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繁衍氏族的壮大是由经济条件和外部环境决定的,在农业社会往往居住在土地肥沃的地区的人们生活比较富足,从饶姓居住地来看最显著的特点是多居住在山区。这些地区土地多为贫瘠的生土,这与我们饶氏迁居南方比较晚有关,从族谱上看大部分信息都表示饶氏在唐代由北方迁居南方。从汉族向南发展的历史来看,向南迁徙历史上有过几次高峰,在五胡乱华时大量的中原居民迁居南方并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同时可以肯定的是先开垦的土地一定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对农作物有水源保证的地块。一批又一批,一次又一次的向南迁徙的过程也就是南方地区一次又一次的垦荒史。
我们饶氏自唐代由北而来到慢慢聚成大族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土地兼并和垦荒史。当南迁比较晚的中原居民要获得比较肥沃的土地时,只能采取兼并这是需要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当然我们更多的人是选择了开荒,向大山要粮,这同时也局限了我们自身的发展。在山坞里当人口聚集到土地无法承受时唯一的办法就是选择迁徙,向更偏更荒的地方要吃要穿如此反复。
我们查看族谱时不难发现除了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等等的国家动员的人口迁徙之外,有很多家族的迁徙并不都是躲避战争而是原居住地的土地承受力已经到了极限。我们都知道在旧时中国的农业社会中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当无法自给又无其他出路时就就只有又一次向外迁徙了。在一次次的迁徙过程中,我们不但会失散族人损失了人口,同时又将开始新一轮的白手起家,我们都知道安居才能乐业,一次次的迁徙一次次面对陌生的环境,一次次的白手起家如何又能乐业安居。我们都知道人口他不只会消费掉粮食,同时也会创造财富。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采取聚族而居,可见一群人比一个人抵抗生存压力要好的多。当人不断的变换生存环境又不断的走向更偏更荒的大山时,生存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其人口繁衍势必受到影响。
另外影响人口发展的就是战争。由唐至宋南方向对平静,人口也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们饶氏也涌现了不少名人——双峰先生、饶竦等等,文化教育起的了长足的发展,可谓人文璀璨。然而自宋末以来金宋,宋辽,蒙汉,满汉之间战争不断;不但消耗了物资也损失了青壮年人口,这也是人口增长的一大障碍。远不追述就近代史而言,饶氏相对集中的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都是国内土地革命时根据地的所在地。红军长征之后不仅带走了青壮年劳动力,也遭到了国民党的疯狂的报复以致人口凋零,经济停滞;以江西黎川为例民国五年141076人到民国38年99059人这三十几年不但人口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四五万,远不及清同治八年的262857人,其中留下名的饶姓烈士近60人。我曾翻拣《万年县志》,烈士名单饶姓烈士40余人,在当时谁家有人参加红军那是一家人都要遭受迫害的,命且不保,何来繁衍之说。
我们江西饶氏虽居鱼米之乡在饱经战火之后,人丁的损失就不言而喻了,以至现在江西一省的饶姓人口占饶姓总人口比例来看是一降再降的;唐宋时江西饶姓占饶姓人口的大部分,而至明清时由于历史上的几次人口迁徙,使得湖南,湖北,四川的饶氏人口得到大发展,成为能与江西比肩的饶姓人口大省。
(文:饶垂智/江西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