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董、萧、邓、袁、黎、毛、康,文、秦、江、史、贺、赖、曾。”如果你走进江山廿八都的方志馆,两幅大大的姓氏图必然会吸引你的注意。2011年,在第三届中国江山毛氏文化旅游节和首届中国古镇(廿八都)文化论坛前,记者走访了这个“百姓古镇”。
在廿八都古镇方志馆(原姜秉荣故居)里,85岁的廿八都退休教师杨庆山向我们这样介绍到:到2005年11月,廿八都镇共有17个行政村,3756户12868人,141个姓氏,13种方言。
杨庆山(左)
“王、刘两个姓氏是廿八都最早的姓氏。明代洪武年间,刘姓从龙泉迁徙过来;明万历年间,王姓从江山塘岭迁至廿八都。”
虽然已经85岁高龄,但说起廿八都的历史,杨庆山老人仿佛一本“活史书”,对廿八都的历史如数家珍。
廿八都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四周关隘拱列,地势险要,自唐代黄巢“刊山开道七百里直趋建州”,扩展仙霞古道之后,廿八都逐渐成为京城通往福建的重要陆上通道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运输枢纽,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堪称边界商贸重镇。公元1071年,江山成立江山县,分成了44个乡,古时称乡为“都”,自东向西排列,廿八都排行第28,故名廿八都。
“廿八都古镇在古代有四大家族,姜、杨、曹、祝四个姓氏的财产最多。”如果穿行在廿八都古镇你可发现一些历史保护建筑往往是姜氏、杨氏的故居和旧宅,这也印证了杨庆山老人的介绍。
古镇枫溪
古镇老街
姜氏是自明代从江山新塘边迁徙至廿八都,后因经商发达,成为廿八都首富;杨氏则是在清康熙年间迁至廿八都居住,以经商兼造纸起家,逐渐富裕;曹氏也是清康熙年间迁来,初以经营染坊,后经营布匹、南货发家;祝氏则是因乾隆初年派至浙闽边界的枫岭营驻军而繁衍发展的。
由于廿八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虽然有数百种姓氏在廿八都,但那些勾心斗角的往事却鲜有所闻。
“有个曹玉书的大地主,在福建有6000多亩的土地,粮仓里的粮食吃不完,当遇到春夏之交廿八都里的人吃不饱的时候,他就让大家去他福建的粮仓挑粮食。吃了多少等到丰收的时候就还给他多少,一分利息都不要。”为什么这个大地主会这样好心?杨庆山老人笑着说“他说啊,粮食吃不完烂了还不如借给大家。吃多少挑多少,还免了他的运输费。”这样的“开明地主”在廿八都还有不少,以至于土改时要枪毙地主曹玉书,全村100多户联名上保书,最终让曹玉书免被枪决。
在廿八都一千多年的历史上,来来往往了许多人,有些人来了又走了,有些人留下了生根发芽了。在这个古镇还有着很多的往事,期待你去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