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与临摹、写生是不可分割的三步曲。
首先,拜古人为师,与高人对话,揣摩古人的情感。古人作品也有高下之分,应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和临摹能力,临习精品,眼摹手追,在长期的修炼和悟道中逐步培养“自我”的意思。
写生则师法自然。“行万里路”,游历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用心在“写生”。览尽天下奇山异水,古木修竹,村舍云烟,将万千物纳入胸中,在漫长的写生过程体悟自然,渗入自我的感悟和艺术语言。
创作贵在“静”“变”二字,“澄怀观道”在一个“澄”字。静则生悟,尽人心中应具有一种定力,且善辩时尚之流弊,走自己的路,不随“时潮”而俯仰。变则通,学古人的精神风貌,叙自我之真情。力求与人不同,诚非易事。但确是画人为之不懈攀登的漫漫长路,为之终身追寻的高标。
走进饶坤的山水世界,如同游赏在祖国湘西的壮美山河之中,那里山川挺拔,层林尽染,群峰竞秀;那里流水潺潺,云雾蒸腾,或恬淡静雅苍翠欲滴,或浑厚华滋春雨初晴,那美丽的造型,那灵动的线条在勾勒出山石变化的同时,表达出画家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深层解读。这是他笔墨造型能力、创作思维方式、灵感意识、写生经验的综合体现。他在形式中追求构成的完美,写生中积累对自然的感悟,以此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之美。那形态、那韵律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艺术魅力随感而发,随笔而生,情景交融;有写生的素材,创作的冲动,把握布局的才智;有驾驭巨制的能力,这是修养、功力、技法、认识与大自然撞击所迸发出来的结晶。毫无疑问,饶坤已形成了个人风格。
古人云,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饶坤正是这样做的,他的画直接从自然中观察而来,不仅气象生动,更有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意蕴。解读饶坤的山水画,给笔者印象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深入自然,了解自然,其作来自自然,且画路宽广,有一种灵性和深度,反应了天地之美。他的画幅幅构图不同,又看不出任何斧凿痕迹,这是道化生出了万物,成就了“众形”。道虽创造了天地大美,却不限其能,不见其巧。天地之大美,乃天然之美,天公之巧,故有思想的国画家无不取法于自然,直接向大自然学习,正如宋朝范宽所言:“与其师人,不若师法造化”。饶坤画湘西大山有唐人之细,而去其纤;有宋人之粗,而去其犷,师古人兼师造化。他的画有的地方虽没有线,然而画面上却有一片淡墨,自然一体,浑厚天成,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创造,心中有真山真水,画风境界就高远恢宏,气度轩昂不凡。如他的代表作之一,大幅作品《佳境共登临》,此作在构图上是四周留空,主景居中,以山石为景构图,整个画面雄伟壮观,近景取大块淡绿并与墨色交融,远景云烟飘渺,渲染得体。细处如苍松只中间用三株,非常醒目。近处一株古松则是以重墨写出并对比一株暖色的树,给人以对比鲜活之感。再如《泰国风情》,这是一张不足四尺斗方的小品,但小品有大作之风,此作用笔简洁,画面通透有灵气,虽为写生小稿,亦挥潵自由,构图活泼,着色鲜亮,小中见大。再如《天鹅秋水图》,则是一幅以色彩为主的写意山水,其构图也极为巧妙,以红、黄、黑为主的一大片树木和云烟在上半边,下边则是水和天鹅,一动一静,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着实是幅佳作。
二是重水墨,幅幅作品都有一种云雾缭绕,似有水欲出之感。中国画的水墨是心理化、情绪化的语言,可以表达最为微妙的情感。而线的轻重缓急,墨色的干湿浓淡,也是相互依存,相互生发的,这犹如变化无穷的节拍和音符,或欢快凝重,或含蓄明朗,或雄浑轻盈,意境幽轻,风神俊朗。在处理笔、墨、水、色及意象之间的关系中,作者以传统底蕴的形式魅力,在用笔的力度和着色的淡雅,特别是墨分五色,浓淡干湿所表现出的效果方面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通过这些语言,共生出一种清新逸宕之美,也不由使人赞叹中国画的高妙与深奥。如《古道人踪绝
四是笔墨功力扎实,时代感强。石涛大师说“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道出了艺术创作的真谛。几百年来,一代代山水画家为这句经典之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探究笔墨与时代的关系,其实质乃是画家如何面对现实社会,如何深入生活,挖掘创作题材,从而准确而巧妙地表现现实社会,正确地把握其发展、进步的规律。从整体上看,饶坤的笔墨处理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多幅作品同时采用积墨法层层积染,使画面层次分明,更为幽静。如《南雁荡写生》,此作似有黄宾虹笔意,画面干净利落,虚实适中,清新淡雅,耐人寻味。再如《孤帆一片出峡来》、《春水泛舟归》亦是如此。
饶坤不但山水画画得好,他的花鸟画也很见功力,其作同样栩栩如生,富有灵性。他的书法也不错,这里就不一一点评了。
饶坤是个多产的画家,又非常勤奋,他的作品曾多次在海内外展出。1997年应邀赴泰国曼谷举办个展,1998年应邀参加韩国亚细亚美展,并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炎黄艺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钓鱼台等展馆举办过个展,《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书画艺术》、《中国书画收藏》等报刊也都多有报道。其画作还先后被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院等多家单位收藏,是个很有实力,知名度较高的画家。笔者认为饶坤先生的画市场潜力看好,其作收藏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