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希望工程"在云南走过整整20年。
20年来,云南"希望工程"共募集捐款超过4.6亿,资助逾14万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援建希望小学1400余所。
负责实施"希望工程"项目的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了典型人物的寻访活动,并拟借此活动把"人人公益、快乐公益"的理念进一步地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就此,共青团云南省委书记、云南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会长饶南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把爱的种子,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播洒在每个人的心里面"
记者:"希望工程"在云南实施20周年,"希望工程"在云南实施有什么特点?
饶南湖:首先,"希望工程"的实施与云南的省情紧密相关。云南是边疆欠发达的山区,也是少数民族大省。从历史的角度看,教育底子较薄,在教育需求的满足上存在一定的缺口,因此实施"希望工程"的有其必要性。以前我们更多的是援建希望小学,下一步将在围绕希望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配备其它硬件、软件上作进一步的拓展。
第二,云南的"希望工程"工作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省内外、国内外有识之士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他们通过这个公益平台,把爱心播撒到需要帮助的每个角落。
第三,"希望工程"在云南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一代又一代的团干部根据团中央的相关要求和部署,执着地实施好"希望工程"。"希望工程"凝结着几代团干的心血和汗水。
第四,云南"希望工程"在诚信度上获得了社会的认可,社会信誉度和美誉度高。从筹款额上来看,呈现逐年稳步增长态势,今年筹款预计超1亿。这都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云南"希望工程"的认可。在"希望工程"的实施中,如何筹集捐款,怎么落实捐款,都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和相应成本,在这方面,全省各级团组织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和奉献。正是有了这个网络的强力支撑,人们口口相传,与云南青基会合作,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投身到公益和慈善中来。
第五,云南"希望工程"非常注重传播公益理念。"希望工程"筹集的捐款与党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相比,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但在筹款过程中,我们在传播公益理念,内心充满了理想和追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一直坚定的认为,筹款是一个方面,比筹款更重要的是"希望工程"在很好的传播一种"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公益和谐理念,通过"希望工程"的实施,把关爱别人和被爱别人的幸福传递得更远,把爱的种子,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播洒在每个人的心里面,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又把这些爱的种子,传播到其他需要被关爱的地方。
"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我想这就是捐助者的心灵境界"
记者:2006年底,您曾率团赴香港"感恩",感谢香港捐助者们多年来多云南的关注。在云南"希望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让您感触较深的是什么?
饶南湖:云南"希望工程"20来走过来,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从弱小到强大,从影响力比较低到更多的人听到"希望工程"就想到与自己有关的感人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有挑战,也有困惑,但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本着为青少年做好服务工作的理念,我们不断地探索创新。我们相信,所有的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去传播"人人公益、快乐公益"理念,困难不能阻挡我们坚定的信心。
记者:你想对捐助者们说些什么?
饶南湖:我要感谢他们的付出。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更多的付出,才有了山区孩子更多的希望;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让很多需要被关爱的人懂得自己也需要去关爱别人。他们付出的是钱和物,收获的是心灵的快乐和满足。我想这就是捐助者的心灵境界,即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
另外,我还要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云南"希望工程"能有现在这样的影响力,与媒体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也体现了媒体朋友的责任。很多媒体朋友还记得我们一起说过的一些话,用行动实现我们共同的心愿,把爱心种子传遍每一个人的心田,把爱的温暖送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手中。在这当中有很多媒体的记者,非常让我感动,他们身体力行践行公益理念,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通过行文引导社会,做公益,是找到快乐的一个重要途径。媒体把一个个感动从局部扩散到整个社会,扩散到更多的人群,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和谐美好。
"传递爱心,助人自助"
记者:云南"希望工程"20年纪念活动中要寻访"希望之星"等9类典型并予以表彰,您觉得这样做的价值何在?
饶南湖:我们将通过社会征集、捐赠人推荐和团组织申报的方式,征集希望之星、模范希望小学、希望工程贡献者等9大典型。活动将持续至12月中旬。
组织这些纪念活动,就是要把"人人公益、快乐公益"的理念进一步地传播出去,实现我们的公益梦想。比如在筹款过程中,要避免迷失方向,最重要的是"希望工程"的公益平台,在全社会进行精神的引领和弘扬,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实施的公益活动中来。
通过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我相信更多的人能进一步了解"希望工程"的内涵,他们不单是可以捐钱捐物,还可以捐时间捐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希望工程",来净化自己的心灵,让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更加明确、清晰。同时,通过20周年的纪念活动,让捐方看到他们的捐款落到了实处,他们的爱心在很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付出的同时也是未来更多人爱心付出的根源所在。
记者:我注意到走廊里的标语,这是你们的公益理念么?您对今后的"希望工程"有什么期许?
饶南湖:是的,"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传递爱心,助人自助;创造进取,追求卓越"和"人人公益、快乐公益"都是我们的公益理念。从2007年开始,云南希望工程的"资助"模式升级为"资助-发展"模式。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现在集中办学后,云南"希望工程"在做好传统公益项目的同时,要在帮助山区小学提高素质教育等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在援建希望厨房、希望电影、快乐体育园地、快乐音乐园地,帮助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教师培训等方面多下功夫,为实现教育公平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