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父亲今年80岁了, 因祖上是湖北大冶(今鄂州)汀祖的大地主,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有一些文化,后由于日本鬼子打过来,家道中落,13岁时背井离乡到武汉、宜昌等地学徒打工,1950年参加革命干部学校,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后来成为市委书记。
文化大革命中,由于父亲出身大地主家庭,数次被批斗,撤职后下放改造好几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平反恢复职务。由于受此影响,父亲和我们全家都很少回鄂州老家探亲和祭祖,我从来就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奶奶,他们在我还没有出生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最可悲的是,文化大革命中祖上传下来的东西被烧得一干二净,连一张像片都没有留下来,我们居然不知道爷爷奶奶及其祖上长得是什么样子?!
多少个日日夜夜我总是在问自己,我从哪里来的?我要到哪里去?我的根在哪里?
从我父亲离开家乡算起,到现在已经有三代人快七十年了,我们都健康发达,这些美好的生活,难道都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难道就没有人在上天保佑我们吗?
特别是近十年来,在我的事业和人生有所成就后,我总是感觉到冥冥中有一个声音有一种力量在召唤着我,在对《易经》和风水的知识猎涉后,我幡然醒悟,这个声音这个力量来自我的祖籍,这个声音这个力量是祖宗们在惦念着我!
在接触饶氏网后,我寻根和祭祖的意念异常强烈,压抑了几十年的冲动瞬间爆发,于是在最近的一个周末,我只身踏上了回家的路。到武汉后在武汉协和医院饶神宗的帮助下驱车前行。
不看不知道, 其实我的故乡也很美,其实我的宗亲也厚道!
我的故乡是湖北省鄂州市汀祖镇下饶村,这是距武汉市仅50公里的小山村,这里山清水秀,盛产铁矿。
村里的饶氏祠堂因年久失修面临倒塌的危险,因此村里的长辈们决定重修饶氏祠堂,目前即将封顶,但资金尚缺不少。此次回故乡,也替老父亲为重修饶氏祠堂尽了绵薄之力。
在饶文华宗亲的引领下,我先后来到的了爷爷,曾祖父,高祖父的墓前,并进行了祭拜。
经过我和神宗两天对《饶氏宗谱》的反复核查,终于搞清了我鄂州饶氏的来历:
村里的饶氏祠堂因年久失修面临倒塌的危险,因此村里的长辈们决定重修饶氏祠堂,目前即将封顶,但资金尚缺不少。此次回故乡,也替老父亲为重修饶氏祠堂尽了绵薄之力。
在饶文华宗亲的引领下,我先后来到的了爷爷,曾祖父,高祖父的墓前,并进行了祭拜。
经过我和神宗两天对《饶氏宗谱》的反复核查,终于搞清了我鄂州饶氏的来历:
鲁公 ( 名 柬 字仲元 号翼林 双峰先生)生于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卒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166年—1260年享年95岁),授正一品仲禄大夫,曾在临川介岗讲学,葬于金源山宣山。鲁公有五子,
长子延海
次子延清
三子延高 后代迁九江瑞昌县
四子延淳 后代迁罗田县
五子延亨(字幼宝)生于南宋理宗二十年六月二十日卒于元代武宗五年十一月五日
葬于临川介岗。延亨有三子
长子子仪迁浠水,一支迁冶邑君子山蔍(今鄂州君子山)
次子子迪迁九江德化县
三子子旺
我鄂州汀祖的始祖是宣武公,宣武公是延亨公的五世孙即鲁公的六世孙,其前人于元代开始从江西溯江而上,明代万历二年(1574年)到达冶 宋皇堡君子山侧。
我鄂州汀祖饶氏自始祖宣武公起,已在鄂州君子山侧生活了430多年繁衍了20多代人,从最早的君子山南侧的上饶村扩大到君子山东侧的下饶村共有饶氏后代200多户近2000人。
宣武公的老字派是:宣明思志允,玉崇大有兴;
文盛登正立,佑启胜德荣。
按此推算,我是宣武公的第十九世孙,我是德字辈的,应该叫饶德明。
在上饶村饶氏宗亲们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始祖宣武公的墓,顿时我的心一下子激动起来,我禁不住跪下来,向宣武公连连磕头,并不断倾诉我对祖宗的感激之情。
宣武公的墓找到了,我和父亲及兄弟们的根寻着了,我的心情也格外的开朗,站在始祖的墓前向山下望去,君子山、上饶村、下饶村、水库尽收眼底,山清水秀绿郁葱葱,一片美丽祥和的景象,这里的风水真好!我明白了,是我们的始祖宣武公日夜在关注着我们,是我们的始祖宣武公日夜在保佑着我们。
在上饶村饶氏宗亲们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始祖宣武公的墓,顿时我的心一下子激动起来,我禁不住跪下来,向宣武公连连磕头,并不断倾诉我对祖宗的感激之情。
宣武公的墓找到了,我和父亲及兄弟们的根寻着了,我的心情也格外的开朗,站在始祖的墓前向山下望去,君子山、上饶村、下饶村、水库尽收眼底,山清水秀绿郁葱葱,一片美丽祥和的景象,这里的风水真好!我明白了,是我们的始祖宣武公日夜在关注着我们,是我们的始祖宣武公日夜在保佑着我们。
通过《饶氏宗谱》我向上追溯,发现我的血脉可以追溯到尧帝那里:
尧帝——经过封郡后四十余代,一千四百余年,传到山西平阳郡饶清公,
尧帝——经过封郡后四十余代,一千四百余年,传到山西平阳郡饶清公,
平阳始祖 清公(名德,字守道) 生于周平王九年已卯年正月初八,卒于周釐王元年庚子三月十六日(公元前762年—公元前681年) 任山西平阳郡俯 葬于雍州会垅山
----------
到了唐僖宗年代(公元880年),经历六十代后,汉宁公迁往江西抚州
六十世孙 汉宁 授散骑常侍 生于唐宣宗八年,卒于后梁均王元年,葬于仙源山
六十一世孙 植翁 江西仙源一世 生于唐僖宗十二年,卒于后汉高帝三年,葬于抚州仙源山
七十一世孙 鲁 ( 名 柬 字仲元 号翼林 双峰先生)生于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卒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166年—1260年享年95岁),授正一品仲禄大夫,曾在临川介岗讲学,葬于金源山宣山。
七十七世孙 (鄂州始祖) 宣武公
九十六世孙 德明 就是我饶克明
如果加上山西平阳郡之前的四十代,我就是尧帝的第一百三十六世孙!
我尊敬的尧帝先祖啊!经历了4170多年136代人的传承,今天我有幸成为您的子孙之一,我的身心中流淌着您的血脉,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饶珂、饶景、饶节、饶鲁、饶介、饶瑄、饶位、饶礼、饶钦、饶延年、饶子仪、饶之初、饶敬承、饶天民、饶震元、饶廷选、饶干、饶松、、、、先贤诸公啊!我们要以尧帝和您们为楷模,以天下为己任,爱家爱国爱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我们的家国,为我们的社稷,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继!
(作者:饶克明/长沙)

村边葱葱郁郁的铁山

铁山下的下饶村

饶文华宗亲收藏多年的40多本饶氏宗谱

饶克明宗亲(左一)与当地宗亲长辈相聚

建设中的下饶村饶氏宗祠

始祖宣武公墓

启秀(炳荣)公墓

在鹤林公墓前留影

村边的宋皇庙

君子山

村边葱葱郁郁的铁山

铁山下的下饶村

饶文华宗亲收藏多年的40多本饶氏宗谱

饶克明宗亲(左一)与当地宗亲长辈相聚

建设中的下饶村饶氏宗祠

始祖宣武公墓

启秀(炳荣)公墓

在鹤林公墓前留影

村边的宋皇庙

君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