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饶国梁长眠黄花岗(组图)
类型:饶氏新闻  发布时间:2011/10/10 23:00:30  点击量:1202    
 
大足县国梁镇饶国梁故居 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广州起义当敢死队员 饶国梁长眠黄花岗
大足县国梁镇饶国梁故居 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辛亥革命时期使用过的“世界大同,天下为公”杂件盒 记者 邹飞 摄
辛亥革命时期使用过的“世界大同,天下为公”杂件盒 记者 邹飞 摄
萧湘生前使用过的“难得糊涂”铜浆糊盒 记者 邹飞 摄
萧湘生前使用过的“难得糊涂”铜浆糊盒 记者 邹飞 摄


  生平简介

  饶国梁:1888~1911年,字作霖,号绍峰,大足县云路场(今国梁镇)人。他秉赋聪慧,性格坚毅,幼年私塾读书,勤学好问,13岁能读经史、做诗文。长大后,接受孙中山的革命主张。1911年4月27日,在广州起义中被捕,写下绝命书。4月30日英勇就义,年仅23岁,葬于广州黄花岗。

  在大足县国梁镇上,有一座典型的欧式建筑,黑砖镶嵌,白线勾勒,线条分明,轮廓清晰。它就是黄花岗烈士饶国梁的故居。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在故居中忙上忙下,正在进行装修。国梁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装修工作始于今年3月,共投资350多万元,拟于今年10月10日布展之后免费向社会开放。

  重庆市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杨力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重庆籍辛亥革命英烈,饶国梁历来受到重庆人民的尊崇和怀念。1941年建于人民公园的四川革命先烈纪念总碑,就是为纪念广州起义中殉难的喻培伦、饶国梁、秦炳三位烈士而建。

  求学陆军学堂投身革命

  今年55岁的饶勇,是饶国梁的侄孙。昨天,他对记者介绍说,饶国梁的父亲饶树奇读四库全书,通经史方略,但屡试不第,他育有三男一女,饶国梁排行老二。

  饶勇回忆说,他小时候曾听父亲饶有钦聊起过关于二爷爷饶国梁的故事。他说,饶国梁少时家穷,但在父亲的影响下,写得一手相当漂亮的好字,每当逢年过节,他就和父亲等人一道,去给人家写对联。后来,饶国梁先后在大足县城、江津上学。受进步思潮影响,求学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投身革命。

  那时没有火车和汽车,饶国梁去四川只能靠步行,刚到成都就大病不起,幸得重庆老乡蒋大童的资助治愈。1908年,在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求学期间,同盟会派遣内江人喻培伦潜回川鄂结纳新军,发现饶国梁身怀壮志,便介绍他加入同盟会。

  饶勇说,1909年8月,饶国梁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充任第65标见习官。有一次,他在成都议论清王朝腐败,主张革命,结果被朝廷爪牙告密,当四川总督赵尔丰派兵搜捕他时,他获信弃官逃走,后来到上海,加入上海同盟会。

  乔装打扮运军械到广州

  1910年11月,孙中山在槟榔屿(今属马来西亚)召集会议,决定集中同盟会精干力量,在广州发动大规模起义。不久,上海同盟会接受到组织交给的任务――把一批军械连夜运入广州,会友一致推荐饶国梁担此重任。

  饶国梁也当仁不让,他收下船票,打扮停当,左手提一只高级小皮箱,右手拄一根文明棍,疾步走出小弄堂,在四川路喊住一辆上等人力车,说一声“浦江码头”,跳上车,消失在十里洋场的夜色里。

  到了码头,饶国梁发现但懋辛与巡检还在交涉,会友无法将军械搬上船,他便派头十足地迈步上前,直冲但懋辛和巡检吼道:“货为啥还没装上船?”说着,故意抬腕看看表,用文明棍敲了敲巡检的脑袋,巡检被他搞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会友趁机把军械装上船,船顺利抵达广州。此后,饶国梁经常往返于上海与广州之间,既从事联络会党工作,又从事运输军械的任务,从未出现过闪失。

  起义被捕写下绝命书就义

  1911年4月,经过考试,饶国梁成为广州起义的500名选锋队(敢死队)员之一。

  4月27日下午,黄兴率领留广州的革命党“选锋队”宣布起义,广州起义分十路进攻。饶国梁带领20名选锋队员连续打退敌人数次冲锋。拼战至深夜,他率领的20名选锋队员已所剩无几。后来,一伙官兵向他扑来,将他重重包围。此时弹药用尽,他扔掉枪,抽出剑,突破包围,向前冲去,不想因道路不熟,误入清营,又被重围,激战中饶国梁负伤跌倒,众多敌人扑了上去,捉住饶国梁,如获至宝。

  战斗刚刚结束就开庭审判。在敌人的庭上,饶国梁大义凛然,怒斥敌人,无所畏惧地说:“我们革命党人不流血牺性,人民就不能得到幸福生活。过着牛马式的奴隶生活,有什么意义?为国为民牺牲生命,是值得的。”于是提起笔来,写出他参加革命的目的和经过。这就是至今流传于世的“绝命书”。

  1911年4月30日,他惨遭敌人杀害,年仅23岁。1911年5月2日,同盟会员潘达微等人,将他与同难71人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为缅怀先烈丰功伟绩,1934年和1986年,饶国梁家乡大足县两次为他修了“辛亥革命广州殉难烈士国梁纪念碑”,碑上镌刻着对联:“看不惯鞑虏专横,为国捐躯,血染广州城边路;行堪作邦人矜式,其身虽死,名垂棠邑陌上碑。”

  亲人回忆

  起义前已做好牺牲准备

  在饶国梁的故居,堂屋正中央有一张照片,饶勇昨日告诉记者,照片上穿着军装的就是饶国梁,这是他当时在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时照的。

  饶勇回忆说,1909年5月,饶国梁在大足老家与当地一位叫覃惠仙的女子结婚。这张照片也是由覃惠仙一直保存,上世纪60年代,覃临终前将它交给了饶家人,后来经过放大处理,就一直挂在堂屋中。

  谈起饶国梁当年起义,饶勇告诉记者,在起义之前,饶国梁曾回过重庆,约大哥饶国栋来渝会晤,说自己准备参加起义,哪怕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他希望大哥要好好侍奉母亲,恪尽孝道。1910年10月,饶国梁寄诗向母亲和大哥告别:“尽忠难尽孝,无志即无光”,“从此永离别,誓将夙愿偿”。12月,饶国梁向妻子覃惠仙表明心意:“夫妻相结发,本是好姻缘,怎奈国多难,无心暇鼓弦。”“满清王朝被推翻后,覃惠仙才知道丈夫阵亡于广州起义。”饶勇说,自此之后覃从未改过嫁。他说,他曾见过覃惠仙本人,“她长得很高大,人也很慈祥”。

  饶勇告诉记者,每当清明时节,他们都会在老家祭奠二爷爷饶国梁,但至今还从未去黄花岗拜祭过他。他说,自己曾经多次梦见过二爷爷,也很想到广州去给他扫墓。首席记者 黄平

  辛亥革命文物图片展昨开幕

  孙中山签署的第一号委任状亮相

  本报讯(记者 纪文伶)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走向共和――辛亥革命历史文物图片展》昨日在重庆大剧院展览厅开幕,展出了孙中山签署的第一号委任状等文物照片。此次展出的文物文献和历史图片及画卷共500多件。

  昨日,重庆图书馆的一批珍贵文献也是首次公开亮相,像辛亥革命在重庆的示意图,手绘标明了重庆蜀军政府所在地、重庆辛亥革命起义的指挥部、夏之时率起义部队抵渝路线等。此外包括《蜀中先烈备征录》、《辛亥四川路事纪略》、《孙中山先发十讲》、《最新袁世凯》等珍贵书籍文献也是首次亮相,以及孙中山签署的第一号委任状――也就是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的第四天,任命朱芾煌为总统府秘书员的委任状。萧湘生前使用过的“难得糊涂“铜浆糊盒物品、但懋辛的亲笔字画,还有武昌起义成功后,纹银汉阳县令印章等文物都是首次亮相。

  在昨日的展出中,一组由重庆文化名人牛翁作序,川美王世明教授领衔团队历时7个月创作而成的系列画卷――《辛亥革命在重庆》亮相展场。画卷由41幅画组成,高1.5米,分为思想启蒙、保路运动、蜀军政权、二次革命4个部分,述说了百年前在重庆发生的这场革命中,巴蜀儿女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所立下的卓著功勋。

  曾任孙中山秘书的垫江人任鸿隽的侄孙任尔宁昨日也来到了现场,老人深情地说,无数先辈为了辛亥革命做出了牺牲,希望现在的人们更多去了解这段历史。

  据了解,10月12日前,市民都可以前往大剧院免费参观。

 

新闻发布人:饶旭华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