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古槐后裔,尊祖敬宗。”27日上午,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举办的“辛卯寒衣节祭祖大典”上,人们纷纷前往祭祖,并载歌载舞,为祖先献上了一份厚礼。这一天,洪洞大槐树文化研究中心也正式成立了。
来自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北京文艺出版社、河北大城县民政局地名办、河南省南乐县委办及河南、北京等地的30多位专家、学者和本省游客、当地村民参加了祭祖大典。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同属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人们习惯叫“过十月一”。旧时,妇女们要亲手缝制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如亲人已去世,就用纸做成寒衣,在这一天到坟前烧掉,所以叫“寒衣节”,其来源于秦时孟姜女为被抓去修万里长城的丈夫送寒衣的民间传说。
山西大学教授乔全生是第二次来到大槐树,这次受到很大震撼:“大槐树根祖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像这么大规模地举办‘寒衣节’实属罕见。其实,很多人知道‘十月一’要烧纸,却淡忘了‘寒衣节’。大槐树挖掘了很多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习、传承,将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从大槐树迁民遗迹到各地槐乡后裔的寻根问祖,从各姓氏家谱文化到各种移民传说和故事,从祭祖礼仪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大槐树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同周边各民族和地区长期融合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和吸收的文化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洪洞大槐树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但单凭自身的力量又远远不够。所以,他们集思广益,准备把大槐树文化引向深处,并结出硕果,这也是成立大槐树文化研究中心的初衷和目的。该研究中心的成员既有学术造诣高深的专家学者,也有热心大槐树文化事业的各界成功人士,是研究与发展大槐树文化事业的骨干力量。
洪洞大槐树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大槐树文化研究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开始走上了科学化、专业化的轨道。(新闻源自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