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一个生字,给你5秒时间,你能从厚厚的字典里找到它吗?你能将它的形近字全部找到吗?”
年逾古稀 的衡阳退休教师饶甲群轻轻松松做到了。他拿着自己呕心沥血20余年编著的《好查好学右旁编码字典》,随你怎么考,就是难不倒。记者不认识的“稦、祎、跞”三字,老人迅速念出了它们的编码“1341、1152、3523”,然后依码查找到位,原来它们分别读作“kē、yī、lì或luò”,注释和形近字也一清二楚,记者不得不佩服。
查字难不倒饶甲群,难倒他的是怎么让这本创新字典走进千家万户。“着手时是少年郎,如今已是满头霜,但还是不能罢休,因为我的查字方法和字典还没有被人们了解和运用。我不能不利用风烛残年奋斗到底,决不放弃!”
备课遇阻立志编字典
饶甲群196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教了大半辈子语文。刚工作时他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有一次备课中遇到‘湍急’这个词,想叫学生把‘湍’字与它的形近字‘瑞、喘、踹、揣、惴’等比较一下,拿字典来查考,颇费了好一阵工夫。要是有一本按右旁编码查字的字典,只要查‘癩’,这些形近字就全部出现,那会方便许多。从此,我心里就铭记着这样一个奋斗目标:编出一本按右旁查字的字典。”
经过无数尝试,饶甲群决定用“朰”字作五种笔形代号的标志,也就是“一横二竖三是撇,四是点捺五钩折”。取码的方法也不断变更,饶甲群不记得写过多少码本了。到1983年,他终于编出了满意的码本,自信解决了汉字按右旁排序的问题。于是向一家出版社去信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未获重视。
后来,饶甲群调到了衡阳市职工大学,任教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课程,对汉字的发展史也了解得更清楚更深刻。他知道占现行汉字80%以上的形声字中,绝大部分为左右结构,其右旁既有表音的作用,又是形成“字族”谱系的核心部分,如“捎梢俏消”“抱泡饱袍”等,都是在右旁的基础上加上不同的意符(形旁)衍化出来的。如果按右旁的形体编码排检,可以对纷繁复杂的汉字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排列。此后,他把一切业余时间都投入右旁编码字典编纂中去,每晚坚持到深夜,连儿女读小学、初中也顾不得辅导。兢兢业业尝遍酸甜苦辣,辛辛苦苦历尽寒暑秋冬。终于在1995年完成了一尺来高的书稿。
右旁编码法自有优势
传统的字典查字方法是音序法和部首法。饶甲群认为这两种查字法都有其局限性。音序法有赖于标准的普通话发音,而部首法查字要记约200个部首,查一个字要经过定部首、数笔画、查部首目录和检字表等五六道工序,费工费时,效率低下。
而右旁编码法比其他方法更简易些,适用面也更广些。右旁编码法省略了一切中间程序,可以做到见字知码,一步到位,花两三秒钟就可以找到要查的字。只要记‘横竖撇捺折’五种基本笔画分别用‘12345’代替,‘艹q广’三个部首整体作零看;凡左右型字取右旁前四笔编码,非左右型字按自然笔顺取开头四笔编码就行了。如语文二字,‘语’按右边的前4笔‘五’编码,代号为1251,‘文’按自然笔顺编码代号为4134。而且,查到‘语’,就可同时看到‘梧龉唔焐浯悟’等形近字,查到‘文’,也可看到它引领的‘玟坟蚊这纹’等形近字。这就为识字教学带来了莫大的方便,可以通过识一个字去对比辨认与之形似的一串字,从而迅速扩大学生的识字量。饶甲群每当向人介绍他创立的右旁编码法时,脸上充满着自信的表情,他深信他的查字法既合乎汉字演进的规律,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一些专家也看好饶甲群的右旁编码法。“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该字典有着较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读者查用快捷简便,便教利学,绝少疏漏;此外还具有多功能性。我认为,它是一部难得的好字典,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当年曾为字典审稿半年之久的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周荐如此评说。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所李运富教授评价道:“我认为该书很有特色,无论是字典正文,还是排检方法,都令人耳目一新。符合规范,方便实用,查检快捷,决定了该字典的价值和生命力。我相信它一定会逐渐被人们认可并接受,特别是广大的中小学生朋友。”
出版难推广更难
为了这本另类字典的出版和销售,饶甲群伤透了脑筋。
完成字典初稿后,几经周折,1998年终于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发行,总共印了11000册。他尝试放一些到个体书店,可一个多月才卖出1本。
为了推销字典,“我带着样书到附近的中小学校去宣传,遇到好心的老师给我几分钟,我就抓紧演示,通常每班可销30册以上。”花了一年多时间,瘦小的饶甲群就这样在衡阳和长沙两地销售了8000册字典。
随后的几年,饶甲群仍在不断修订他的作品。他增补了一般字词典所缺乏的字类字源知识和解析字形结构的内容,有助于读者从字理上教汉字和学汉字;在释义上则力图做到将本义或与字形结构关系最密切的义项放在首位,使字形的分析与释义较好地结合起来;还补充了四种电脑输入码,使此字典在查字、识字、打字等方面都能对读者提供帮助。
经过几年精心修订之后。2006年,《好查好学右旁编码字典》由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出版发行。但再次遭遇销售惨淡,据说湖南仅进100册,有的放在新华书店的角落,尚无有人翻过的痕迹。每每想起此景,饶甲群常是发出一声“此生了了”的长叹。
叹息过后,饶甲群又踏上了艰难的推广之路。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去学校、机关单位、路边公园……向人们推介他的字典。今年,他专程到重庆参加全国书市,又经河南到西安,不论去哪,都向旅伴宣传他的字典。尽管已是古稀之年,还坚持学习电脑知识,希望碰到这方面的行家帮助他开发电子版的字典,以求完成毕生心愿。
老人对于创新的执着令人生敬,祝愿他的梦想早日实现!
[稿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