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小平接受采访
本月,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邾城四小校长饶小平双喜临门:一是该校刚从北京捧回了“全国特色学校”的奖牌,二是她本人荣获“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昨天面对记者,她实话实说:“学校能够绝处逢生并走到今天,一是老校长张雷英打下的基础,二是全校90多名教师的共同努力。”
1996年,24岁的饶小平从仓埠街一所小学调进村办的邾城四小,不久,师范毕业的她担任教导主任。2002年,该校面临撤并,在校生锐减至200多人,最困难的2004年,一年级新生仅招到40名,学校何去何从的问题难住了大家。
绝地突围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2004年秋冬之际,为了办一所在全区招生的寄宿制学校,30余名教师各自回到原籍招收适龄学童,回想那段“回乡游说”的日子,饶小平笑称“乡亲们都把我们说成了人贩子”。经过努力,生源增加了104名。
为了不负留守儿童家长的信任,该校教师集资30万元,盖起了学生宿舍和食堂,还聘请了生活老师管理孩子们的食住。
从“上山下乡拉生源”到远近家长慕名找上门,时间还不到一年,生源一跃达500多,下一年超过800名。如今,该校学生已达2086名学生,寄宿学生占到80%,其中留守儿童逾千人,成了新洲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第一校”。
根据实践,饶小平近年撰写了多篇有关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论文,其中《寄宿制学校自主发展模式的探索》一文刊发在《现代教育科学》杂志上。去年接任校长后,她将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纳入学校的实践内容。眼下,一幢包括亲情交流中心在内的综合楼正在建设。 (内容源自凤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