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饶德枝图书室”传递两代爱心
类型:饶氏新闻  发布时间:2011/10/20 8:56:01  点击量:976    
 

尽捐母亲遗产4万 古稀老人圆母遗愿

“饶德枝图书室”传递两代爱心

  在九江市庐山区莲花镇东城小学,有一个刚建成不久的“饶德枝图书室”,这是76岁的郭秋云捐出母亲饶德枝全部遗产建立的。从海南到九江多次来回奔波,郭秋云终于圆了母亲遗愿,她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欣慰和愉悦。

  精选2000册图书

  东城小学位于庐山脚下,较为偏僻,规模也不大,现有学生230名。学生来九江市区看书或买书需要将近1个小时车程,很不方便。而学校原有的图书室不仅书籍数量少,而且多为陈旧书籍,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求。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郭秋云觉得用母亲4万元遗产捐建一个图书室非常合适。为此,她与儿子精心挑选了2000册涉及文学、艺术等多个门类的图书,捐给了东城小学,于9月16日正式建立了以母亲名字命名的“饶德枝图书室”。

  看着众多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东城小学的孩子们非常兴奋。

  母亲4万元遗产用到了实处,郭秋云特别开心:“终于圆了母亲的心愿,在家乡做了件好事,希望知识能够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文盲母亲推崇读书

  饶德枝1915年出生于东城村一户贫苦人家,从未有过上学的机会,很早就跟父母一起种地干活。

  建国后,劳苦大众翻身作主人,饶德枝成为集体企业的职工。

  退休后的饶德枝老人,每个月都有退休工资可领,可老人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非常懂得节俭,退休金大多被存了下来。

  饶德枝就生育了郭秋云唯一一个女儿。童年的郭秋云与母亲饶德枝就生活在东城小学后面的村子里。

  虽然从小家庭贫困,且幼时丧父,但郭秋云从小就深受母亲乐观和坚强精神的影响。“妈妈经常跟我说,她小时候没机会读书,一辈子都是文盲,吃了很多亏,要我一定要识字。”郭秋云老人说,“小时候为了得到学习的机会,我经常去捡别人不要的书读。为了开创新的生活,1989年我去了海口打工。凭着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在海口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

  人在异乡心系家乡

  为了便于照料母亲的生活,在外站稳脚跟的郭秋云后来将母亲接去了海口定居。

  虽然生活方面由女儿照顾得好好的,但饶德枝老人却始终惦记着家乡,常常跟女儿唠叨“树长天高,落叶归根”,并多次向女儿提起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希望有朝一日能为家乡做点微薄的事情。

  2009年,95岁高龄的饶德枝老人带着报答家乡的心愿离开了人世。

  母亲去世后,郭秋云脑海里经常回响着母亲生前的叮咛——“回去好好报答家乡!”

  于是,已是76岁高龄的郭秋云,今年在海口与九江两地之间辗转多次,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圆了母亲遗愿。“饶德枝图书室”,传递着两代人——两位老人的绵绵爱心!

新闻发布人:饶旭华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