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佑山,位于三明市区西北15公里,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最高山峰海拔1276米,属典型陆相火山碎屑沉积-喷发构造火山岩地貌,山势雄伟,岩石峭壁。据明朝黄仲昭主编《八闽通志》延平府沙县山川篇中记载:“幼山(注:大佑山),山上有普照寺、宴坐峰、铁砧石、聚星石、忘忧石、降魔石、天威石、藏云坞、归云洞”等胜景。

照片1、三明大佑山南天门胜景
山上气候宜人,垂直分异明显。山坡上古木参天,一望无际,鸟声悦耳,空气清新,林涧流水潺潺,生机勃勃。登临大佑山主峰极目眺望:晴空万里,风光无限,延绵数十里,气势磅礴的山峦,陡峭嶙峋的山壑以及高楼林立的三明列东、一马平川的沙县城关都尽收眼底;每当秋高气爽时节,在山巅上可观日月东西相照这一“日月同辉”奇异天象。凡来过这里的人,都说这里是一个集避暑、渡假、科学考察、户外运动理想的旅游圣地。
这座圣山福地,与我们饶氏密切相关,是福建省三明市周边饶氏心中的祖地。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分布于三明市周边明溪、沙县、梅列、三元、永安、将乐等地的饶氏后裔都会派代表集中到大佑山祭祖,这一习俗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照片2、大佑山山脚雄伟的山门牌楼
今年9月15-16日,我有幸与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建立村及胜利区3位宗亲一起,专程来三明参加大佑山祭祖活动。
15日8时,我们从福州闽侯荆溪站出发,车行高速公路2小时15分就来到了沙县高速出口,在沙县公安局工作的饶光泉宗亲已在路口迎接了。在饶启生宗亲家中,我们受到亲人般的热情接待,与10多位宗亲一起,相互交流亲情、查阅古谱,品尝了一餐正宗的沙县家常菜。

照片3、沙县夏茂镇长阜村回瑶自然村村景一角
据初步了解,沙县夏茂镇长阜村回瑶自然村饶氏,其开基祖饶尾起公,自夏茂镇水尾夫人殿迁居回瑶村开基已有300多年历史,目前全村有饶氏100多户400多人,著名的“沙县小吃”发源地就在夏茂镇,村中饶氏宗亲均有开小吃店创业的手艺,现大部分宗亲均在省内及浙江、江苏等外地创业,宗亲们生活水平不错,约60%宗亲已在沙县城关建房或购置商品房安居,村中族谱管理人为饶启富宗亲。
下午,应三元区旅游局饶悌亮局长的邀请,我们在沙县部分宗亲的陪同下,来到三明市区。晚上,与对大佑山饶氏热心研究的明溪县夏阳乡岭头村饶黄吉宗亲及村书记一行3人、顺昌县大干镇饶建青宗亲、梅列区列东村部分宗亲等共22人相聚三元区政府对面一家酒店中,得到饶悌亮局长热情款待,大家频频碰杯,气氛甚为融洽,许多宗亲均表达了以后要多交流与增进交往的意愿。

照片4、三明市区与列东村宗亲相聚照片
9月16日一早,我们赶往陈大镇长溪村参加一年一度大佑山祭祖活动,沿途绿荫满目,风景秀丽,车行30分钟左右,当我们来到山脚,山门牌楼前早已汇聚了周边各县饶氏村庄的宗亲代表,据说已有部分宗亲早早上山了。

照片5、参加今年大佑山祭祖的部分宗亲
据明溪及沙县宗亲保存的《平阳饶氏家谱》记载:
大佑山饶氏来自江西饶州府鄱阳县介冈村(见注1),始祖为饶筠,又叫万五公,字尔苍,号松庐;官拜吏部尚书(见注2),职司铨选,公未入闽,生三子:锦开、锦传、锦辟。
饶锦开,字春兆,号混庵,行千大一,宋真宗年间曾任福州府刺史(见注3),娶魏氏满娘,夫妇葬大佑山。
饶锦传,字荣蜀,号绍庵,行千大五;例捐郡司马,元配邓氏新娘,生子南桥;继娶邱氏银娘。
饶锦辟,字绍缣,号荆谷,行千大九,贡捐州二尹,配朱氏金娘,生子南梓,为现三明市周边饶氏的开基嫡祖。
据传宋朝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十二月,山主邱祖和将大佑山作为女儿邱银娘的出嫁妆奁,赠与饶锦传,并立下《随奁约》(见注4),因此,大佑山顶佑山祠后山坡上才得以安葬伯祖饶锦开。
我们从山脚山门牌楼处沿蜿蜒曲折的古道逶迤向上攀登,一进入大佑山的怀抱,立刻被无边无际的绿色包围及浸染了,山坡上均是极其珍贵的中亚热带天然混交林;人行在古道中,有时还会被熟透掉下来的酸枣击中;满山遍野长着许多兰花,有幽兰、蕙兰、剑兰、米兰……俗话说的好,有兰的地方是福地也。山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宛如天然氧吧一样,人在林中行,宛如仙境中,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大佑山登山古道下半段为整修的石砌道,据说是一家搞旅游的开发商投资200多万兴建的。行至半山,出现一大片一望无际的风节竹林,再往上又是原始森林及崎岖山道了。
大佑山相对高差近1000米,从山脚至大佑山顶,当地村民一般2小时左右可到达。我们这些久居都市的人,平常缺少锻炼,加之我又较胖,登山冲顶并非易事。我一路边上山边在想,900多年前在山顶埋葬的饶锦开一定是个重要人物,或者与佑山祠有着密切关系,不然,我们现代人上山一次均非易事,在古代就更不容易了。
终于,我们花了3个多小时才登临山顶,全身汗透,心肺功能得到充分锻炼,快到山顶时竟有一丝舒服的感觉,偶尔来一次这种极限运动对全身排毒极有帮助,这应该感谢老祖先所赐。
据《平阳饶氏家谱》记载:“大佑山顶建有佑山祠(注:即普照寺),中堂祀泗州古佛(即泗州大圣),左祀伽兰,右祀饶氏列祖”。列祖中有一位人称“饶公菩萨”的人物,名叫饶松,字云从,生于大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6月6日丑时;他曾经得到文天祥的请奏,受宋帝昺的敕封,成了“真道果佑正大师”,最后坐化于浙江湖州境内的毗山。不仅族人祭祀,外姓人也把他当作神仙供奉于寺庙。
古时,佑山祠寺中香火甚旺,四方乡民和文人骚客不时相邀登山,或烧香礼佛,或登高抒怀,激昂文字,指点江山。如今这一切均成了让人回味的历史片段,给我们留下的只有那道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古寨门(见相片5)和佑山祠的残墙断壁。

照片6、佑山祠下方的古寨门

照片7、佑山祠后山坡饶锦开祖墓
据《平阳饶氏家谱》记载“千大一公因往来日久,云山稍熟,谓此间宜有吉穴,合仲兄商酌:迎伯祖—福建福州府刺史千大一公讳锦开,字春兆,暨室魏恭人合葬”“风水啸天狮形,壬山丙向”。据本次现场考察实测,其饶锦开夫妇墓位于原佑山祠后山坡上,其地理坐标: X:20564072,Y:2920783,H:1206,坐西北朝东南, 145°。这座宋朝古墓及佑山寨遗迹,是目前大佑山已有的二个实物人文景点。
我们花2小时下山时,碰到一群骑自行车来大佑山烧烤、享受郊游的城里年轻人,他们快乐的情绪感染了我们,使我们忘记了登山的疲惫。
目前,大佑山正处于旅游开发初期阶段,三明市政府为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近期正在将三明瑞云山及大佑山申报国家地质公园。这对于三明市周边饶氏来说,如何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融入开发大佑山特色旅游资源,是很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今年参加大佑山祭祖活动的宗亲近百人,他们采取各村庄每年轮流做东形式,每年八月初一祭祖日,就成了周边几个县饶氏欢聚交流的节日。当我们来到山下陈大镇长溪饶大胜宗亲家中时,今年做东的明溪夏阳乡紫云村长圳头自然村宗亲已办好十几桌丰盛的酒席,我们又再次品尝了正宗乡土农家美味。

照片8、9月16日中午聚餐情景
据本次初步调查,三明周边大佑山这一支饶氏分布情况如下:
1、明溪县夏阳乡岭头村(含岭头、常溪、建新、跃进自然村)约680人。
2、明溪县夏阳乡紫云村(含台岭头、长圳头、黄连地、东坑头自然村)约630人。
3、梅列区列东村约220人。
4、永安市燕北街道办坂尾村、益口村约500人
5、沙县夏茂镇长阜村回瑶自然村100多户400多人
6、将乐县白莲镇三溪村盖竹自然村50户192人
7、沙县富口乡富口村10户50人
8、三明市横坑、岩前乌龙、陈大碧溪等零星分布
合计总的约2700-2800人。

照片9、明溪县夏阳乡岭头村部分宗亲

照片10、明溪县夏阳乡紫云村部分宗亲

照片11、三明市梅列区列东村部分宗亲

照片12、沙县夏茂镇长阜村回瑶自然村部分宗亲

照片13、将乐县白莲镇三溪村盖竹自然村部分宗亲

照片14、福州晋安区宦溪镇建立村及胜利村宗亲

照片15、顺昌大干镇饶建青宗亲在认真查阅古谱
饶如龙
2012年9月23日于福州
注1:“江西饶州府鄱阳县介冈村”为谱上所记,介冈村一般指现“南昌县黄马乡涂洪村介冈自然村”,可能先祖修谱时就存在此处错谬。
注2:“饶筠,宋太宗朝官拜吏部尚书”为谱上所记,待考证。
注3:“饶锦开宋真宗年间曾任福州府刺史”为谱上所记,待考证。
注4:谱载《随奁约》全文:“立拨随奁山约人邱祖和,生女邱氏银姑,适配饶锦传官,原自己受分得山场几片,坐落地名:大佑山,东南西北各有界至,东至白岩寨殿基马头石山为界;南至坪山庵岐雷打石为界;西至坑源后门覆龟石为界;北至分水峡为界;四至分明,今将山拨与女为妆奁之资,山内创立等处尽入约内;女未有妆资,即日面拨与女婿饶锦传官,以准妆奁之资。其山自拨之后,即便交与婿前去掌管为业,日后无反悔异说等情,其山委系自己物业,与房亲别人等并无干涉,不得借端争占,如有此色,任许执约理论管业。此系二家允立文凭,用立拨随奁山约永远收执存照。
庆历元年十二月
力拨随奁山约人:邱祖和 在见房侄:邱成龙、成凤
说和冰人:邓永保 亲笔”