩节目。

汪顺章和汪永泉告诉记者,等家谱印刷完成之后,将把一整套完整的家谱放在天一阁永久收藏,同时村里留一份,三房一房一套,九个堂前甲下每个堂前甲下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一本,出资5万元以上的赠送本堂前甲下的家谱一本,其余村民如需要也可出资购买。 (本文来源:宁波网-东南商报 )

新闻发布人:饶旭华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家谱研究争论的几个问题   11.8
共筑根脉丰碑 赓续饶氏荣光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