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饶颖奇:两岸都是炎黄子孙 不应分开
类型:饶氏新闻  发布时间:2011/7/8 23:14:17  点击量:1114    
 

饶颖奇

六月的梅州骄阳如火,炎热的天气下,一位来自海峡彼岸台湾的老人风尘仆仆造访客都梅州,为的是践行他推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倡导和平发展的理念,鼓励两岸的客家人携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这位老人就是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的发起人之一、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在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举行前一天,记者有幸见到了这位年近八旬仍精神矍铄的老人,就创办高峰论坛的缘起与目的、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和互补、台湾客家人政治影响力等话题进行专访。

饶颖奇先生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执行长、台湾民意机构领导人、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等要职,从政经验丰富、阅世甚深,却保持着一颗坦诚之心,语态谦和具有君子之风,对记者的提问细心回答,侃侃道来,对于个别他认为涉及敏感的话题,则坦诚解释无法表态,整个专访在轻松的气氛下顺利进行。

记者:尊敬的饶颖奇先生,我作为客家人的一分子,对你多年来致力于推动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强化两岸和平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深表钦佩。如今第五届客家高峰论坛在梅州举行,你有什么感想?

饶颖奇:我和论坛的另一位创始人徐博东先生在一次“两岸和平研讨会”上相遇,当时他是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是研究台湾问题的专家,特别是对民进党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很偶然的机会,我们互相发现对方也是客家人,并且同样认为客家人可以为两岸的和平发展作出贡献,因为客家人内心有一股执着的“硬颈”精神。后来我们就着手把这一设想付诸实施,创立了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这一平台。

海峡两岸高峰论坛先后在北京、厦门、台北、龙岩举行了四届以后,我就特别主张第五届要在梅州举行,因为台湾和梅州的关系很密切,台湾有近500万客家人,有三分之二以上讲的是客家话与梅州的客家方言类似。而且梅州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文化昌盛,出了那么多的院士、将军、大学校长,两地经贸方面的往来可以促成手携手,文化方面的交流则能起到心连心的作用。

梅州接办这届高峰论坛,筹备工作做得细致到位,创造了很多有别于往届的创意,譬如两岸画家共同创作一幅《家园》油画,与最近两岸促成的《富春山居图》合璧有异曲同工之意,还有邀请凤凰台制作客家文化电视论坛,都是一种新颖的形式。

这次梅州被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我推动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一半的心愿差不多完成了。今后,高峰论坛应向常态化、机制化发展,成立理事会,大家热诚用心地推进,下一届希望能在赣州举行,再下一届在高雄举办,使之对两岸的和平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让客家人勇敢地站出来,做中华民族复兴的工作。

记者:客家人常以四海为家,这大概是“客”的含义,但在内心深处又依然保留对祖先和家园的依恋,延续“家”的精神内核。从有关报道知道,你的祖居地是福建龙岩武平县,作为一名客家人,当你第一次回到武平的祖居,你内心最深的印象和感触是什么?

饶颖奇:客家人不忘祖。我父亲在世的时候,一直叮咛,我们的祖居地在“唐山”,在福建龙岩的武平。从迁到台湾的开山祖传到我这一代,已是第九代了,我们依然记得根在那里。

2002年,我从“立法院”离任,就积极做两岸交流工作,希望很快回武平祭祖,就拜托龙岩方面有关人士寻找,可惜没有找到祖上的坟墓。2007年,我决定到武平县中堡镇的饶氏济宇公祠拜谒祭祖,一了寻根的夙愿。回到祖居地,回到自己的家,感觉真好。乡亲们放着鞭炮,面对着几千人,我作了离乡子弟回乡的演讲。更重要的是我让我的下一代知道了武平,最近龙岩举行定光佛文化节,我的女儿,现任国民党中常委、台东县议会议长饶庆铃就专程前往参加。

记者:从你的履历看,你在政坛从事政治活动成就非凡,年过古稀,你依然以文化为媒,为两岸的和平、交流奔走,你作出这样的选择,支撑动力是什么?你的家人支持你的选择吗?

饶颖奇:文化是一脉相通的,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民系。两岸的分裂是历史问题,大家同文同种,都是炎黄子孙,不应分开。历史遗憾要弥补。做好交流合作,推动和平发展。不能有误会,以致造成对立和战争。我已年近80岁了,愿用余力促进交流,带动两岸青少年参与,一代传一代。这次论坛,我的太太和女儿一同来参加,她们都很认同祖籍是在大陆,家人对我的支持是不言而喻的。

记者:现阶段和将来的一段时期,两岸“破冰”方面,你在文化和经济交流上有哪些建议?在台湾,客家人群体的影响怎样?

饶颖奇:两岸的交流不要着急,交往开展以后,你来我往,即使不是朋友、亲戚,慢慢地,有一天也会很自然地合在一起。现在期待台湾的客家、客家以外的朋友,不论党派,都来参加,对梅州的形象宣扬、旅游观光的发展都会有帮助的。梅州也要展开双手,敞开胸怀,特别是要继续改善交通条件,才能吸引更多的台湾方面的人士来梅旅游观光和投资。

刚开始,台湾的客家人是很受歧视的,特别是在日本统治时期,主要是在垦殖农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由于重视教育,平民也可念书,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客家文化推广得到重视。像“行政院”设立了客家委员会,各级政府也相应设有客家局或委员会,有人才、经费的保障,去推动保护汇整客家文化。

记者: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你眼中,台湾和梅州的客家文化是否有差异,如有差异,互补的地方在哪?你对年轻一代传承客家文化有什么期望吗?

饶颖奇:在台湾,凡是客家人占人口50%以上的地区,学校都会推广客家话,在台湾还专门有以客家话为依托的山歌班、歌谣班,立法机构还推动通过了《客家基本法》,把农历正月二十定位“客家日”,设有客家电视台、电台。这些可能是与梅州不同的地方,因为这些在梅州是自然而然的东西,台湾的客家人则因所处的环境,文化自我保护意识很强。

台湾对客家传统文化的保存整理比较好,如曾收集两岸的族谱,运用计算机形象展示,在台各地巡展,揭示族姓的来源,对阿扁的“去中国化”进行反击。

现在的年轻人都爱时髦,向往西化,因此对传统的礼教、伦理的宣扬很有必要,要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以先贤先烈为模范。文化的保存要靠年轻人,要让他们了解民族精神所在,要鼓励他们参加到我们的这类活动中来。(内容源自人民网)

新闻发布人:饶旭华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