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氏一家人

饶宗颐在香港接印西泠印社社长
类型:饶氏新闻  发布时间:2011/12/16 9:29:40  点击量:1471    
 

 

 

2011年12月16日,香港。

一代宗师饶宗颐将接过西泠印社社长聘书。

“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自此有了第七任社长,领袖群伦。

时间往前推几日,12月13日,杭州。

西泠印社的第八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全票通过,“社长”一职尘埃落定。

“ 西泠五老”之一的丁茂鲁先生走到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跟前,感慨:饶先生来当社长,此举不一般。依西泠印社的地位,就是需要这样一位让众人佩服,德高望重的先生来担

 
当。

饶宗颐,钱钟书赞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他是“我心目中的汉学大师”。他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宗教史家、比较文化史家,是国际汉学界公认的泰斗级人物。的确,他就像一个失传已久的奇迹:不仅精通琴、书、画,同时学术著作等身;不仅精通中英今古文,还精通梵文、希伯来文、波斯文。

那个年代,像西泠印社这样的民间学术社团何止一个,唯有西泠印社名扬天下,与社长的人选有莫大关系

为什么西泠印社会请饶先生来做社长?

此前,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过这样一番话:

请他来,不是请他来主持具体工作。他是学界的一根标杆。

晚清和民国时期,像西泠印社这样的民间学术社团何止一个,唯有西泠印社名扬天下,与社长的人选有莫大关系。

看看西泠印社的历任社长都是什么人,就知道了,吴昌硕、沙孟海、赵朴初、启功……

西泠印社社长一职,实在太重了。

什么样的人能当此大任?

西泠印社的标准是:艺术大师、学术泰斗、社会名流。

艺术大师和学术泰斗,两者就已经很难兼容,因为人的精力总是有限。更不用说还要加上“社会名流”。什么是社会名流?社会名流意味着,他对这个社会要有所担当,有使命感,能推进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而不是仅仅专注于个人造诣。

从这三个标准来说,请饶先生来当社长,是西泠印社的荣耀,而不仅仅是饶先生的荣耀。

2005年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启功先生去世,社长一职空了六年。

事实上,西泠印社史上,社长空缺并不罕见,西泠的一百多年历史,有近半时间这个位子都是空缺的。

2009年,西泠印社内部曾做过一个问卷,问理事和成员们,第一问是,第七任社长应该从社内产生还是从外面延请。第二问是,请推荐人选。

问卷收上来,多数人赞同社长一职应从外界延请一流文化大家担当。

这一结果,同当年西泠印社创社时的情形一脉相承——1904年,西泠印社四位创始人丁仁、王禔、吴隐、叶铭,都是完全有实力担当社长一职的大家,但最后四人还是请来吴昌硕出任社长。从这里你可以看到西泠印社的胸怀。

西泠印社是中国读书人创造的文化奇迹。请饶先生来的深层意义,便是要竖起国学的旗帜

现在外界评价西泠印社,除了高山仰止,亦会以“孤岛”来形容。 陈振濂是这么理解的:“西泠印社就是一座精神孤岛,在努力地守住传统文化,守住一方净土。”

清末西泠建社,正逢近代中国最为动荡的年代。杭州四个年轻人,创立了一个金石学社团,在西学东渐的当时,便是冷清的。但他们就这么孤独地,自在地坚守下来。做着抱残守缺的工作,才有了百年西泠的今天。它是一群中国读书人创造的文化奇迹,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思想、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某种程度上,西泠印社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国学的一个孤本。

国学本来就是一件孤独的事,安静的事,要习惯日积月累地坐冷板凳。

陈振濂认为,现在的国学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国学太热,太时髦了。大家都在半懂不懂地说国学。而我们需要的是,在这个喧嚣的时代,真正沉潜下来,做学问,做守得住孤独的人。

这也是请饶先生来当社长的深层意义:竖起一杆国学的旗帜。

西泠印社目前正在做的一件大事,是要重振金石学。金石学是国学,但金石学在近代已经随着大学的学科分类,被分到古文献、古文字学、古代汉语里。它的内容还在,但金石学这个学科,没有了,断层了。

另一件事情是,西泠印社要求社员必须做到诗、书、画、印综合。西泠印社不直接培养人才,但它一直在倡导这样一种理念,来引导艺术人才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正是传统中国文化对读书人、知识分子的一种期待。

“兰亭汇”西泠开展

兰亭汇—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洛阳获奖作者作品展正由西泠印社展出。

展览由杭州市文联,洛阳市文联共同主办,共展出作者精心创作的作品60余件。洛阳是中国书法的主要发源地,古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仓颉造字”及洛阳出土的陶文、金文等,都足以说明。那些代表着时代风范的金文、八分书、行书、章草、今草、飞白书、真书、魏碑等书体,相继在洛阳问世或变革,也力证了洛阳是中国书法发展与变迁的核心地区之一。而当代洛阳书法,也正以其巨大的潜力和地域优势,成为洛阳的艺术名片。本次展出,也是洛阳、杭州两地书法相互了解和交流的一次良机。

新闻发布人:饶旭华 查看/发表评论       
[关闭窗口]
  [

饶氏一家人


   最新新闻
广东饶氏总会一行调研南雄宗…   5.22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清代戏曲《皇华记》作者考略   4.4
饶及人宗亲印象记   10.20
青田饶氏文化中心奠基仪式隆…   10.20
初心不改 重新启航   9.24
饮水思源忆饶公——关于饶宗…   5.20
孝感饶氏始祖考   5.20
恭祝饶氏族人龙年大吉!   2.9
赓续饶氏文化 弘扬平阳美德   11.18

   滚动新闻
饶及人被邀参加第六届中国(…
 
多位宗亲向中心捐献饶氏资料
 
云南饶明生派儿子向中心献谱
 
湖北崇阳饶浩良向中心捐献家…
 
罗江饶正禄等宗亲向中心捐献…
 
江西九江饶起延饶学圩向中心…
 
湖北武穴的饶杨威捐献家谱复…
 
吉阳镇巧溪村饶金禄等宗亲捐…
 

   热点新闻
川渝分会开展救助饶东萍活动   2.28
“城市良医”——饶及人   9.14
编撰资金捐赠情况公示   9.12
关于2016年度《中华饶氏》征…   2.17
救助饶琴的善款公示   5.3
福建省饶氏人数最多的村庄揭…   9.3
请救救我三姐吧!   6.7
清代内阁题本饶事浅解( 一)   10.25
饶氏宗亲会派代表参加苍南饶…   2.20
就饶漱石问题,陆璀2001年4月…   5.27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保护|网站地图
©2006

饶氏一家人


浙ICP备1703582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